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体制三种货币寻找最大公约数

2018-05-31王伟凯

南方周末 2018-05-31
关键词:湾区大湾粤港澳

南方周末记者 王伟凯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巨大的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但与其他湾区最大的不同是,这里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三种关税制度和三种货币。

王福强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国家已经在人才流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标准对接、税制改革等八个方面制定了一揽子政策,以保障大湾区的建设能够持续下去。

大湾区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湾区,要体现绿色、人文、环保的价值诉求。“如果单纯地发展经济,那么香港、澳门就可能会对这个规划排斥和拒绝了”。

南方周末记者 王伟凯

南方周末实习生 周小铃

发自广州、珠海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纲要到底何时出台?自2017年两会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坊间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消息。

最早的消息来自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朱小丹。2018年5月10日,他向媒体透露,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出台,国务院在作最后修改,预计5月上旬正式公布。

但到了5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目前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很快会出台实施。

早在2018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就罕见地用“千年大计”来形容大湾区,这让不少人想起了雄安新区。但与雄安新区平地建城相比,粤港澳城市群一直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庞大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令人瞩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课题组副组长王福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目前纲要的基本内容已经确定,但其所涉及的制度、税收、标准等问题,需要集中协调,纲要需等流程走完才能公布,这个时间大概在6月底或7月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由国家发改委主管,是中国颇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智库。2016年,时任广东省领导找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策划推动一个大的战略平台,王福强深度参与了国家发改委牵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北中国有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地区有长江经济地带,南中国有什么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缺少一个国家级的发展战略。”王福强说。

不少人将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相比,甚至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全球最大的湾区。但是,与世界上的这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覆盖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香港、澳门,涉及了两种制度、三种关税、三种货币。

将要出台的规划纲要,会如何突破各种壁垒,寻找这三地九城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整个泛珠地区 都会动起来”

2018年5月下旬,王福强受邀去广西贺州做考察。在很多人眼中,那里是珠三角的果篮子、菜篮子。时下,受大湾区浪潮的推动,他们正在谋划第三产业,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将贺州打造成大湾区的美丽后花园。

此前,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曾跟王福强接洽,探讨如何将广西融入到大湾区的发展中来。

除了广西之外,湖南、贵州等地也都在积极谋划,如何与大湾区对接。在考察广西贺州之后,王福强还到了湖南,那里也表现出了对大湾区的热情。在王福强看来,等那个纲要一公布,“整个泛珠地区都会动起来”。

其实,在大湾区概念提出之前,广东一直在推动珠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但是并没有取得今天如此之高的关注度和联动效应。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广汉研究了十几年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一国两制下,内地的规划一般不会涉及港澳,港澳只是作为外部因素来参考,而这一次最大的突破便是把港澳融入内地的发展中。

“过去改革开放40年里,我们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十八大之后,国家各个发展战略中,却没有我们,这让当时的广东省很着急。”陈广汉回忆。

据陈广汉介绍,当时广东省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时,从一带一路倡议书上找到一段话,要更好地发挥港澳台的作用,建设海峡两岸的新经济区。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引起了中央的注意,就上升为国家战略了。

王福强记得,2016年6月,当时广东省领导找到他们时,曾经表达过两个态度,一个是当时的南中国缺少一个国家级的发展战略;一个是珠三角地区直接面向港澳,大湾区的设想有着特殊的政治考量。

事实上,多位专家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均注意到这个问题。粤港澳三地发展至今,已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阶段,无论是广东,还是港澳地区,协同发展是历史必然。

2016年7月,在第五届南方智库论坛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经提出过一个“环珠江口大湾区”的概念,虽然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存在字面上的差异,但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

“广东曾腾笼换鸟,进行产业升级。十八大之后,广东将重点放在省内的均衡发展,但这并不足以进一步促进广东的产业升级。”郑永年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郑永年看来,广东已经足够发达,人均国民收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广东需要放眼全球,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

他当时提出的“环珠江口大湾区”概念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解决广东省内发展动力的问题;第二层是解决港澳回归后的发展问题;第三层则是要打通粤港澳,整合成一个世界级的对外平台。

“珠三角的制造业、深圳的创新产业、香港的金融业、澳门的旅游业,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地区,但这样的地区却一直没有整合。”郑永年不无遗憾地说。

