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

2018-06-01田其斌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高中化学措施

田其斌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发展,高中化学也进行着一系列的课堂改革,其中包括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法。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首先是教育教学方法,应当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中彻底挣脱出来,有效运用创新性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来促进高中化学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166-01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質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今教育教学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而化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化学教学如何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呢?

1.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因为预设与生成都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水平高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缺乏目标和计划,也不会有良好的生成效果。因此,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追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达成。

2.选择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只有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使用教法,才能适应课改要求。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六要看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

3.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要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铁溶液的小试管中,会有沉淀生成,这种现象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其思维开始活跃,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可将某些演示实验(简单的试管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开放实验室,鼓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教师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实验,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教学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电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解化学计算题时,利用计算机的存贮功能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能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对教材上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化学的学习"活"起来。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高中化学措施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