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18-06-01杜华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杜华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打破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局面,还能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希望能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148-01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和他人沟通交流,讨论学习中的看法与意见,学会优势互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为:①小学数学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教学,为每个小组安排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沟通,顺利完成布置任务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精神。②以往以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为主的教学格局,学习气氛不浓厚,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③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沟通与发散性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他们综合能力。

2.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1组建好学习小组。

小组学习作为课堂上的一种环节存在,应当组织好小组间的合作,其中最关键的一种形式是组建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小组形式是:教师提供问题,使学生之间前后两桌的四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但是现在的课堂上,座位的排列多数是通过身高、学习成绩所排列,明显有其不合理的成分。怎样组建小组也成为了比较突出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同质,而组内成员异质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人数控制在3到6人,小组之中应当设立组长,进行组织与协调;一个操作员,实施具体的操作程序;一个记录员,对小组的分析、交流结果进行记录。各个小组成员都应尽职尽责,通过一次合作,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教师在教学当中也会比较轻松,不必担忧小组成员之间出现内部矛盾。各个小组之间的角色分工應当定期的进行变更,保证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各个职位的不同和难度。这样会使得学生会推己及人、转换立场去考虑同学的处境,使得小组之间的学生关系更加融洽。

2.2制定有序的合作常规。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种假热闹后的无序性。有的小组几个人同时各抒己见,根本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更别谈合作了;有的组只有两个较好的同学在讨论,其他人则无所事事;有的小组则你推我让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如何使小组内的合作"活而有序"呢?笔者认为,小组内应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3合理设置问题。

学生讨论的热情,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所要讨论的问题,有趣的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讨论问题,将学生的热情通过有价值的题设激发出来。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在实际讨论学生时的变化,更多地给予及时帮助。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对于复杂的数学习题进行解决时缺乏有效的技巧,而合作讨论恰好帮助学生找到了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4引入合作教学理念。

合作教学理念的深入,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可由于教师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更多地采用灌输式教学。而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因而教师必须要提高合作教学的教育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进行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技巧。适当地建立培训班,帮助教师提高合作机制教育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5完善小组合作机制。

小组合作机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以后,遇到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完善小组合作机制。例如,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数学概念时,学生将讨论中的问题总结出来,同时将讨论的成果展示出来。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发现问题,将好的学习方法和理念推广出去,从而更好地将合作学习的成果延续下去,合作学习机制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过程,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6(21):190.

[2]钱芳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5(32):180.

[3]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5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