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骨法用笔”谈工笔人物画的用笔

2018-05-31

关键词:谢赫中锋工笔

陈 清

(绍兴文理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一、历代对“骨法用笔”的解释

“骨法用笔”是南齐谢赫(479—502)六法中的重要理论,是中国绘画最根本的特点,千余年以来,举凡研究中国画必然要谈笔墨。可是由于谢赫在《古画品录》里没有具体阐明骨法用笔的含义,因此造成后人解释的困难和意见的分歧。

唐代的张彦远(815—907)是六法论的最早解释者。“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1]说明了用笔是表现对象的手段,而且擅长绘画的人多半擅长书法。他还认为“书画用笔同法”,[1]并举例说明了绘画与书法在用笔上有共性,善于学习的人可以从书法用笔中得到启发、借鉴。

宋代的郭若虚(生卒年不详)认为“画衣纹林石,用笔全类于书”。[2]其绘画用笔与书法用笔是一致的观点,与张彦远不相上下。他又进一步提出“画有三病,皆系用笔。所谓三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3]比张彦远更重视用笔。

张彦远与郭若虚在骨法用笔的问题上意见是一致的,即在用笔方面,绘画与书法的要求是一致的。

现代的刘海粟(1896—1994)认为“骨法、用笔两词是一贯的,即表现骨法的用笔”。“总之,无论骨法,风骨,骨风,凡所谓骨,乃是一种‘生生的力量’,我们可以无疑了。表现骨法的用笔,即画家落笔,于聚精会神中,便显出生生的力量。”[4]他还以谢赫的话语为证说“所谓‘遒举’、‘横逸’、‘神气’、‘生气’”,无一不是生生的力量;反之,‘困弱’、‘轻羸’,无一不是生生的力量之反面”。所谓“生生的力量”,说的也就是书法的用笔要求。

以上三者的意见趋于一致,而在这之后,刘纲纪(1933—)却提出了很不相同的看法,而且在后来的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刘纲纪从谢赫评张墨、苟勗“风范气韵,绝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中的“风范气韵,绝妙参神”,以及“在谢赫的时代,绘画艺术表现的对象主要是人”这两点推论出“这显然说的是人物画”。然后又说谢赫把“精灵”与“骨法”相对并举,“精灵”是人的精神,与之相对的“骨法”自然就是人的形体了。他又从荀子(前313—前238)、王充(27—约97)的言论中得出结论:1.骨法就是人的骨体相貌;2.骨法是与人的“性”,即人的操行清浊有关的;3.骨法是人的体格相貌。字眼虽简,但含义丰富,古人说的骨法,意味着现在说的人体的形体比例、结构、质量感、体积感等等,即人体造型构成的各要素。

以上是刘纲纪对“骨法”的解释,对“用笔”他作了以下解释:“而骨法的表现最后归乎用笔,用笔也就是线的应用,线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工具。”“我国的书法能够训练对于线的各种变化的掌握,我国以‘善书’为一个人有绘画才能的一种标志。”又对用笔的要求略提一二,说“我国画家通常都以雄强有力,苍老用笔为最高境界。……纸上的笔迹,常给人一种力的感觉。”[5]刘纲纪总结说:“这‘骨法’既指人物的骨体相貌,也指用笔应具有书法所要求的骨力,其含义是双重的。”[6]

在刘纲纪提出以上观点之后,葛路又提出了与他不同的观点,而与前三者的观点相近。他说:“有人认为,骨法,是指人体的结构形状,我的理解是,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功力。……我认为,骨法是谢赫借动物的骨力比拟用笔的功力,并非指人体结构;那么表现人的形体在六法中包括在哪一法呢?在应物象形一法中。”[7]35-36

以上列举了各家对“骨法用笔”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骨法用笔”就是指用笔应具有书法所要求的功力,二是刘纲纪的观点,其含义是双重的。

二、本人对“骨法用笔”的认知

谢赫的六法论,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中国绘画(包括人、山、花)创作和鉴赏的经典法则,在这里,我想根据我具体的工笔人物画实践来谈一谈对“骨法用笔”的理解。

人物画的线总是担负起复杂的造型任务。通过自身的长短粗细、刚柔强弱、轻重疾徐、浓淡干湿、转折顿挫,表现出人物的轮廓体积、质感神态、明暗虚实、动势节奏等等。所以中国画的线具有双重的要求,一方面要有与书法用笔相同的“骨法”,即“用笔要有功力”,同时又要描绘出人物的形体相貌。这双重的含义正是刘纲纪所认为“骨法用笔”的含义,他其实是将“骨法用笔”与“中国画的线”等同起来了,而我认为“用笔”并不等同于“用线”。因为中国画的线不仅要能“立形”,而且要有“骨力”,具有“骨力”的线才是中国画最根本的特征。而用于“立形”的线古今中外都有之。且在六法中,“应物象形”一法正是用于解决“立形”问题的,如果说骨法是指人体结构,那岂不是骨法用笔与应物象形的内容雷同重复吗?所以我认为,“骨法用笔”只是指用笔应具有书法所要求的骨力。

骨是“人和脊椎动物骨骼的组成单位”,[8]是相对于皮、肉、筋、血而言的,它隐蔽在人体内部,支撑着人体的结构和动势,在人体形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骨法正是“谢赫借动物的骨力比拟用笔的功力”。[7]36在六朝书论中亦有“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9]的比喻。由于对“多骨”的追求,而要求用笔以中锋为主,成为中国书法和绘画用笔的重要审美追求。