楼市闻风而动

珠海横琴,是珠海距离澳门最近的地方之一。隔着一条河,能够清晰地看到对岸澳门的灯光与楼宇。

几年前,横琴还是一片待开发的荒地,即便是在今天,那片土地上依然能听到轰隆隆的马达声,基础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隔着一个珠江口,香港的繁荣一直带不动珠海。

港珠澳大桥的落成,大大缩短了珠海与深圳、香港的行车距离,以前3个小时的车程,今天只要1个小时就可以走完。作为大桥的首个落脚点,在自贸区和大湾区概念的推动下,这里的房价狂飙猛进式地增长,早早来到了4万元/平方米。

房地产业闻风而动,起了个大早,成为最先一批感受大湾区概念的行业。谁在大湾区拥有更多的土地储备,谁就拥有更多的筹码。他们早早埋伏在此,一旦机会成熟,囤下来的地,就会转手变成巨额财富。

据克而瑞市场报告来看,碧桂园、保利、恒大自2015年已经全面布局大湾区九市。2016年的数据显示,碧桂园作为最大的广东省“地主”,土地储备达6143.48万平方米。提前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储备占公司总土地储备的15%-25%之间。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湾区,如果房价过度高涨,会与这个目标相违背。

这也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做好多手准备,以防止房价的过度炒作。佛山、东莞等地下发了文件,抑制炒作房价。2018年4月26日,佛山住建局下发通知,要避免在夜间进行开盘和销售活动,严禁企业人为制造销售紧张的气氛。

5月3日,东莞住建局、房管局等部门下发通知,加强对商品房备案价的管制,新建商品房首次申报价由原来的不高于同类产品均价的15%,调整为不高于10%。

作为珠三角地区著名的房价洼地,惠州的房价一直维持在平稳的水平,但最近这里迎来了投机的炒房客。5月20日前后,有一段“午夜抢房”的视频在惠州人的朋友圈里流传,视频称惠州将会限购,房价将迎来飙升。

9天之后,惠州市大亚湾区房管局不得不发布《关于严厉打击恶意炒房、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的声明》,指出那段视频是由不法中介拼接而成,强调惠州的暂缓网签并不是暂停网签,而是为了将炒房客给清理出去。

除了楼市之外,不少嗅觉灵敏的投资者也看到了商机。

在香港金融机构工作多年的姚丽便瞅准了机会,2017年9月,由她联合发起的粤港澳湾区智库在香港成立,这是一家民间智库,目的是为两岸三地以及海外企业融入大湾区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服务。

姚丽观察到,过去几年离开香港的投资机构,在嗅到大湾区的商机之后又回来了。而在大湾区的背景下,香港不少资金想进入到内地,但是很难找到好的项目,而内地也有项目需要香港的资金,两地均需要她这样的“桥梁”。

“流通”是首要命题

不少人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巨大的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但也有不少人意识到这个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最大的不同——这里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三种关税制度和三种货币。

这些年对珠三角地区的研究,让郑永年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广东省没有“市民”,只有“省民”。与其他地区相比,广东省的内部交流与沟通要畅通得多。但在大湾区的建设上,就再没有流通优势了。

在多个场合中,郑永年都表示,看待粤港澳大湾区不能只停留在经济领域,要把它放在政治的维度上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中央强有力的协调,用行政的手段消除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行政力量。”郑永年用了一句颇为绕口的话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打破制度之间的隔阂。

其实,“流通”一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命题。港珠澳大桥的建立给不少人以想象空间,珠海进入香港的一小时生活圈。“哪些车可以走港珠澳大桥呢?3万辆拥有粤港两地车牌的车辆是否都可以走?这些问题其实仍然还在讨论。”陈广汉说。

规划纲要将如何解决“流通”问题?王福强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国家已经在人才流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标准对接、税制改革等八个方面制定了一揽子政策,以保障大湾区的建设能够持续下去。

“在这八方面的要求中,最优先解决的就是人的流动,如何让港澳的人到内地更方便,让内地的人到港澳更方便。”王福强说。

除了基础建设之外,王福强希望能够留住来内地创业的港澳青年。他建议,为了鼓励港澳人士在内地生产生活,可以尝试放开房地产市场,放开相配套的教育医疗服务,这样才能留得下、住得久、融进来。

