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2018-06-01

法制博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合伙法律大学生

朱 明

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在当下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潮中,大学生创业无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多数以失败而告终的局面发人深思,除了当前提供给大学生创业环境不够成熟、大学生自身经验不足和在校大学生缺乏创业资本以外,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大学生所忽视,即是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问题。[1]

一、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在合伙经营发展中将会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大学生投资者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创业环境不确定性等,其中合伙创业存在的法律风险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之一,创业法律风险指的是创业企业在设立、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若违反法律将会导致企业承担相应经济损失等不利后果的风险。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存在法律风险的防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合伙企业融资操作中的法律风险

在校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很多会采取贷款方式筹集资金,但是大学生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很大,于是会选择在网络信贷服务平台上筹集资金。然而,网络贷款平台规制法律不完善,运营不规范,缺乏传统正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保障机制。大学生一旦通过这类平台借款,往往面临高息的还款压力,以及因网贷平台的不规范而引发的其他风险。[2]

(二)合伙企业设立的法律风险

对合伙人而言,首先需要确定公司的经营方向,同时完善管理监督制度以及风险控制体系,这些内容需要在合伙协议中明确规定,从而落实到具体的事务中去。但现实操作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有些企业要么没有制定协议或者即使制定了合伙协议,但协议中往往会因缺乏规范性而导致后续合伙人因债务承担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引发争议。

(三)合伙企业经营过程中债务承担法律风险

依据《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九条,“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意味着合伙企业财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是密不可分的,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合伙人需要以自己的其他个人财产偿还。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还未有固定收入来源,若碰到合伙企业经营中的债务问题,常常发生合伙人间互相推诿,尤其是有的合伙协议中未规定明确出资金额、债务承担比例等情况时更易发生合伙人之间的债务纠纷。[3]

二、结合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法律规定不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支持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的立法待完善。目前,我国关于支持创业企业的融资的法律规定主要内容如下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目前关于促进创业企业融资发展的条文中绝大多数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融资缺乏相关法律来保证。在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从贷款额度管理改为资产负债管理这样的大背景下,一般企业通过银行融资都需要提供一定不动产担保,但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则难以提供,所以通过银行融资尚不可行。

另一方面,支持大学生合伙企业设立法律规定待完善。

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企业设立法律规定主要有:第一,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外,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经济合同鉴定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第二,其他各省,包括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等也陆续出台了优惠贷款的政策,例如,深圳市制定了简化审批手续、减免行政费用等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4]

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的各种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然而,从中不难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优惠力度较小,这些减免收费项目大多是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优惠的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需的费用相比,可谓杯水车薪。二是政策优惠限制较多,允许经营的行业如手工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又与大学生的求职需求有差距,还有这些行业需要相当的创业资本,一般大学生难以负担。

表1

三、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及对策

大学生合伙创业法律风险的预防,需要国家政府、学校以及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和支持,来保证企业的有序发展。

(一)支持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

1.简化贷款手续,同时发挥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创立合伙企业融资的作用

一方面,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长效机制,为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银行应针对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提供专门的创业贷款服务,简化贷款手续。[5]

2.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网络信贷的征信体系

在《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应规定网贷平台提供相关的网贷记录提供给央行征信系统,来促进网贷业的健康发展,为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提供合法的网络贷款支持。[6]

(二)支持大学生合伙企业设立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将减少合伙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上升到法律层面,因为合伙协议中经营范围必须一一记载于企业营业执照,但许多学生创立的合伙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经营灵活,对经营范围的限制不利于合伙企业的发展。第二,制定规章中明确简化合伙企业注册登记程序,为大学生创业铺设“绿色通道”,给小创业者们提供无息资助,为他们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应为大学生搭建创业法律咨询网络公众平台,建立“微信+创业大学生+法律援助”为一体的三维立体化法律咨询平台。[7]

(三)完善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法制教育体系

1.加强创业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高校可定期邀请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来对创业学生开展系列讲座,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实际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专题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组织老师学生参观创业孵化园,校外企业参访等形式增强法学专业教师实践经验。

2.紧扣创新创业实践之需推动现有法律教育课程改革

推动现有法律教育课程改革,实现法律教育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在教学内容上,更加贴近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的实践需求,突出合伙协议中关于出资、损益分配等必要事项的要求,合伙企业设立的法定条件、出资方式的限定,因合伙而产生的纠纷如何预防等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组讨论等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8]

(四)大学生努力提升自身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创立合伙企业时应注重合伙协议的制定,很多纠纷问题产生都是由于合伙协议中没有明确约定导致。创业者应自觉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进行经营管理,运用法律知识防范风险,做到知法守法和用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创立合伙企业时难免会遇到诸多的法律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法律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同时,应当加快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法律制度的构建,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以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此外,大学生个人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并掌握好相关的法律常识,寻求学校及公共法律咨询服务平台的帮助。

[1]李剑平.大学生创业将破除成功率“魔咒”[N].中国青年报,2015-5-15.

[2]田俊领.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及其监管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2.

[3]才丽媛,张育瑞.合伙人创业公司章程的法律风险及预防[J].法学研究,2017-11.

[4]王昌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N].经济日报,2015-12-31.

[5]黎四奇.我国网络信贷风险规制法律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2014-4-64.

[6]商亮.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问题分析及对策选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6.

[7]黄艳葵.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法治与教育研究,2016-17-19.

[8]向长胜.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6-19-138.

猜你喜欢

合伙法律大学生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的合伙治理创新研究
大学生之歌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