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管理

2018-05-31赵恒辉王燕莉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前台管理人员商业银行

赵恒辉 王燕莉

基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我国的金融政策的不断改进,金融业也得了更好的发展,一些国外资本与银行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国内银行虽然具有一定的地区优势,但是与国外一些权威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应紧抓银行柜台高频低损的操作风险管理,因为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对此类风险的研究比较缺乏,但它的危害却是不容小觑的。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数量在不断增多,风险案件每年都在增加,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打乱社会秩序。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犯罪分子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犯罪成本在不断下降,给商业银行中的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

一、我国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原因分析

(一)法制规范不健全

由于我国金融领域的法制法规完善力度不够,不能够有效打击各类金融犯罪行为,同时,由于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不断降低,很多银行员工以公谋私,使得金融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有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一些工作人员的往往钻法律空子,利用自身权利来获取利益,影响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行,给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各层级管理人员失职

首先,柜员日终时双人清点尾箱制度以及大额收付授权制度形同虚设。日终时会计主管没有尽到清点柜员现金尾箱的责任,导致账实不符没有及时被发现的情况,授权者没有保管好自己的密码和卡,被盗用或授意他人进行授权,引发操作风险事件。其次,由于商业银行中的各级领导并没有严格按照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没能定期检查监控录像。由于银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保证银行的稳定运行,在营业台经常安装大量的监控,但是,由于银行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对监控录像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生犯罪案件,不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最后,对系统的早期预警信息麻痹大意、不以为然。

(三)系统存在缺陷

在银行中,核心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核心系统不能够对各个网点进行有效监控,当核心系统发出警报信号后,警报信号不能够及时传递到相应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从而影响银行的经济效益。

(四)管理岗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在银行中,一旦发生风险案件,经常在案件开始时就出现一定的征兆,而由于银行中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其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即使出现犯罪征兆,也不会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导致银行中的公款不断被挪用,影响银行的经济效益。

(五)缺乏对员工了解,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员工的知识水平较低,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在执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常常根据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去解决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中管理人员对员工没有足够的了解,由于对员工没有足够的了解,员工缺乏相应的关心,使得员工不能更好的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影响银行的稳定运行。

(六)诚信约束有待提高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诚信约束对法律法规起到一定的补充。特别是对从业金融行业中的人员来说,采用诚信约束,能够保证银行中的风险得到更好的控制。但是,我国银行中的诚信机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使得违反诚信的事件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二、我国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应对措施

(一)对前台操作风险产生的非预期损失进行建模,通过计算资本金的方式对操作风险产生的非预期损失的风险暴露进行覆盖

通过不断规范前台操作规范,能够保证我国商业银行柜台风险得到更好的控制。通过建立前台操作风险非预期损失模型,并采用良好的资金计算方式对前台操作风险产生的非预期风险进行相应的覆盖,能够保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这种方法来自于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一共提供了三种计量模式,在这三种计量模式中,有两种是将银行中的毛收入记录到表格当中,其计量方式比较落后,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第三种方式鼓励各个商业银行自行建立模型。在控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过程中,全球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与计算模式,各个国家中的商业银行也没有统一的计量模型。

(二)制定相关操作的各项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前台员工进行学习

由于各个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不同,其低前台操作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能够更好的运行,银行中的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前台操作人员的重视,在保证前台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规范编写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可以根据前台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制定相关的审核制度,保证银行中的各项业务得到更好的办理。对于涉及到利益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制度中详细标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商业银行中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定期对前台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问方式,并不断提高前台操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从根本上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

(三)商业银行在应对前台操作风险的时候,多数是事后的补救措施

通常情况下,在犯罪案件发生后,商业银行经常选择事后补救,银行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银行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分析,找到银行中存在的漏洞,采取相应的修补方案。但是,由于该风险事故已经造成了很大损失,有的商业银行因此已经破产。

(四)聘任人员时,应对所聘员工进行多方面了解,聘任后应加强对员工的关爱和沟通

银行属于特殊部门,员工素质直接影响了银行业务和资产安全,因此,在选人时,应全面了解应聘者的信息。人员在岗时,应常常更新员工动态,重点关注指标值异常的员工,避免发生操作风险事件。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前台员工来维持,而前台员工的工作压力较大,不仅需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银行中的前台员工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一旦受到客户的谩骂,很容易发生风险事故,影响银行的经济效益。

(五)明确不同层级员工的工作职责以及落实追责工作

在商业银行中,不同级别的员工,都需要详细了解操作风险,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与风险管理点。在平常的风险操作事件中,为了保证员工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需要不断提高员工对其工作的重视,针对银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从根本上保证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六)落实员工定期轮岗制度

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能够更好的运行,银行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采取员工定期轮岗制度,该制度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銀行的运行情况,并针对银行员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从根本上保证银行的稳定运行。但是,员工定期轮岗制度也会给新员工带来一定的困扰,新员工由于接触业务较少,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过程中,只采用规范的操作程序与管理制度是不够的,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制度、设备与人文进行综合管理,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与创新,真正做好与时俱进,从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前台管理人员商业银行
一场丑态百出的“变脸”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走向前台
折寿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