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不放弃,孩子更努力,“渐冻人”也能当画家

2018-06-01雪峰

现代家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画纸绘画女儿

雪峰

2018年1月,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家美术展览馆,举办了汪玉婷的大型绘画展。展品中,她的多幅仕女图让观众们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清丽的面庞、飘逸的衣衫、灵动的眼神,甚至仕女头上的簪子与头花,都勾勒得极为细致。

谁也想不到,画出这些美轮美奂作品的汪玉婷居然是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她全身处于“冰冻”状态,只有右前臂可以在10厘米范围内缓慢移动。可就是在这样巴掌大小的空间中,汪玉婷创造了常人也难以企及的奇迹,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的父母。

天降灾难,爱女患上“渐冻症”

1988年6月,汪玉婷出生在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汪天德是当地剧团的美工,母亲黄根云是普通家庭妇女。夫妻俩虽然收入不高,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

汪玉婷9岁那年,汪天德夫妇察觉到女儿的异样。一天,全家在公园游玩,园内有座木桥,桥上有粗大的绳索,供游客抓着它们过桥。汪天德和黄根云都顺利过去了,轮到汪玉婷时意外却发生了。她像中了邪似的,连抓几次都没抓住绳索,人一下子掉进水里。

“玉婷,玉婷!”汪天德惊叫着跳进水里,三两下将女儿捞了上来。惊魂未定中,汪玉婷抬起双手,喃喃说道:“不知为什么,最近我总觉得手上没力气。刚才,我明明看见自己抓住绳子了,可就是抓不牢!”

还有一次,汪天德给女儿买了许多小人书,汪玉婷爱不释手地翻看着。一番欣喜后,她把小人书五六本摞在一起,想送到柜子里,可不知怎么回事,只听“哗啦”一声,小人书洒了一地。汪天德疑惑地拉住女儿,说:“你的力气怎么这么小?不对劲啊!”他开始仔细察看女儿的双手。这一察看,非同小可。他发现女儿手掌根部竟然像被抽空了似的,里面没有肌肉,轻轻一按,立即瘪了下去。

汪天德被吓住了,赶紧喊妻子来看。两人不敢耽搁,马上带女儿到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黄根云夫妇,汪玉婷患上了与英国物理学者霍金一样的病——运动神经元疾病。

医生解释说:“这种病是运动神经细胞萎缩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逐渐萎缩,身体如同被冻住一样,会一点一点地失去知觉直至全身瘫痪,最后心肌、肺肌也会失去伸缩功能,从而导致死亡。更可怕的是,这种病目前没有特效药,是世界上难以攻克的五大病症之一。”

果然,此后汪玉婷的病症发展,如医生预料的那样,快速恶化。她的下肢一点点失去知觉,接着上肢也出现障碍。两年后,身体机能越来越差的汪玉婷只好放弃学业。这时,她已经完全丧失了行走能力,胳膊也无法抬起了。

每天坐在轮椅上,看到窗外小朋友们自由地玩耍,而自己只能“冻”在轮椅上,吃饭要人喂,上厕所靠妈妈抱,汪玉婷不止一次地对父母说:“我现在是个不折不扣的累赘,你们不如让我早点死掉,我也早点解脱。”

见女儿的情绪这么低落,汪天德低头沉思:怎样才能让女儿振作起来呢?

一天早上,黄根云帮女儿穿好衣服,汪天德将她推到里屋的书桌前。汪玉婷惊讶地看到书桌上铺了一张白纸,旁边还有一只削好的铅笔,而桌子的一角是一筒精致的毛笔与绘画的水墨。汪玉婷不解地问:“爸,你这是打算让我学画画吗?我现在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啊!”汪天德说:“你小时候不是说将来要当个画家吗?现在你有的是时间,只要不放弃、勤练习,你就能实现梦想!”

