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公益慈善界的学历教育试验

2018-05-31刘怡仙

南方周末 2018-05-31
关键词:岭南慈善办学

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

争做“黄埔军校”

人才不足是中国公益领域一直存在并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突破管理人才短缺瓶颈?怎样才能培养有专业素养的公益人才,目前各方都在努力。本期关注致力于公益学历教育的岭南公益慈善学院和提升公益人英语能力的EMP-IEP项目背后资助人何道峰,希冀从这两个维度来观察助力公益人才素养的实践。

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懂理论+重实务”。学院要培养的是公益慈善界实用型的中坚力量,他们拥有对现代公益慈善的常识伦理,同时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胜任实战工作。

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张问之

广东省首家全日制公益慈善学院——岭南公益慈善学院2018年4月1日正式成立,但作为院长的王文却显得不那么自信。

王文是80后,现任灵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在公益行业里应属年轻一代的基金会秘书长。他从没办过学,自称是在没有经验也不擅长的领域班门弄斧,实属必要才做此事。他说,当下最大的挑战便是“未知”。

近年来,随着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该领域人才短缺问题逐步显露(详见2018年3月29日南方周末刊发的《“公益职业经理人”来了》一文)。公益行业人才需要培养,学历教育当属其中之重,自2010年以来,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等学校在大专、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各个层次尝试办学,纷纷开启自己的公益慈善“黄埔一期”,但需求仍远远大于供给。

校社合作的多元化办学模式能否带来不同?公益慈善领域的学历教育探索又遇到哪些挑战?

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

“不是公益界的大咖、不是一个机构的CEO”,王文与合作者反复讨论、推敲,三年学成后,他们培养的这批孩子该长什么样子?

岭南公益慈善学院并非只有一家办学主体,而是联合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社合作”模式,依托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优势设立的二级学院。倡议发起方包括灵山慈善基金会、广州岭南教育集团、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人人公益等多家机构。

他们聚在一起思考:这个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现有的人才培训状况又如何?

王文所在的公益机构遇到了人才困境。他发现,现有的人才往往基于个人的特殊经历,从商业、政府部门等其他领域转入公益行业。英雄式人物情怀重,职业化水平较低。

此外,许多从业者缺少对公益慈善的基本认知,也很难跟上行业发展,还需普及半天比如互联网筹款规则、公益产品概念。

“很多公益组织以为抓一个小编在那儿就是公益传播”,人人公益创始人何雪峰补充道,进入互联网公益时代,公益机构对既有的筹款平台有哪些、哪些传播平台能够使用却一无所知,更不用说与公益机构使命结合,规划传播战略。

说来巧合,何雪峰与广东省岭南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胜强前去拜访王文,三人一拍即合,萌生了发起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项目的想法。

广东省岭南慈善基金会由广州岭南教育集团创设,该集团董事长热衷于公益与教育事业,其旗下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早年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与公益慈善有不少接触。公益人才培养项目可以依托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办学。

这一想法一呼百应,在诸多业内人士、专家学者聚会的餐桌上,他们的想法得到一致赞许,公益慈善人才困境该有更多人来打破。不少人后来成了学院的校外实务导师。

几番商议后,岭南公益慈善学院成型,采用双主体办学,实行院务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负责筹集资金。倡议发起方则以不同形式的资源注入,比如,何雪峰所在的人人公益团队将为学院提供公益传播授课。

“我们也希望更多社会组织参与进来”,王胜强提议,社会组织可以冠名资助奖助学金,帮助招生等等。

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懂理论+重实务”。学院要培养的是公益慈善界实用型的中坚力量,他们拥有对现代公益慈善的常识伦理,同时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胜任实战工作。

