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藏明代火炮

2018-06-01

文物春秋 2018年2期
关键词:火器山海关总长

冯 颖

(山海关区文物保管所,河北 秦皇岛 066200)

明永乐年间开始,火器作为军队的战备武器被大批生产,到了明中后期,碗口炮、神机炮、旋风铜炮、将军炮等十余种火器成为守御城池的重要军事装备。明洪武十四年(1381),山海关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始建军防重镇,之后,守城官兵在准备大量刀枪箭弩的同时,亦囤积了火枪、火炮等各种热兵器,这些军事武器在保护京城一线、长城周边安全的军事防御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据康熙八年《山海关志》记载:“明嘉靖十三年以后,器械共增至八十万四千九百一十件。铜铁大将军共计三十六位,又罗城大将军三位、炮四位、佛郎机八架,大小火器俱全。”[1]建国后山海关境内及周边地区相继出土了一批火炮、火铳等明代火器,其名称、形制不一,特点突出,功能明确,现均收藏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一些在“长城历史·炮阵”陈列中展出。本文对其中的部分火炮作简要介绍。

1.神威大将军炮

山海关关城东门出土。炮身总长267厘米,膛长201厘米,口内径10厘米,外径31厘米。材质为铸铁,重 2500千克(封三,1)。明末,为防范清军,崇祯帝命徐光启向澳门购炮,后命京营总督李守琦同提协诸臣设炮于都城要塞,精选将士习西洋点放法,并赐炮名“神威大将军”。此炮造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曾置于山海关关城镇东楼城台上,系防御型武器。炮膛身刻有铭文,标记了炮的名称、使用要求以及造炮官员、役匠的名字,可惜出土时铭文大部分已模糊不清,尚可辨认的字迹有“大明崇祯十六年仲春吉旦铸造神威大将军一位……”。

2.铭文大将军炮

明崇祯十年(1637)造,共两门,尺寸基本一致,只是口内径略有差别,均于山海关关城附近出土。炮身总长170厘米,膛长125厘米,口外径23厘米,一门的口内径为7.5厘米(图一),另一门的口内径为14.5厘米。材质为铸铁,重约500千克。自炮口至炮尾不规则分布三道箍,有两个点火口。膛身阳刻6行72字铭文:“宣镇捐造 号西洋炮」总监中西二协御马监太监邓希诏」总督蓟辽等处兵部右侍郎吴阿衡」分守中西二协御马监太监杜勋」巡抚顺关等处督察院御史陈祖苞」崇祯十年十一月 日吉”。炮尾阳刻铭文8行30字:“每放一出」用药二斤」铅子四斤」合口大弹窗」标下督造守备」魏弘勋」米禄」里朝”。

3.明崇祯十六年大铁炮

山海关关城附近出土。炮身总长281厘米,口内径10.5厘米,口外径34厘米。材质为铸铁,重3000千克。炮身前粗后细,外壁有五道铁箍,炮体中部铸有耳轴一对,长11厘米。后箍与尾銎间有一引信孔通向炮膛。炮身原铸有92字铭文,现可辩认出9行66字:“钦差镇守山海永平等□地□」军务挂印总兵官×兰」门后军都督府同知□□」钦差镇守山海路副总兵□□」左军都督□□」钦差巡抚□□□□军务督察院□□」整饬山海□□」监军兵备□马」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封三,2)。

4.大将军炮

山海关关城附近出土。炮身总长192厘米,膛长147厘米,口内径8厘米,口外径18厘米,重约600千克。生铁铸造,炮身至炮尾不规则分布有四道箍,无铭文(图二)。该炮型系嘉靖年间制造,为明朝自行研发,特点是通过增加箍来防止炸膛。经专家考证其弹身采用陶瓷材质,功能强于石弹,且制作简单,曾大批量生产。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曾说:“夫北方之火器,惟有夹把枪、快枪、神枪、佛狼机、碗口铳、大小将军等项,……大小将军不可行用,只可守城,而每遇试放,多炸破伤人者,放之无法也。”[2]表明该炮型虽威力较大,但只能近守,不能远中。

5.二将军炮

二将军炮属于“竹节炮”的一种,为明代中早期产品,因炮身多箍,有宽有窄,像竹节而得名。馆藏有三种类型。其一,五节,前二节带瞄准具,炮身总长119.5厘米,膛长96厘米,口外径17厘米,箍间距7厘米,两个瞄准具相距8厘米,重约100千克。馆藏二门,其中一门口内径为10厘米(图三),另一门口内径为15厘米。其二,五节,无瞄准具,总长86厘米,口内径8.5厘米,口外径16厘米,重约78千克,馆藏三门。其三,三节宽箍式,炮身圆筒形,炮口、炮尾均加厚,炮身外铸有三道宽箍,炮长90.5厘米,口内径7.5厘米,口外径21厘米,重58千克。

6.碗口炮

保定出土,无铭文。由炮口、炮身、药室、底座四部分组成,炮口呈碗口状,故名。炮身呈直筒形,炮尾有一处加强箍,药室呈鼓状,有引信孔一处,引信孔上侧有一刻划符号,小平底,炮尾拴直径10.5厘米的圆形铁环。炮身(加尾环)总长79厘米,膛长42厘米,口内径16厘米,口外径20.5厘米,生铁铸造,重约60千克(图四)。据《明会典》记载,弘治(1488—1505)以前,军器局所制造的各种火炮中,大碗口炮的数量为每三年造3000门。