澳门青年周运贤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式的人才,他祖籍广东梅州,在加州理工大学读书,后来因为澳门的机会更多,就定居于此,如今他又回到珠海横琴自由贸易区创业。

他创建的公司是主打跨境电商的“跨境说”。作为一个互联网创业者,澳门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和高昂的人工成本,限制了他的发展。2014年,横琴探索推出“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澳门青年前来创业,并且专门设立了澳门事务局解决澳人的问题。

近期,在横琴自贸区的协助下,周运贤的“跨境说”与内地知名科技公司中科曙光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横琴跨境云公司,这让他兴奋不已。

“中科曙光的市值两百个亿,我们还不到十个亿。”他先比出两个手指,而后双手在胸前摆出一个十,两手一摊,“你说,这多难啊。”▶下转第12版

◀上接第9版

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是广东省内一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经济政策决策的智库,他们曾经接触过大量粤港澳三地的创业者。该院理事长李志坚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港澳的产业结构较单一,但当地青年的创业需求却很旺。

根据李志坚的观察,来粤创业的港澳青年并没有成体系,学历上、税收上、社会福利上,两岸三地的人才交流,依然还有不少的障碍。

“这里的工作、社保、医保之间还没有一体化,没有按照一体化的国际标准流通。”李志坚说,“你看欧盟,国与国之间都是可以自由流通的,我开车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是不用办证的,内部实现了自由流通,但我们这里不行。”

澳门城市大学研究员、博士后胡坤曾专门研究过澳门青年的创新创业问题。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不少澳门青年对内地的创业氛围持有保守态度,他们当中有的连珠海也没有去过,一般都会远走香港、美国等地,这对于内地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粤港澳三地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还需要加深。”胡坤说。

“无核”大湾区

2018年5月初,陈广汉受广州港务局邀请做了一场讲座。讲座中,他用鼠标在环珠江口区域画出一条曲线,然后对下面的听众说:“珠三角的核心发展、财富的集中就在一条线上,我称作‘倒S,大概五千万人口都集中在这里。”

这条曲线贯穿了广州、佛山、深圳、香港四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广州和深圳。在大湾区发展纲要出台前夕,各界对大湾区各地的规划和定位已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哪座城市将会成为大湾区的核心,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广东省社科联决策研究中心专家郑红军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实施以后,会对广州、深圳等城市进行新的定位和考量。

据郑红军介绍,湾区各地的定位已经做了层次区分,层次的区分也与之前略有不同。比如,第一层是科技创新走廊,以前主要指广州、深圳,现在则加上东莞、香港;还有一层是环珠江经济带,这是科技创新走廊的环带;最终的目标是形成科技创新城市群落。

王福强所倡导的大湾区是一个“无核湾区”。他们在大湾区各地进行调研之后认为,大湾区的9+2城市群并不存在“谁是核心”的问题。

比如,国际交往功能上,香港、广州是核心;先进制造业上,佛山、东莞是核心;科技创新上,深圳是毫无疑问的核心;交通枢纽上,肇庆又是面向大西南的核心。“我们不会轻易地说谁是核心,这样不合适,必须紧密地结合某种功能。”王福强说。

据王福强透露,对于大湾区的定位其实已经形成了几个成熟的想法。比如,国际科创中心、世界交流互建高地、粤港澳深度合作区、大都会经济区等,都会写在规划当中。

不过,对于内地九城和港澳两地的发展,王福强不无担忧地说,在调研过程他们也发现,内地九城存在严重的“屁股决定脑袋”的意识。九座城市虽然是同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但是内部竞争和矛盾有些也很突出,在防治污染问题上,甚至会有“以邻为壑”的现象。

“内地的诉求主要集中在自身的发展,如何把产业做上去,把经济搞上去。”王福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但港澳是比较成熟的经济体,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体现公平、效率、质量的发展。”

郑永年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必须要由国家统一协调,如果将协调的权力下放到地方,“不管怎么努力,都只是个地方经济项目”。

那么,如何平衡这种不同的发展诉求?王福强认为,大湾区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湾区,要体现绿色、人文、环保的价值诉求。“如果单纯地发展经济,那么香港、澳门就可能会对这个规划排斥和拒绝了。”

猜你喜欢

湾区大湾粤港澳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湾区争雄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区人”是机遇,莫再错失(当事者说)
硅谷精英的生活,实在太村儿了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阈下温州湾区的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