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一座城千年历史的中江挂面正走向世界餐桌
2018-05-31胡利娟
文|胡利娟
传承千年、色白如雪、丝细中空、不坨不粘、营养健康,并且柔嫩易消化。这说的其实就是一根面条。11月18日,在四川省中江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绿色产业博览会上,一排2米多高的银丝挂面墙成为亮点引人关注。它就是发源于宋代的中江手工空心挂面。
营养健康 好吃又扶贫
中江挂面以“洁、白、净、干、细”五绝著称,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在我国诸多品种的手工挂面中制作工序最为复杂、耗时最长之一,每一份都要历经和面、开条、盘条、发酵、抻条、上竹、扑粉、晒面等十八道纯手工工序。
中江挂面现已是该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它不仅好吃,还是助推中江精准扶贫的主要绿色产品。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中江挂面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了解,目前,中江全县有挂面生产户1000余户,挂面生产合作社1个,专业营销户13户,年产量300万公斤,年产值近2亿元,人均收入近万元。已售往国内29个省市,还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这只是中江让绿色产品行销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专家把脉 保生态惠民生
为让中江创造出更多的绿色财富,大型电视访谈节目“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走进中江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黎祖交教授,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卢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文,中国供销社员城项目管控中心主任、中国绿色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兼常务副秘书长舒志良,以及中江县县长李霞、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刘劲等嘉宾,共同围绕“绿色财富,生态惠民”的主题,深入探讨以两山思想为引领如何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实现绿色发展经济振兴。
中江挂面
中江挂面
作为绿色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电视访谈节目旨在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实践。本次主题确定为绿色财富生态惠民,就是要对中江县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行动以及创造绿色财富的做法进行剖析,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地处四川盆地北部的中江县,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属德阳市,总人口 140 万,是四川省典型的丘陵农业县、资源县。境内有“五庙南北塔”、古郪国遗址、古铜遗址、隋代乌县遗址、塔梁崖墓群等众多文物古迹和景观,中江挂面制作工艺等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如此,这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境内资源丰富且水质好,拥有河流15条,中型及以上水库5座,库容量1.7亿立方米,地下矿泉水资源丰富,江河断面质达到Ⅲ类以上。
近年来,中江县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走出了一条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中江绿色发展新路”。以园区建设为重点,狠抓新型工业化,做大现代工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优势支柱产业,提升中江绿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做强现代农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坚持“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城市商业综合体,搭建会展平台,助推中江绿色产品行销全国、走向世界。正在建设的中国供销(中江)绿谷博览城,汇聚世界农特产品交易的博览展会中心,囊括世界绿色食材的美食体验中心,融汇山水文旅、覆盖世界植物、塑造美丽中江的生态绿谷,完工后预计年交易额高达40多亿元。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绿意盎然的中江,正在展开与世界的绿色财富对话。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中江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攻坚克难,下足绣花功夫,贫困发生率从6.5%下降至1%。2018年1至9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6.39亿元,增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63元、增8.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591元、增9.2%。
良性互动 盘活绿水青山
当前,我国正走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培育发展新动能,达到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而发展绿色产业是提质增效的一个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绿色财富增长的一个有效手段。
嘉宾们一致表示,发展绿色产业,创造绿色财富,要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形成保护生态与发展产业的良性互动。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与消耗,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商品属性和经济价值,赋予更多更便捷的投融资权能,有效盘活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成为发展的资本,以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中江挂面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