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控摄像头进教室,您同意吗?

2018-06-01吴刚

现代家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摄像头监控教室

吴刚

【编者按】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和图像技术的迅速提高,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监控摄像头正在逐渐成为教室的标配。学校声称,安装监控摄像头是管理的需要,对教学监督、业务观摩、纠纷取证、威慑违纪有重大帮助。许多家长也鼓掌叫好,因为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就能通過手机远程看到自家孩子在教室的一举一动。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被监控十分反感,认为学校此举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不少教育专家也持反对意见,认为在监控摄像头下学习、生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危害。那么,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究竟有无必要?利弊如何?是否合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展开新闻采访。

众说纷纭摄像头

对于在孩子的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家长们大多表示欢迎。

陕西省汉中市家长田先生告诉记者,上学期儿子开学时,他看到校门口张贴着一张告示,说全校教室已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全程直播教学,家长可以自愿交费收看。“收费不高,每个学生100元。”田先生说,“我交了钱,得到了一个登录密码。回家下载手机软件后,顺利登录,果然看到了儿子教室里的画面。这太神奇了!掌握儿子在学校的一行一动,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和爱人都十分感谢学校的贴心服务。”

上海家长卫女士接受采访时说:“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我举双手欢迎!我婆婆远在美国,对孙子朝思暮想,怎奈身体不好,不能经常回国与孙子团聚。前不久,儿子学校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我连忙办理了收看手续,然后把登录密码发给婆婆。当婆婆通过手机看到孙子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激动得老泪纵横。这都是科技进步给家长带来的福利啊!”

河北省唐山市家长万先生告诉记者,儿子教室里的监控摄像头治好了他妻子的焦虑症。“自从儿子上了小学,我爱人就出现了反常行为,不是担心儿子被同学欺负,就是怕被人贩子拐走,后来发展到天天蹲在校门口,不肯回家。我带她看医生,医生确诊她患有焦虑症。吃药、心理辅导都不管用,直到去年儿子的教室里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家长可以用手机收看直播,我爱人的病才算是控制住了。如果早有这样的服务,我爱人也不至于得这种怪病。现在,她不再恐惧了,也不再狂躁了,老老实实在家看直播,只要手机有电,就万事大吉。”

在摄像头的监控下上课,孩子们的感觉如何呢?

辽宁省鞍山市初二男生程同学接受采访时说:“感觉如何?感觉就像犯人在劳动改造!安装摄像头之前,有时候老师上课,班主任悄悄站在窗户外监视我们有没有好好听讲,我们发现后都感觉毛骨悚然。现在可好,摄像头就在头顶,我们所有的行动都被监视、录像,这太过分了吧!学校为什么就不考虑我们的心理压力呢?”

甘肃省兰州市高二女生陈同学愤愤不平地反问记者:“为什么老师和家长的办公室不安装摄像头,让我们来监控?这是不公平,更是侵犯我们的隐私。被摄像头监视着,我都不敢跟男生说句话,唯恐回到家妈妈问个没完。”

对于同学们的顾虑,湖北省武汉市心理咨询师郭先生表示认同。他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道:“在监控摄像头下生活,有可能放大孩子很多日常的负面感受。比如,安装摄像头之前,孩子在课堂上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一定会产生羞耻感,但很快就会过去;安装摄像头之后,这种羞耻感会翻倍,因为受众面扩大了,自己的父母和同学的父母都能看到。如果经常感受这种羞耻,孩子的心理迟早会出问题。所以,我反对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

许多老师与学生有同感,只是缘由不同。

河南省洛阳市某中学英语老师周女士认为,学校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是对老师的不信任。“学校安装监控摄像头,正赶在网上热议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的时候,所以老师们都认为安装监控摄像头是整治校园暴力的措施,感觉很不好。以前,我习惯摸学生的头,以示喜爱和表扬,现在我不敢这样做了,担心被家长看到,误以为我打人。有的老师说,在摄像头下讲课很不自在,打个哈欠都得跑出教室快速解决,因为怕校长看到,以为我们不敬业。”