父亲的苦心,冰雪聪明的汪玉婷怎會不知呢?他是怕自己一蹶不振,想通过学习绘画,让自己重拾生活的信心啊!汪玉婷感动于父亲的好意,愿意试试。

没想到,母亲黄根云却反对女儿学绘画。她知道汪玉婷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画画,不过那是过去,如今女儿这样了,还让她学画画,岂不是凭空多一份折磨?她说:“跳舞需要柔韧性好,唱歌需要嗓子好,而学绘画,没有一双灵巧的手怎么行?”另外,画家总是在纸间恣意泼墨,手需要上下快速移动,而女儿这样的条件还能作画吗?汪天德给她分析道:“你的话有道理,但那是在一般情况下。现在不是一般情况,况且女儿热爱绘画,‘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女儿能靠绘画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莫大的胜利。”黄根云听后,理解了丈夫,表示支持女儿学画画。

不屈不挠,丹青路上执着行

就这样,汪玉婷在病后第一次拿起画笔。起初,她觉得自己肯定画不好。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将第一幅作品拿到父亲眼前时,汪天德的反应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汪天德仔细端详着作品,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看到父亲如此专注,汪玉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汪天德扶着眼镜足足看了十分钟,然后伸出大拇指说:“画得可真好!”说完,开心地笑了。

听到父亲的赞扬,看到父亲的笑容,汪玉婷的心总算落地了。看来,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她还可以给这个家带来欢乐。

从那以后,汪玉婷完全迷上了绘画,每天早早起床,坐在书桌旁学习绘画。因为兴趣浓厚,有时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地。看到女儿不再颓废,有了追求,汪天德十分高兴,他每天都抽时间教女儿绘画。在父亲的指点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两个月后汪玉婷在色彩调配和画面布局上就有了很大进步。看到女儿的悟性这么高,汪天德也更加愿意教女儿绘画了。

2000年下半年,汪玉婷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获得了衢州市残疾人书画赛三等奖,仅仅学习了两年,便在书画赛上获了奖,父女俩喜不自禁。

就在汪玉婷通过绘画一点点地找回自信之际,2002年初,汪天德因病突然去世了。这对汪玉婷来说,简直是迎头痛击。父亲不光是她至亲至爱的人,更是她的导师和灯塔啊!很快,汪玉婷又变得郁郁寡欢,总是对着窗外发呆。不久后的一个夜晚,她对母亲黄根云说:“妈,我不想再学画画了。以前是父亲牵着我的手,领着我一步步地走到今天,我已经习惯了他每天辅导我画画。如今他不在了,这条路我也不想走了……”

汪玉婷的心情黄根云十分理解,汪天德的去世,不仅对女儿,对她也是沉重打击。她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依然像往常一样洗衣、做饭,忙地里的农活。

一天深夜,汪玉婷半梦半醒间听到母亲起床的声音,她有些好奇:母亲这时候起床干什么?她侧耳倾听,母亲似乎拿了镰刀和菜篮出门了。

这时,床头钟表的指针正指向凌晨一点。汪玉婷盯着漆黑的天花板不安地胡思乱想,再也没了睡意。直到晨曦映入窗棂,母亲才拖着沉重的脚步进了家门。

以前,妈妈总是五点起床,今天她怎么一下子提前了四个小时?面对女儿的疑惑,黄根云一边收拾刚摘回来的蔬菜,一边解释:“我到地里干活去了。你爸走了之后,我心里难受,只能将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停地干活,心里才好受些。今天去地里是早了点,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眼前总是你爸的影子,还不如去干活呢。”

平淡的话语,掩饰不住母亲内心的悲伤。汪玉婷发现,母亲的头发最近一下子白了许多。母亲太不容易了,以前这个家有父亲和她一起撑着,如今她要独自撑起这个家。她总是每天凌晨便到地里忙碌,回家后还要照顾女儿。原来130多斤的体重,在汪天德离去的几个月内,很快瘦到了80余斤。可不管多苦多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

母亲的坚强和隐忍,让汪玉婷陷入沉思:母亲为什么如此辛苦?不光因为爸爸的离去,更因为我的拖累。与母亲相比,我是不是太脆弱、太自私了?想到此,一阵难过与愧疚涌上她的心头。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汪玉婷终于重新拿起画笔振作起来。她想尽己所能地为母亲减轻负担。虽然没有了父亲的指导,可附近热心的美术老师为她送来了很多学习资料。此外,她还学会了从网上下载教学视频。她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学习,让自己忙碌起来,忘却失去父亲的痛苦,同时也慰藉劳累的母亲。

也许是上帝想要考验她,自从失去父亲汪玉婷重拾画笔后,她的病情很快加重,肩周和颈椎相继出现严重磨损,右手的移动范围也一天天缩小,最后只剩下区区10厘米。在这么小的范围内作画,汪玉婷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亲情接力,“10厘米”里创奇迹

一天,为了能够在画纸上大范围运笔,浑身没一点力气的汪玉婷只好用膝盖顶住左侧的胳膊肘,然后再将右手的手腕搭在左前臂上,以这样“连环发力”的方式,艰难地移动着右手。可即便这样,汪玉婷觉得面对画纸,自己的力气还是达不到要求。为让笔触更有力,一笔下去的距离有所延长,汪玉婷每画一笔都要倾尽全力!

