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浅析小学语文

2018-06-01吴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浅析新课改小学语文

吴玲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向现代教育靠拢。新课改不仅是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理念的转折,犹如一股春风,让语文教育旧貌换新颜。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感受到新课改带给自己能力的提升,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上更加得心应手,富有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浅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248-01

语文学习是锻炼学生身心发展、情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利用情感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好的情感发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把握授课的技巧

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要注意动(“动”就是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回答、讨论。)静(老师说,学生静静听)补充。有人说讲一堂课教师可以让学生“静”时“动”起来,“动”时“静”下来,这节课一般是成功的。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动”与“静”就像高与低的音乐组合,两种音调的结合可以产生优美的乐章。只有“静”,教学已成为教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将被动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是教学。因此,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充裕的时间来探索和积极参与进每一个教学内容,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理解、消化和掌握他们的技能。

2.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在实践中,语文教师确实是把自己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中转变为与学生拥有平等席位的对话者,他们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了传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一方面是家长和社会要求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非常重要,要有学习热情。小学语文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它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忠于自己的个人感受,进行自主探求,与他人合作探究,从而达到教育培养激发其创造潜能、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目的。都需要学生的兴趣性,把兴趣变成主动的,热情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新课程改革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确实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实现。

3.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读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读死书,需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是所有教师所期望的。教师都要把学习方法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对于语文课程而言,会读会写会说,能读能写能说都需要一定的方法支持,不是教师讲几节课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己下工夫。语文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关系,一虚一实,紧密相连。学生要懂得读书要有感情,能够动情地去读书;学生会默读,能够不动声地抓住文章的核心;能具备快速阅读和略读的技能;读书的同时能够思考,能概括能质疑。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通过阅读要培养学生语感,这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如果学生并没有完成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课上也没有很好地去进行语文阅读,那么语感的培养就很难形成,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能学好语文不论虚实都得抓,而且两手都得硬。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格;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为他们的长远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两者千万不能割裂开来,如果只是突出工具性,就陷入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走出来,如果一味地突出人文性,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小学生,基础是根本,全面是发展方向,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培养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成为未来祖国需要的人才,成为一名优秀的接班人。

4.课堂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必须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深入实践和研究,熟练运用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量,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兴趣激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教师教学也变得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浅析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谯”字“酷烈”义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