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机构投资的闭环管理
2018-06-02胡月明
文/胡月明
2013年,笔者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前沿论坛”上提出了“艺术品投资闭环管理”模式,受到艺术品投资界的重视,时至今日,艺术品投资闭环管理成为业界比较认可的模式。随着近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笔者对“闭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分享给大家。
一、艺术品机构投资为什么要“闭环”管理
所有的投资行为都存在投资周期,即使把资金储蓄到银行,也存在一个表面看不到的资金投资周期,这也是储蓄率随着周期长短而变化的原因所在。这个周期实际就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资金稳定使用期越长,理论上资金使用效益就越高,这就是时间的闭环。投资方向可以适当分散,但不能无限制分散,这就是投资方向的闭环。作为投资标的物,必须选择适合投资的艺术品目标,绝大多数艺术品是不具备保值增值功能的,因此,艺术品投资标的物必须清晰,艺术品投资标的物选择闭环就是必由之路。投资有风险,投资管理是投资风险控制过程,控制风险就是把握风险、掌控风险,这就是风险控制闭环。这三个闭环(时间闭环、方向闭环、风险闭环)是投资管理的关键所在。
之所以强调闭环管理,是艺术品投资机构管理行为与个人投资行为特点不同。艺术品投资行为可分为个人投资与机构投资两种基本模式,个人投资行为是指投资人根据自己对艺术品财富管理的理解,自我决策投资某类艺术品而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行为;机构投资是由机构的决策机制来决定投资某类艺术品而努力保证投资资金保值增值的行为。个人投资行为与机构投资行为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在管理机制上大相径庭。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决策机制不同。个人投资是独立决策,有很大的随意性;机构投资是管理机制决策,有较强的严肃性和程序性。(2)投资周期选择不同。个人投资基本不受投资周期约束,这是典型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爷爷买孙子卖)理财方式;机构投资则有明确的周期性限制,必须在投资周期截止时间结算投资收益。(3)风险责任承担不同。个人投资几乎没有制度化的责任追究机制,结果好坏只是个人感受而已;机构投资则有严肃的绩效奖惩机制,甚至会引起法律追责。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品的机构投资行为必须受到约束,而这种约束就是闭环的约束。
瓷瓶 中国明朝万历年间 高54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二、艺术品机构投资闭环管理的三个方面
(一)投资方向(投资标的物)的闭环
艺术品投资方向的选择对于个人投资而言,由于没有明确的投资回报要求,可以广泛选择,甚至可以结合个人爱好选择,可以偏感性。但是对于艺术品机构投资,除非有投资人特殊约定方向,机构必须理性选择投资标的物。这样,选择范围就有了较强的局限性,必须是周期较短、交易方便、升值率较高的艺术品。
1.标的物数量的闭环
保证预期投资的艺术品在可控范围,就是在艺术学术价值、市场价值兼具的前提下,选择标的物在数量上就需要遵循闭环的原理。数量过多的同类艺术品,都违背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不适合作为艺术品投资标的物。
2.标的物档案的闭环
传承有序是可传世艺术品的前提条件,越是档案完善的艺术品,越适合作为投资标的物,机构投资者应该建立完整的标的物档案,鉴定、评估、确权、交易记录等都是档案的重要内容,档案俞完善,标的物价值俞有保证,此为档案的闭环。
3.再流通机制的闭环
艺术品投资可以通过交易、质押、再交易多种方式反复确认标的物的价值变化,这些记录都是档案完善的重要数据,更重要的是可以描述出标的物的交易记录曲线。曲线图对标的物变现十分重要,有了曲线图,也就有了标的物自身价值的闭环。
(二)投资时间的闭环
1.投资周期闭环
