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上好高段数学复习课
2018-06-01林利岳
林利岳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毕业,面临着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汇总,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成为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核心素养和复习课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上好高段数学复习课的理论依据以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段数学;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33-01
1.基本概念阐述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 ),就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促进生活成功和社会健全的重要素养,包括自主行动、使用工具、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而数学核心素养,一般是指对数学概念与数学方法的理解、运用方面的复合性素养,包括数学建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數学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复习课,就是将一个阶段内(通常以学期为单位)所进行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规律性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归纳、在现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复习课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实现对知识的完整构建。
2.核心素养下上好高段数学 复习课的策略
2.1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的动力。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充分把握数学的逻辑之美、对称之美,在课堂中设定趣味性环节,或者通过情境营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小学阶段的孩子,思想比较单纯,多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和表扬,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动力。在课堂导入部分,可以带领学生做一做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来进行热身,例如: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将2,3,4,6,8,12填入图中的圆圈(等边三角的三个顶点、三条边的中点处各有一个圆圈),让每条边三个数积相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数字之间的关系,锻炼计算能力与数字敏感度。
2.2 突出数学技能的强化训练。
第一,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最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教师在进行计算题的复习课时,需要充分保障灵活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对于这样一道题: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气温分别是30℃、33℃、31℃、32℃、29℃、32℃、33℃,求这一周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数。这里就有两种常用解法,即(30+33+31+32+29+32+33)÷7≈31;30+(3+1+2-1+2+3)÷7≈31。想一种解法比较常规,后一种解法运算起来更加简便。
第二,注重作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设计图形与几何方面的复习课内容时,需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画一画、比一比,训练读图、识图、作图能力,加深对图形的理解。第三,注重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调查实践型复习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以致用的能力。
2.3 强调数学思想的渗透。
第一,渗透数学分类的思想。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复习内容,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树立分类讨论的意识。
第二,渗透数学转化思想。设计生活化的复习内容,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学会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小数乘整数的复习:
师:老师今天去买了两种水果,觉得老板多找了我十块钱,你们帮帮老板算一算,看看他是不是找错了。(苹果三斤,每斤 4.6 元。香蕉两斤,每斤 3.8 元,老板收了 11.4 元。)
学生听到这些信息,马上会把他们转化成数学符号。买苹果的钱+买香蕉的钱=总共花的钱,用算式表示就是:3×4.6+2×3.8=21.4(元)。而老板收了 11.4元,21.4-11.4=10(元)。最后得出结论,确实多找了 10 元。
第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在实施复习课时需要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学会将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互相迁移,转化。
2.4 重视数学复习作业的多样性。
第一,保障作业的层次性。教师在设计作业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有层次的作业设计,让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不理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有所收获。
第二,保障作业形式的多样性,除了书面作业外,灵活设计实验式作业、小组合作式作业、综合探究式作业等等,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让学生走入社会、体验生活。
第三,注重基础知识的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法则的深入理解。例如,小数乘整数的复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的结果:45×190 =( );45×1.9=( );4.5 ×19 =( );4.5×1.9=( );0.45×19 =( );( )×( )=0.855
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前2-4题是对本课的巩固,后两题是拓展提升,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感受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是一脉相承的。
3.结语
复习课,能起到查漏补缺、温故新知的作用,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依托,以自我效能感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注重数学技能的强化,努力激发学习兴趣,确保复习作业的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阳.小学高年段数学复习课教学流程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6,(8).
[2] 郭慧.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 李烈.我教小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