对于老师们的吐槽,学校领导也有话说。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副校长杨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学校花费巨资给每间教室安装监控摄像头,目的是将它作为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发挥技术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它的最大功用就是录制教学实况,便于学校教师观摩、分析、交流实际教学情况,开展多种研究性活动。根据需要,还可以很便捷地在网上交流。至于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监督作用是次要的。在别人的注视下工作感到不自在是人之常情,但习惯成自然,老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教室是公众场所,不允许有任何私密行为,所以在教室安装监控摄像头完全合法,说学校侵犯老师和学生的隐私权,纯属无稽之谈。”

湖南省长沙市某小学校长助理井女士认为,大家应该多从正面角度看待教室里的监控摄像头。她扳着指头向记者列举安装监控摄像头的好处:“可以督促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可以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生上课认真了,教学秩序就会更好,教育质量也就会随之提高了;学生言行举止规范了,学生下课打闹、追逐现象也减少了,教室内的不安全因素也就随之减少了。这些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利于学校管理,学生也是受益者。”

不过,也有不少学校拒绝监控摄像头进教室。河南省郑州市某中学教务处主任冯女士接受采访时坦言:“我校采购了先进的监控录像设备,不过仅应用于安全敏感部位,如校门口、围墙、操场、食堂等,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一律不安装监控摄像头,也不提供直播服务。校委会讨论后一致认为,摄像头监视下的管理是强压式管理,摄像头监视下的教学是拘谨的教学,摄像头监视下的生活是压抑的生活。因此,监控摄像头不应进入教室,学校应当还全校师生一个自由快乐的环境。”

教室是否有隐私

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是否合法?就这个敏感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法律界人士。

重庆市律师梁女士认为,在教室安装监控摄像头,有侵权嫌疑。“目前,监控摄像已被广泛运用于许多领域,如公共交通、金融单位、大型商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但是教室作为特殊的教育场所,其开放性只属于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的教师和学生,因而具有相对私密性。在这个相对封闭性的场所,监控摄像头的使用可能侵犯教师和学生的隐私权。”梁律师进一步分析道:“首先,可能侵犯教师的知识产权。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无论是研读教材、准备教案,还是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无不渗透着教师个人的创造性,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智慧的劳动成果。这些成果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没有得到授课教师的允许,任何人不能通过任何途径非法获取其劳动成果。其次,可能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在教室里发生的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事,不应随意公开,以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江苏省南京市律师孔先生认为,学校在教室内安装监控摄像头,是行使法律赋予的管理权的一种形式,无可厚非。但学生和教师在教室内应该有某些合理的隐私权,这在法律上也是应当得到确认和保护的。“解决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教师隐私权之间冲突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可以在教室内安装监控摄像头,而在于如何使用通過摄像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以免侵犯学生和教师的隐私。”

那么,怎样使用通过摄像所收集的信息资料,才能避免侵犯他人隐私呢?孔律师给出了专业的解释:

第一,监控行为的前提是必须合法。一是安装摄像头需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有关部门在审批时要对监控的必要性和监控对象隐私权保护等方面进行考虑,再决定是否准许。二是使用的监控设备必须是有关部门批准或不为法律、法规或规章所禁止的设备。如果非法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偷拍设备如针孔摄像机或专用间谍器材进行监控,就会触犯有关法律规定,监控行为的合法性也就无从谈起了。三是监控范围和内容不能超出批准的监控范围或用来监控他人隐私。

第二,所获得的信息必须合法、合理地使用。对于通过摄像得到的信息,学校应承担合法、合理使用的责任。这是保证监控行为不侵犯他人隐私的关键。所谓合理使用,指监控信息只能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不能用于其他目的。对于监控信息中涉及教师和学生无意中泄露的隐私,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虽然学校对于通过摄像得到的信息享有知情权,但是知情权的核心是“知”,而不是“传”。学校不能违背知情权中为他人保密的义务而将隐私公之于众。为此,学校应对信息系统的监看和管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培训;确保与监看工作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监看场所;建立信息使用登记制度,对信息的录制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以及去向等事项进行登记;除按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查阅、复制、提供、传播所留存的信息。

第三,师生对自己被监控的状态享有知情权。学校应通过合理方式告知教师和学生在教室内安装摄像头的情况,让他们了解全部摄像头安装的具体位置、查看监控的权限、监控资料的用途等。这样既可以防止教师和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自己的隐私,也可以消除他们担心自己隐私被泄露的疑虑。

