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6-01唐仁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信息技术

唐仁明

摘要:随时时代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与时代接轨,做到与时俱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中课程增加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从新课改对于高中生的要求来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新课改;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139-01

1.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新课改中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标准理解得不够深入。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中,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新课改希望学生具备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上,缺少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学方式老旧,达不到标准中的预想效果。很多老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对于课程内容安排得不够合理。信息技术本就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本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部分教师在教学上墨守成规,一味地先将大量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而没有联系实际操作。学生甚至连word、excel还未见过,也还没实际操碰过。理论知识对于刚刚入门的他们来说,如天书一般晦涩难懂。

1.3教学设备硬件条件不足。前文提到过,学生要有实践,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那么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中,硬件条件成了核心要素。目前很多学校因设备有限,学生人数居多,很难做到一人一机,大多数学校两人共用一台设备,甚至更多。而且课堂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有限的实操时间内,还需要与他人共同使用设备,学生习得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不同。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现在的小学和初中课程中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到了高中本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操作能力。但高中学生曾经的教育经历不同,所受到的信息技术的层次也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导致高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基础起点参差不齐,难以统一。

2.2学生的重视程度不一。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很大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准备好最后的高考大关,而信息技术课程是不需要参加高考考试项目的课程。有的学生出于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会同样看重信息技术课程,而有的学生则不会。甚至有的学生将信息技术课程看作一堂自习课,在信息技术课上该睡觉睡觉,该做卷子做卷子。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各不相同。

2.3地区和学校看重程度不一,水平不一。同样,受所谓的"副科"影响,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试问,如果教师和学校都不重视,学生又怎么会重视呢?再者,学校与学校、地区与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差异,不能够做到硬件设施的好坏条件统一。如城区的一些学校,教学设备充足且质量很好,而且大多数学生家中也已经拥有计算机,那么这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和了解就会好很多;反之,一些农村乡镇学校,设备不足,资源紧张,学生家中也没有计算机,那么自然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能力要差一些。

3.相应的对策及解决办法

3.1教师学习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始终秉承着终身学习的信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只有教师做到不断学习和优化,才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3.2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后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掌握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情况,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课上操作时要有不同的要求。可以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针对具体的题目进行操作练习。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在做完基础练习后可以进行一些难一点的操作,而程度相对较慢的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项进行练习。这样,人人都可以对学习的新内容做到练习和理解。

3.3灵活性教学,教学方式多样化。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课上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开展更多的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学习,每个小组内既有程度不错的学生,又有程度或操作性较差的学生,使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加深学习效果。

还可以在课堂上,尽量多地采取实物教学的方式。由于学生们之前的基础不同,对于计算机的了解程度差别很大,所以课上教学时,如果能够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主板、显卡、网卡等以实物来呈现,学生对于计算机部分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将会更加轻松深刻。

4.结束语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国家需要的人才远不仅仅是只会理论的"书虫"。理论永远需要实践来检验和证明,因此在高中阶段,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是目前学生和教师需要首要关注和解决的。在此基础上,学校和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境况,课上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学科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玉琦,钱松岭.国际视野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7(01):17-20+32.

[2]李锋,赵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訂:理念与内容[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4-9.

[3]刘芳. 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高中新课改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