三、“骨法用笔”与工笔人物画的用笔

中国人物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无数艺术家的创造性实践,把人物衣纹描法总结为十八种。潘絜兹(1915—2002)把十八描*十八描:高古游丝描、柳叶描、减笔描、行云流水描、折芦描、枣核描、蚂蝗描、钉头鼠尾描、橄榄描、铁线描、撅头钉描、战笔水纹描、枯柴描、蚯蚓描、琴弦描、曹衣描、竹叶描、混描。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以顾恺之(348—409)为代表的游丝描,第二类是以吴道子(约680—759)为代表的柳叶描,两类线都中锋用笔。第三类是以梁楷为代表的减笔描,行笔中锋偏锋并用。由于在工笔人物画中,描线须考虑与色彩的结合,断续缺落的线设色有困难,故第三类型的线很少用。所以,从实践出发,工笔人物画的用笔主要是中锋用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说,工笔人物画中的“骨法用笔”也就是中锋用笔。

中锋又称正锋,就是锋走正路,让主毫尖在笔画中间通过,而令周围副毫铺行,使墨顺锋流注纸面,因笔锋与纸面垂直,又与纸接触面小,故压强就大,这样,中锋用笔从物理角度来说当然是最具力度的了。古人书论中用“印泥划沙,折钗股,屋漏痕”等自然形象来比喻中锋用笔的视觉形象。黄宾虹(1865—1955)在《古代人物画的勾勒方法》[10]中亦谈道:“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坠石。”同时,这种具有平、圆、留、重等美感的线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密切相关。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中历来反对浮而不实,反对尖、飘、浅、薄、滑,提倡淳厚朴实。反映到用笔上,哪怕是细等纤尘,也决不轻心,从而积淀成中国绘画特有的审美标准。

那如何做到中锋用笔呢?也即怎样用笔才算得有功力呢?

黄宾虹说:“练习国画,金石拓本,常备案头,随时临摹,增进笔法。”所以具体用笔方法与书法相同。

在工笔人物画中,“骨法用笔”是指中锋用笔,这是狭义的骨法用笔的注解。如果将范围扩大到崇尚“以书入画”的传统中国画,骨法用笔也即是“书法用笔”了。“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王羲之(303—361,又321—379)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锋。”[12]书法用笔是以中锋为主,兼有侧锋的。黄宾虹也曾说过侧锋“易于取姿”,他批评“后世所谓侧锋,全非用锋,乃用副毫”,进一步指出了侧锋仍需发挥主毫的骨力。还说“一小点,有锋,有腰,有笔根”,“皴及点苔,皆三折”,甚至皴擦点染也要有一波三折、力透纸背的中锋用笔的规范。与“书法用笔”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非书法用笔系统”[13],林风眠(1900—1991)是典型一例,他从中国壁画和青花瓷绘中吸收了迅疾、流畅的露锋线,运用得畅而不浮,从而在传统不能容忍的地方丰富了传统。但他用于人的须发、鸟的羽毛、芦的枝叶的扫笔,时有浮泛之憾,深层的审美意味和精神底蕴有时显得相对贫乏。以书法用笔为核心的传统用笔规范反复锤炼了千百年,新规范要取得与之抗衡的力度,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做不到的。历史上又有“张僧繇(主要活动于6世纪上半叶)醉后,尝以发墨涂之”[14],高其佩(1660—1734)、潘天寿(1897—1971)的指画,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而有些人借此就认为只要表达了“骨”的精神,无论用何种工具手段都可以,这是较极端的想法。黄宾虹曾对傅雷(1908—1966)说过:“中国之画,其与西方相同之处甚多,所不同者工具物质而已。”[15]所以,我个人认为骨法用笔意义的扩张是有限度的,还是要以中锋用笔为主,其他侧锋也好,肌理也好,都为辅助手段。至于肌理,现在很多画家都在尝试使用,有些画家还因为其肌理而形成了个人面貌。事实上,这些辅助性手段的确丰富了画面语言,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拓宽了骨法用笔的内涵,但是,在工笔人物画中,中锋用笔的主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唐)张彦远著.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启功参校.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3-14.

[2](宋)郭若虚著.黄苗子点校.图画见闻志·叙制作楷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9.

[3](宋)郭若虚著.黄苗子点校.图画见闻志·论用笔得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6.

[4]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5]董欣宾.中国绘画六法生态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94-95.

[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839-843.

[7]葛路.中国古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5-36.

[8]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2280.

[9]卫铄.笔阵图[M].

[10]邵洛羊.从张彦远到黄宾虹一脉相衍的笔墨观[M]//墨海烟云.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29.

[11]潘天寿.顾恺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12,27.

[12]朱和羹.临池心解[M].

[13]刘晓纯.笔墨——黄宾虹与林风眠[J].朵云,1997(48).

[14]邹一桂.小山画谱[M].

[15]赵志钧.黄宾虹论画录[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14.

猜你喜欢

谢赫中锋工笔
谢赫·古画品录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西汉秘密花园
谢赫
蔡中锋小小说三题
蔡中锋微小说二题
蔡中锋闪小说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