看到女儿将整个身体紧紧贴住桌子汗流浃背的样子,黄根云心痛极了。就在她心疼女儿的时候,汪玉婷描绘的一处细节角度不对,画笔出现了两厘米的偏差,这下画了十多天的画一下子报废了。看到耗费心血的作品化为一张废纸,汪玉婷“哇”的一声哭了。

看到女儿如此伤心,黄根云想:必须要想法帮帮她。一番思考后,她对汪玉婷说:“既然你的双手无法大范围移动,不如你将手固定好,由我来一点点地移动画纸,这样问题是不是就能解决了?”黄根云的话让汪玉婷眼前一亮,脸上泪水未干,就兴奋地说:“这个主意好!”可她马上有所顾虑地说:“要是你每天为我移动画纸,那多耽误你的时间啊!”黄根云心疼地说:“傻孩子,只要能帮你,妈妈做什么都行!”

就这样,此后黄根云在女儿绘画时就陪在一旁,充当“书童”。为了照顾好家庭,又能兼顾女儿,她每天天不亮便起床,收拾好家里家外的一切事务,然后6点准时喊女儿起床。等女儿醒来,她先轻轻扶女儿起来,然后将她抱到轮椅上,为她刷牙、洗脸。

之后,女儿开始绘画,而黄根云这个“书童”就正式上岗了:先铺好合乎尺寸的纸张,再根据女儿的要求调好颜料,找出粗细不一的毛笔,把颜料一一蘸好。做完这一切后,她又将毛笔按一定顺序排放在女儿手边,然后开始一点点地调整纸张的角度。

对汪玉婷来说,作画最大的困难在于半径太小,受“渐冻症”影响,她的右前臂只能在10厘米距离内缓慢移动,有时想画一根较长的头发丝,都需要分段进行。有了妈妈的帮助,汪玉婷省力了许多。“左一点儿,再稍微向右一点儿。”随着汪玉婷的各种“口令”,画纸在她的笔下不断转动,画面上的各个部分也随之慢慢成形……

不過,要想创作一幅完整的画,各个局部还需衔接在一起才行。这样一来,黄根云在慢慢移动画纸的过程中,她倾斜画纸的角度就十分重要,同时这也非常考验母女俩的默契程度。

一次,在连接两只锦鸡与其站立树枝的结合部分时,黄根云先将画纸“大幅度”地移动三厘米,接着又将画纸向上拖两厘米,在汪玉婷勾勒出完整结构后,她又迅速将画纸旋转90度,好让汪玉婷的笔锋可以不停歇地连续走动。母亲的这几个动作看似简单随意,却让汪玉婷有了一种心有灵犀的快感,她的绘画灵感不仅没被打乱,反而如泉水般畅快地涌出……

就这样,有了黄根云的帮助,汪玉婷的绘画渐入佳境。往常需要半个月完成的画作,如今只需四五天,而且画作越来越精美,她画的《仕女》《秋戏》《菊花白眉图》等被国内多家美术机构收藏,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

2017年10月末,汪玉婷的《枯梅春暖》获得了国内书画大赛一等奖。当观众们得知这幅画作竟然出自一个手指只能移动10厘米的“渐冻人”时,无不啧啧称奇。随后,汪玉婷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出版了两本画册。

2018年1月,汪玉婷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虽然她的病情仍在加重,可她充满了正能量。采访中,汪玉婷透露,她把近期画作的一部分捐给了公益组织,筹集到的善款也捐给了残障人士。她感慨地说:“没有亲情的滋润,我根本走不到今天。我能实现儿时的梦想,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是他们的坚持和鼓励,让我始终笑对苦难……”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画纸绘画女儿
石头草莓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幽灵吧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企鹅吧
和女儿的日常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