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2018-06-01段立业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师生对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段立业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师生对话是一种重要课堂互动形式。通过师生互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也能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课堂师生对话取代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方式,创新了课堂教学,其应用效果较好,应该得到推广和普及。本文主要介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应用师生对话的几种形式,并分析师生对话的特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125-02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较大影响。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过和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老师要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应用师生对话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小学阶段数学课堂开展师生对话的意义

师生对话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重要价值,其主要体现是:(1)生活化数学知识,构建魅力数学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生活中也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课堂师生对话主要类型

2.1检测性对话。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应用检测性对话,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检查,或者是判断学生的课堂回答正不正确,通过这种检测性对话培养学生基本思维。一般情况下,老师提问学生的依据是学生记忆力,通常提问封闭性问题,学生凭借记忆力和所掌握的知识就能直观回答问题[1]。检测性对话简而言之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评价。刚刚走上讲台的老师往往会采用检测性对话,且在小学一年级、二年级阶段使用较多。

2.2理解性对话。

理解性对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类似问题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一般情况下,老师的提问是询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想法,为什么这样想,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理解性对话不是单一提问,在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老师往往会追问几个问题。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常常会使用理解性对话,针对学生回答拓展学生思维。

2.3探索性对话。

探索性对话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老师的提问也可以引起学生的质疑,从而对学生探究性思维进行培养。在探索性对话中,老师往往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学生在老师所提的开放性问题中寻找思路,拓展学生思维。比如一个老奶奶要围菜园的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菜园的形状、菜园靠不靠墙等方面多角度思考解决办法。

2.4协商性对话。

协商性对话在课程中应用,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或辩论调动起来,之后,老师和学生一同讨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2]。协商性对话在对话模式中的水平较高,能对学生创造思维进行培养。在师生的协商讨论中,一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3.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中师生对话特征的分析

3.1从单向学习转变为双向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重视传授知识,教学方向单一,学生被当做知识接受容器。传统教学模式将知识当做主体,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学生成为了课程的客体,学生多样性被忽视,发散思维被限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只看看得到"教"的过程,而看不到"学"的过程,这种课堂算不上是真正的教学。在师生对话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借助自身已有经验解决新现象,积极内化和构建新知识,建构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知识建构和内化,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精心讲解和严肃命令就可以达到的,这个过程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课堂中的师生对话能转变单向学习模式,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老师能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调节教学进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学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习积极性更高,同时其思维也得到培养。

3.2师生对话体现人本主义。

小学阶段数学课堂开展的师生对话具有人本主义特征,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相处,互相尊重爱护。在尊重、平等和安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更加愿意和老师对话。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能慢慢对知识构成统一化认识。师生之间的良好对话,一方面能让学生检验原本的认知,另一方面能让改变学生知识框架,充实知识库,并在学习中得到更加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本质而言,师生间交流的基础是尊重和爱,这也是人类一种高水平需求。数学本身较为理性,在学习中清晰化逻辑与严谨化思维,不过也具有人文关怀。师生在平等交流和对话中,能够有效促进必须的进步與成长。

3.3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

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师生对话能把数学语言和生活密切联系到一起,成为生活语言,实现生活与数学的统一与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老师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联系生活事件,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对分数大小进行比较的时候,老师不能只讲概念,还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分析[3]。如在比较1/2、2/4、5/10这三个分数的时候,老师可以拿切瓜来举例:一个小西瓜分成两份,你吃到其中一份;同样一个小西瓜分成四份,你吃掉其中两份;一样的一个小西瓜分成十份,你吃掉其中五份,提问学生哪一次吃的多。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明白分数的意义,明白比较法分数大小不能仅仅只看分子或分母的大小,而是需要进行化简。这样的师生对话型教学,体现出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积极结合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化问题中理解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3.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认识到师生对话的形式,包括检测性对话、理解性对话、探索性对话和协商性对话,老师结合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选择使用。通过应用师生对话,课堂教学从单向学习转变为双向互动,体现教学的人本化,同时也加深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小徐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兰芳.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24).

[2]王义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7(3):129-129.

[3]都业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22).

猜你喜欢

师生对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探究
小学数学高效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大学师生交往的伦理旨趣与对话建构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