图一 铭文大将军炮

图二 大将军炮

图三 二将军炮

7.虎蹲炮

亦称“三将军炮”,系嘉靖年间制造,为便于射击,在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形似虎蹲,故名。现馆藏共11门,山海关出土七门,保定出土二门,卢龙出土二门。均为生铁铸造。炮身

无论大小均铸四道箍,均无铭文。最大炮身总长74厘米,膛长50厘米,口内径8厘米,口外径14厘米,箍间隔8厘米,重约18千克;最小炮身总长51厘米,膛长40厘米,口内径6厘米,口外径11.5厘米,箍间隔6.5厘米,重约15千克(图五)。“虎蹲炮制每一门备石子十五丸,大铅子十五丸,生铁子一千五百丸,火药一十五斤……。”[3]虎蹲炮亦是戚家军最常用的火器,“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当地山高林密,水稻田多,佛郎机等炮型不便机动,而虎蹲炮炮管薄,射程近,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可控扼险猛,进行曲射,对密集进攻之敌杀伤力尤为显著,在抗倭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8.安边神炮

1984年9月,山海关居民杨宝桐在自家挖自来水沟时于地下一米处发现该火炮。经鉴定,炮为铜制,直筒形,属于没有耳轴及瞄准具的前装滑膛炮。炮身长49.5厘米,口外径12厘米,口内径4厘米,重39千克。炮身铸箍7道,其中1—5道箍间为前膛;5—6道箍之间为药室,上部开一个直径1.6厘米的引信孔;6—7道箍间有阴文楷书铭文“天启癸亥年造安边神炮”。其中药室略粗,外形呈椭圆,炮尾稍凹。该炮发现时膛内还存有黑色火药(图六)。

图四 碗口炮

图五 虎蹲炮

9.红夷大炮

2004年3月,南涂庄村村民朱永利、王奎等在山海关南翼城遗址内挖坑栽树时发现此炮。红夷大炮亦称西洋炮,是一种大型火炮,在万历后期由荷兰传入中国。炮身通长369厘米,膛长197厘米,口外径25厘米,口内径11.5厘米,重达5000千克(图七)。此炮出土时有部分残损,无铭文。红夷大炮的绝对优势不在于守城和野战,而在于攻城,因此该炮出现于以防御为主的城池之内应该说是意外,或许是清军入关后遗留的“战利品”。

明代火器的使用始自正德十二年(1517),不论是用于战时攻击还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多种不同类型火炮的制造、使用,以及技术上的不断增强和完善,都体现了统治者对国防军备建设的高度重视。

其一,积极研习外国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明正德十二年(1517),明朝官员首次发现了葡萄牙来华军舰上的佛郎机炮,开始认识到大明自产火器与西洋火炮的差距。嘉靖元年(1522),广东巡检何儒缴获20门佛郎机炮,“至嘉靖八年,始从右都御史汪鋐言,造佛郎机炮,谓之大将军,发诸边镇”[5]。通过学习、研究西方技术,又发明制造出了多种早期火器,以及明中晚期的红夷火炮、神威大将军等重型武器。这些火器从研制到使用的近百年时间里,在“宁远大捷”“松锦之战”等著名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二,军器制造单位的建立为火炮的研发使用提供了行政手段的支持。据《明史》记载:“明置兵仗、军器二局,分造火器。……正德、嘉靖间造最多。又各边自造,自正统十四年四川始。”[5]可见,火炮的制造不仅在朝廷,各地方亦可自造,保证了其在地方守备中的普遍使用。

图六 安边神炮

图七 红夷大炮

其三,镌刻于炮身的铭文具有时代特征。明代生产的火器一般都刻有铭文编号,编号方式是在号码前加汉字,如“天”“奇”“武”“英”“功”“胜”“神”“电”“威”“烈”等。而明代中期生产的火炮,除编号外还在铭文上刻有制造年月、重量及火药的使用方法等。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馆藏明代铭文火炮有天启癸亥年(1623)制造的铜制安边神炮,崇祯十年(1637)制造的大将军炮,明崇祯十六年(1643)制造的“神威大将军”炮,铭文重点记录了该火炮的制造时间,制造单位,监管、使用官员及职务,以及使用炮弹情况等,制造、监管、使用三方上下有序,各负其责,反映了明代朝廷在军备武器制造过程中的认真严谨态度。

[1]山海关志:器械篇[M]//时晓峰.山海关历代旧志校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2]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军器解[M]//高扬文,陶琦.戚继光研究丛书:戚继光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四卷[M]//高扬文,陶琦.戚继光研究丛书:戚继光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4]王兆春.从《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看戚继光对古代军事学的贡献[J].军事历史研究,1987(3).

[5]张廷玉,等.明史:兵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火器山海关总长
山海关水关
收复山海关(油画)
高空灭火器
2015 年我国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凝固了历史的山海关
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跨悬索桥
明代火器的运用与军事学术的发展
宋代的初级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