依据这一目标,学院将请来校外各公益慈善组织、具有实务经验的“青年陪伴导师”。8-10个学生配备一位导师,组成学习团队,每个学期、每个团队一起完成社会创新项目。

“他不是长者式的教育”,王文解释,一起捣鼓这件事的发起人都比较年轻,他们设想学生一入学,便有陪伴导师作为教学的辅助体系。不仅是公益慈善行业的认知,乃至人生困惑、生活小事也能交流陪伴。

尝试已有不少

同样的校社合作也发生在5年前。

2012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三方合作成立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公益慈善领域本科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

这一合作的起因是“郭美美”事件。2011年的系列行业丑闻暴露了公益慈善行业透明度不足。公益人坐下来探讨后得出的结论是:根本原因在于行业人才缺乏,专业程度低。

当时致力于提升公益人职业素质的培训并不多。2010年开启的“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关注20-40岁、已有公益经验的公益人,为他们突破瓶颈提供资金和成长支持。像慈善千人计划、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等在职教育课程培训还是后来者。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想到了办学以稳定输出人才。他们遍访上海的高校以期合作,终因体制与机制的多种限制未能达成。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课程2016年列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国家学历教育专业(本科)目录里尚无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相关专业,学校办学多在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下设置公益慈善管理或社会组织管理方向,学生毕业拿到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公益慈善管理方向)”等字样的毕业证书。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最终找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并于2012年起正式合作开展“2+2”的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的前两年修读原专业课程,第三年才经选拔进入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修读“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课程。2015年,该校又增设四年制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但四年制有且只有一届。

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上,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创办公益慈善研究院。2012年后,各大高校纷纷依托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推动非营利管理、公益慈善专业访校进行硕士与博士生培养,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等。

早在十年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如南作为学生接触了公益慈善选修课程,后又成为教师教授这门课。令他困惑的是:自己的课堂时常爆满,最终具备社会视野、家国情怀的精英却少有人走到公益道路上来。

体制内高校办公益课程限制多,充满不确定性,也非制度化运作。周如南开始将目光向下。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给他留下很深印象,他在该学院社工班里问有谁是第一志愿报读社会工作的,一大半举手,再问有谁毕业后要做社工工作的,也一大半人举手。

周如南认为,专科的学生流动率及流失率将会低得多。目前,他已受聘兼职岭南公益慈善学院副院长,负责课程设计与开发。

办学的灵活性一直是创办岭南公益慈善学院的前提。王文称正是这一点优势,使岭南公益慈善学院得以博采众长、不拘一格。

不过,岭南公益慈善学院执行院长王胜强还在担心:招不来人怎么办?

跑在前头的北京社会组织管理职业学院传来消息,2017年增设的“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招生仅有26个人,较之往年“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招生减少了近40人。学生和家长对“公共事务管理”的认知有些年头,换成公益慈善,大家倒陌生了。他们疑惑:是做志愿者吗?能填饱肚子吗?

王胜强说,这一点也恰恰是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提升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

课程设计成挑战

“取经”是必不可少的,王文为此求教业内人士、学者专家、政府官员。北京大学有教授对此建议,应该在一年级开始培养研究和看待问题的方法;广州民政部门有官员寄以期望,在慈善法实施的大环境下,应培养具备协同社会治理的综合性人才。

周如南在帮助设置课程体系时,则将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课程大纲取来参考借鉴,以期博采众长。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走过的路,所获的经验不少。在课程设计与师资上,宋庆龄公益慈善中心也遇到过不少挑战。

纽约佩斯大学公共管理系助理教授何莉君是该中心最早从美国“挖”来的教师,当时她尚在印第安纳大学攻读慈善学博士学位,基金会中心网时任总裁程刚访学时力邀其参与该中心的课程设计。

能找到的参考范式有限,何莉君将在美国学习的内容搬回来,再加以本土化改造。困难的是,国内关于公益慈善的研究刚刚兴起,当时她找不到经过严谨的实证研究作为教学案例。

她提到,美国公益慈善类学历教育仍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但已形成独立学科机制,有专门的组织及研究机构制定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标准,建构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系及知识体系,有相应的研究支撑教学。