几乎任何投资都有周期限制,而艺术品投资的周期都以长期为主,是典型的以时间换空间(增值空间)的投资品种,即典型的长期投资品类。英国铁路工人养老基金对艺术品投资收益周期做过评测,艺术品的明显回报周期一般需要二十年左右。因此,机构投入艺术品方面的资金来源最好是具有“蓄水池”性质的持续可注入的资金,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及家族企业基金等,不适合使用中短期私募基金和周转周期短暂的资金。我国目前的艺术品投资基金,多数是短期私募基金,周期是3-5年,最长7年,这样的资金很难保障艺术品投资走完一个周期的闭环过程。这一点要引起国内艺术品投资机构的清醒认识。
佛像 中国唐朝 96.5x68.6x57.1 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资金循环周期的闭环
上文提及的资金来源问题,就是强调艺术品投资需要一个良性循环的买进卖出闭环运营过程。机构根据投资方向,分批、分次根据市场行情购进或卖出,对资金的流转性要求极高。国内艺术品投资因为受资金总盘数额的限制,一般都希望整进整出,一旦出现市场行情波动,机构基本上只能坐以待毙,束手无策。这如同投资股票,资金一旦全盘杀入,只有被动应付,无任何调整能力。英国铁路工人养老基金的艺术品投资运营是每年拿出部分资金购买艺术品,给机构运营者很大的资金流转空间,才能完成良性的资金运转闭环。
(三)风险控制的闭环
1.投资业务流程的闭环
要求购买、保管、保险、销售、不良标的物处置等流程环环相扣,不容许出现流程的“死结”。就是说在流程管理过程中,在预定的周期内,不要出现长期的“滞销品”。例如,在英国铁路工人养老基金的艺术品投资项目中,因为投资标的物部分项目选择失败,购买了土著部落艺术品,一直没有增值,就果断处理,尽量减少积压资金的压力。
2.合作服务的闭环
在机构投资管理过程中,艺术品的鉴定、估值及保管、拍卖都需要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尽量选择稳定的合作伙伴,不仅为流程顺畅,更主要是建立风险关联机制,并非简单的购买服务。这种机制是互相负责、互相默契、互相进退的风险保证机制。一些投资机构喜欢建立自己的鉴定评估团队,这是必要的,但只能作为内部参谋机构,市场机制不允许“自卖自夸”的方式,还是要建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合作服务机制。
3.终极风险化解的闭环
投资有风险,人所皆知,机构主导的艺术品投资最大风险来自于标的物在投资周期内长期无法变现,“投资”变成了“收藏”,这就是艺术品投资的终极风险。在艺术品基金投资、艺术品质押贷款、艺术品交易所等艺术金融行为中都难以回避这种终极风险。这也是机构投资和个人投资的本质区别所在,个人可以把投资标的物变成收藏品看待,而机构必须按期变现。无论是预收购机制、回购机制、保险底线收购机制、拍卖处置机制都必须成为艺术品投资的闭环机制,加之流程管理机制,构成风险管理的闭环,化解终极风险。
4.信用管理的闭环
在金融活动中,信用管理是一切之前提,信用闭环大体包括自身信誉和背书信誉两个方面。自身信誉有机构声誉、形象、品牌等商誉部分,有资金实力、团队实力、资产实力等有形信誉部分。背书信誉有股东背景、权威第三方服务、银行授信、集中保管、合作机构品牌、保险机构介入、公共关系、外部征信系统公示等增信体系。内外结合并有机融合,才构成信用管理的闭环。
5.法律政策的闭环
法律政策闭环是指艺术品投资管理行为应在法律政策的框架下运营,规避最大的不可抗力风险。艺术品金融活动看似创新,实际上依然是金融投资活动,只不过标的物有所不同而已,艺术品作为标的物有其特殊性,但脱离不开资本化的本质,适合资本化的艺术品必须是公认的保值增值艺术品。机构投资应尊重国家相关法规,也要理解中国社会稳定的压力,不成熟的投资人还没有“认赌服输”的自觉,这是国情。因此,闭环下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经营模式和跨界融合的创新。
闭环管理是一个系统,目的在于风险尽在掌握之中,归根结底就是主动地控制系统风险。国内艺术品投资管理机构,明知投资有风险却极力节省风险控制成本,导致无法闭环,漏洞百出。十年过去了,文化艺术交易所模式由热转冷,艺术品投资基金风雨飘摇。回首十年历程,有国家政策的滞后和“一刀切”的武断,也有投资人的随波逐流,更有部分投资管理机构经营者的急功近利短期行为。
向前看,艺术品市场有美好愿景,但是道路依然漫长。现阶段,需要业界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极探索经营模式,主动规范经营行为,坚定信心。在日益规范的市场机制环境下,艺术品市场必然会走向长期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