APP下载

新自然教育的合理性分析

2018-06-03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自然性趋向天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现代基础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关键性问题与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自然性缺失的趋向。为了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表达了先贤们对儿童自然天性的推崇与热爱,认为教育应服从于儿童自然发展进程,适应儿童的天性;反对传统古典教育对儿童的压制与迫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其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时期,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难以解决“教育自然性缺失的趋向”的问题。这就为新自然教育理念的提出奠定了时代基础。

自然主义的基本教育立场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肇源于古希腊哲学思想,随后,以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杜威等西方教育哲学家为主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谓自然主义教育是指在教育中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依循儿童自身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即教育应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应依据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尊重儿童的天性,运用自然的方式对儿童开展教育。

现代基础教育自然性的缺失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自然性缺失的趋向。首先,在功利教育思想的作用下,教育逐渐演变成追求知识、培养理性人的技术之学。在教学中,教师传授“过度”的“死”知识,“学生则是进行过多、过死的知識学习”。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加之教学内容超前、超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主义教育的历史局限

虽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曾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表现出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首先,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儿童的自然天性,将儿童的自然天性奉为圭臬,但是忽视了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很明显,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将儿童的天性与社会性对立起来。然而,儿童理性的形成、智慧的获得并非生而有之,主要是从后天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无疑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倾向。其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倡导人性性善论,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先验主义色彩,是自然主义教育家的主观判断。最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只要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顺应儿童的天性,剔除外在因素的干扰、控制,就能促进儿童发展。显然,这种将教育放在被动位置,否定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具有很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猜你喜欢

自然性趋向天性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从“福禄壶”看紫砂壶艺术的自然性与中国吉祥传统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条件处理得当解法探出根源:以三角问题为例谈解题思路的自然性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