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杨志伟介绍,该中心采用双师制,原专业老师与实务界人士、外校教师合力授课,光是让老师们能定时定点地从各地赶来上课就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这一挑战在2015年增设四年制培养模式时更为突出。四年制的培养模式要求1-19周课程排满,校外老师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必须有足够的本校专业老师。

“这个时候就进入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杨志伟解释,学校要发展公益慈善教育,将其提升至学科专业的标准,就需要配备足够的有编制的老师以满足日常教学,而有编制的前提是有学院(即二级学院设置,目前为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成立学院的前提是有专业设置。

可学术界尚在迟疑,公益慈善到底能否构成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于非营利组织管理、慈善学、公益慈善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仍无法达成共识,多元价值取向共存。”杨志伟在论文中分析。

师资与课程设计问题普遍存在。被媒体喻为“黄埔一期”的北京大学首届公益硕士班毕业的梁志图深感获益,同时也在反思其中问题。他所学的社会公益管理硕士课程设立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MBA课程结合。依托学院商科教育资源,梁志图能接触到战略管理、影响力投资等课程内容,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视野。

“篮子里装了成为公益慈善大咖的各种必需品,但是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梁志图感受到老师尽责地将公益内容带入了商科课程,但由于项目运营成熟仍需一段时间,初期课程体系之间尚未得到有机的融合。

最重要的是学科对话

作为参与起草慈善法的资深专家,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曾提交两会《关于加快公益慈善学科建设的建议》,他多次向媒体表示:“公益慈善是应用人才,它应该是分层次的,高校在其中可发挥主导性作用。我们应该发展一批包括大专、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各个层次的专业学位,将公益慈善人才的培养纳入到专业学位体系当中。”

王名在提案中建议,首先在教育部和民政部的协调指导下成立专家组,就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学位进行调研论证并提交论证报告,及时把握国内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需求、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完成详细的论证报告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其次在全国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负责公益慈善专业学位(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指导、督察、评估认证、研究和咨询等工作。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最早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并自2014年起向教育部申请创办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于同年申请,连续两年申办,但两家均以失败告终。

▶下转第17版

◀上接第16版

失败后,杨志伟与团队思考,“我们是不是着急了?”是否要追求短时间内“立竿见影”(创立新专业)?

为避免纠结于此,2017年他们将公益慈善课程改为辅修课,纳入整个学校的辅修体系中进行统筹。“应该是换了一个更务实的方式”,杨志伟认为。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教授谢家琛提到,教育部与民政部有关处室反馈意见是:肯定本科层次办学,但如有更多学校开这个专业,保险系数会更高些。

谢家琛认为,该校首届毕业生受到公益组织欢迎,证明办学方向不错。只要所培养的人才得到公益组织和社会的认可,“专业列入教育部名录”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何莉君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既然我们是讲授组织筹款的,为何不以身作则呢?”多年前,何莉君正是因为筹款问题才意识到公益慈善是一门专业的学问,由此飞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修读慈善学硕士课程。

她认为,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办学相当于一个小型的非营利组织运营,可以尝试运用筹款理论向民间筹款。目前单一的基金会支持办学仍然不够持续,不利于办学独立性,如果能够获得社会各界支持,会使得资金来源多元化。如此,自己先办起来,提供了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办学风险降低,学校等教育部门再适时介入,投入资源,使之制度化、稳定化。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科之间要有对话”,何莉君说,整合公益慈善课程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价值体系、核心技能培养等都应该通过对话达成共识,这一点非常迫切。

“更远的展望当然是在公益界出现岭南系”,王文说,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未知”。他们甚至认为做这事也是往“坑”里跳,但又觉得有必要。既然如此,努力去做好便是了。

猜你喜欢

岭南慈善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岭南百年散文诗选》出版发行
宋代岭南词中羁旅山水词的特征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吃荔枝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