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么给儿童以爱和自由

2018-05-31南方周末评论员

南方周末 2018-05-31
关键词:养育儿童节维度

南方周末评论员

儿童节起源于对儿童权利的保护。我们期待一个美好的社会,就应该从儿童开始,养育一个个美好的人。

起点在哪里?与其说在儿童,不如说在父母、老师与制定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成人。如果说制度和政策的改善非一人之力、一时之功,父母在自己家里,老师在自己课堂上的提升,却可以从此刻,从这个六一儿童节就开始。

儿童所需要的爱,首先是亲子之爱。这种爱,从胎儿期就开始了。母亲保证营养、听音乐、恰当运动,将身心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就是对胎儿最初的爱。婴儿出生后,若非万不得已,父母理应亲自养育,而不是随手丢给长辈、亲戚甚至保姆。这种亲子之爱,不是恩赐,比责任更根本,它奠基于人的天性。

孩子天然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重新去体验语言之为语言,恐龙之为恐龙,花之为花,甚至吃饭之为吃饭,重新去对手工、诗歌、曲艺、数学、物理敞开,去体验和思考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与孩子活泼的生命发生活泼的连接。

于是乎,万象都在亲子之爱中被带上前来,父母也发现今日之我不同于昨日之我,总在生长和形成之中,总会有想象不到的新的意义、维度从亲子之爱中涌现出来。孩子那种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不会因为父母责备而心有不满的无条件接纳,又反过来纯化父母的生命意识,让父母感觉到那就是一种珍贵的至诚状态。

养孩子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意义,也会回返到“我辈”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消除掉一些陈年隔阂和现实纠结,从而使“家”真正成为一个生动和丰盛的所在。

这样的爱,肯定不会为了自己方便,随手丢给儿童一个手机,让孩子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这样的爱,自然会给儿童以自由,其中天然地就“有象有则”。我们让儿童充分地爬行、翻滚、玩泥沙,在大自然中走走停停,慢慢探索,听蝉鸣,感受从音到乐的节奏,让儿童的生命中,自由生成最灵动的线条、色彩和构图,随处体验自己与天地万物的同和异,使“我”原本地看见“你”,从而尊重“你”,和“你”沟通与对话,而不是把“你”当成全然相异的“他者”。

在这样的爱与自由中,儿童得以体验最深的安全感,养成独立的个性和根本的创造力,在审美和求知维度上,生长出对大自然的双重热爱。当父母将儿童交给老师时,孩子是一个身心健康而生机勃勃的生命。而老师的使命,就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以自己的热爱与专业能力,将这样的爱与自由,延续和扩充开来,领着孩子,走入更深广的情感、知识和意志领域,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

这样长大的儿童,应该美好的。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应该是趋向美好的。

猜你喜欢

养育儿童节维度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快乐的儿童节
我的儿童节
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