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2018-06-01谈玉兰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创作

谈玉兰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兴趣 创作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作文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提到写作文,学生们大概都是这种状态了。不仅是学生,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说,整个语文教学中要说哪部分最难教,最头疼,恐怕作文也是首当其冲了。作文作为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教师一定要迎难而上,努力探索出适合学生写作的方式,在写作教学上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具有特色的道路。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缺乏生活的感悟和积累,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子产品,有些甚至沉迷网络,脱离生活。自然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进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写作出来的文字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如何让学生从“怕写”抓耳挠腮变为“乐写”不吐不快,从“不会写”有口难言变为“会写”酣畅淋漓呢?“当孩子们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成为一种特殊的享受,一种精神的需要。”对,就是激发写作兴趣。

一、走進生活,激发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尤其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们的共识了。那么,如何才能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方面,教师要努力让学生走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内容源于生活,真情源于体验”,其实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奇闻趣事,当时他们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和想法,但也总是稍纵即逝,待到写作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件事,于是便会无话可说。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一些小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再将学生的兴趣引向写作,让游戏渗透到作文中,这样,学生便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写作文便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另一方面,教师应让作文走近生活,做有血有肉的文字。曾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就总是在写一种作文,“难忘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个人”,写着写着,就开始胡编乱造,东拼西凑,慢慢的连吃颗糖的事情、楼下玩耍小朋友都变得“难忘”了。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口味,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广泛阅读,挖掘兴趣

“读书皮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获取写作范例和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的阅读,素材,思想,感受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待到用时,便会蜂拥而至,才思泉涌。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律能力差,对于阅读,除了课堂教学中教材中的精美课文之外,会很少涉猎其他,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增加并推荐一些读物,尽量选择一些趣味横生,生动感人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或是课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师生抑扬顿挫的共读,或者是课下,学生自主积极的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受到美的教育与启发。情到深处,心情激荡的时候,学生会产生动笔的冲动,想要创作出一样的文章……

通过阅读积累,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学生们基本也都知道,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总是感觉缺点什么……有时候学生因为年龄小,有时候很难自己发现文章中的精华部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赏识评价,增强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需要,产生于人心理上的满足,喜悦和成功。成功的喜悦会化作一种强大的情绪力量,会促使儿童更加努力的学习,寻求更多的成功。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如何不能让这种情绪力量消失,否则,学生就会变得消极,自卑,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教学方法再过巧妙怕也会于事无补了。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学生需要成功,教师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成功,并对学生的成功给予尊重和赏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的做法就是,抽极端朗读。写的好的文章,拿出来朗读,给大家欣赏并借鉴。作文存在优劣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在评价中应该更加关注每一篇文章中的闪光点,抽出来进行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作文兴趣。

参考文献:

[1]陈长东.探索写作兴趣形成和发展,多角度培养写作兴趣[J].科教文汇,2012,(09).

[2]魏金玉.开启学生的写作动力系统——试论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2,(10).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兴趣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