浙江省苏州市法官蒋女士赞同孔律师的解释。她进一步强调:“出于安全考虑,校方安装监控设备无可厚非,但是,对所有家长开放全时段观看权限的做法不可取。从司法角度看,监控录像应该由学校的安保部门负责妥善保存,通过审核才可批准调用。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我认为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应该依赖监控摄像头,而应该多与班主任沟通,积极参加家长会,与孩子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我接触的青少年司法案件中,大多数失足青少年与父母有严重隔阂,希望广大家长朋友们引以为戒。”

镜头看不到全部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到,作为蓬勃发展的新生事物,监控摄像头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感受科技文明的同时,必然在法律、伦理、心理等方面带来新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上海心理咨询师宋女士认为,科技进步是好事,但要警惕某些家长用科技产品代替家庭教育的倾向。“有了功能先进的学习机,好像家长就不需要辅导孩子功课了;有了智能机器人,好像家长可以不陪伴孩子了;有了监控摄像头,是否意味着家长不需要再关注孩子了呢?机器的滥用,其实是一种心理病:家长不堪忍受教育方面的焦虑,商家就会不断发明新产品帮家长逃避现实。事实上,家长什么也逃避不了,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宋女士进一步解释,“家长通过监控摄像头看到的只是孩子的行为,不是孩子真实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所以,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只会让家长的关注点进一步聚焦于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所有问题都从监控图像中找答案和证据。比如,将孩子成绩退步与课堂走神、玩闹、睡觉等证据联系起来。但这就是根本原因吗?会不会孩子因为爸妈关系不好而烦恼?会不会因为做作业太晚才昏昏欲睡?忽视了背后的原因,我们将失去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机会,激化亲子矛盾。”

北京教育专家、行为心理学教授范先生接受采访时坦言:“有人认为,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在的道德约束力量,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杜绝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此一来就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其实,这是非常幼稚的。众所周知,监控摄像头在道路、车站、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使用,能为打击犯罪提供证据,起到威慑犯罪的作用,但不能够做到预防犯罪,达不到教育的功效。学校是教育机构,教育的真谛在于示范和引导,监控摄像头的使用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更不利于诚信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提升。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通过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规范训练共同完成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身心理的需要,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成为真正懂得规范并遵守规范的人。另外,监控摄像头的使用,会使学生认为老师、家长不信任他们,容易诱发逆反心理,影响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总之,诚信教育和文明礼貌都不能依赖监控摄像头,而应该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良好的规范内化为学生和教师共同的信念。”

珠海心理咨询师雷女士认为,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违背教育精神。接受采访时,她慷慨陈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获得知识的增长、技艺的发展、道德品质的提升,整个活动在轻松、自由、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教室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但是,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破坏了这种美好。试想,时时处于摄像头的严密监控之下,老师和学生体内的应激机制被摄像头牢牢锁定,心理压力必然会陡然增大。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态势。在这种态势的支配下,学生失去了发散性思维的动力,老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对教学预案的充实、拓展的灵感思维也会受到抑制。这时候还谈什么教学效果?另外,学生的课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自由快乐的,然而,监控摄像头将这种珍贵的快乐抹去,把学习知识变成了枯燥的读、写、算,孩子怎么能不厌学?他们的心理健康又由谁来负责?所以,我认为在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是荒唐之举。”

本刊认为,孩子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成长的目标是能够独立面对外部环境,所以家长要学会放手。如果连在教室里上课都需要父母实时监控、实时保护,那将来等孩子走上社会,难道家长还要在他们头顶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吗?虽然缺少了监控摄像头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自由和隐私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更何况,学校也有相应的体制保护孩子。如果家长以爱为名去监控孩子,那不但不能向孩子传达爱,相反,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毕竟谁都不愿意整天被人盯着。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学生的场所,学校本就应该担负保护学生的责任,而不是将这个责任抛给家长,更不能以保护的名义乱收费用。

家长朋友们,您同意在孩子的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吗?欢迎来函或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参与讨论。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摄像头监控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一种电脑专用摄像头
侦察兵
无法开启摄像头的解决方案
购买摄像头的经验
找出摄像头花屏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