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北工程40年陕西省延川县绿了土塬富了百姓

2018-05-31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三北红枣管护

文 | 摄 本刊记者 耿国彪

呼增禄向记者介绍延川县绿化情况

“你们看,这是三北工程一期二期造林的地方,现在都是次生林了,已经自然更新了。”延川县林业局原局长呼增禄指着公路旁的一片杨树林向记者说。

今年60岁的呼增禄中专毕业就来到延川县林业局,一干就是38年,对延川县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感情。他亲身经历了三北工程一期到现在的造林全过程,是三北工程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延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北部、黄河西岸,属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的重点县之一。全县总土地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自1978年实施绿化造林工程以来,共规划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52万亩、封山育林4.3万亩,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森林覆盖率从11.52%提高到24.64%。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互补、效益彰显的林业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持续造林让黄土高原绿起来

近年来,延川县以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为重点,以山绿起来,群众富起来为目标,积极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为彻底改变黄土高原植被落后状况,延川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县林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领导小组。每年抓住春秋植树黄金季节,采取党政干部群众义务植树和专业队相结合的办法,对境内荒山沟坡实施造林。同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造林大户的资金投入,做到山、水、林、田综合配套开发。采取“飞、封、造”相结合的办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建设。

在造林工程中,严把“整地、苗木、运输、栽植、浇水、抚育”六关,确保造林成活率。按照典型示范、整体推动的工作思路,先后打造出梁家河、乾坤湾等一大批绿化造林精品示范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推进林业项目质量提升。

呼增禄告诉记者,三北工程一期时政府每亩地造林补助2元钱,主要是村集体组织大家绿化荒山,造林没有标准,也没有规划,全靠百姓自主,所以一期造林主要是杨树,到现在都已经到了更新的时候了。

延安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高健对记者说,现在延安市范围内三北工程一期二期造的林基本上都更新了,杨树是自然更新,另外很多地方都以侧柏作为更新树种。“我们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让植树造林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改善联系起来?延川县黄河沿岸地质地貌对造林来说太难了,很多地方都是用绳索把人和树苗吊下去,可以说植树有生命危险。”高健说。

在乾坤湾景区,黄河穿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和吕梁山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形湾,两岸悬崖峭壁,下面浑浊的黄河静静地流淌。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下植树,想起来都让人摇头,而延川县的造林队伍硬是在这悬崖绝壁上栽下了一棵一棵一排排的油松侧柏,让绿色将我们的母亲河包裹起来。

站在高处,凝目细观,一道道山梁连绵起伏,跌宕崛奇,而给人视觉冲击最大的,还是那座座山峰和道道山梁铺满的一片绿色。放眼望去,由各种树苗组成的绿色方阵在微风中摇曳,给深褐色的山石增添了生命的色彩。

呼增禄对记者说,刚开始工人们来到山前,望着光秃秃的山坡,大家面面相觑。山坡陡峭,无路可行,要把无数棵幼苗栽遍荒山,绝非易事。这时林业局的负责人就带头行动,并对工人们说:“咱要把这秃山变绿,就得拼一把,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说完,他抓起铁锹,一猫腰便蹭蹭蹭地向山顶冲去。

带头人敢下海,咱就敢抓龙。工人们纷纷涌向前来,抓起铁锹,带上水壶,背了树苗,攀上了无人出入的高山陡坡。就这样,他们用艰辛和汗水染绿了黄河岸边一座座荒山秃岭。

植树造林,只是绿化工程的第一步。管理好,才是留住青山绿水的关键。延川县以人口、畜口、灶口“三口”消耗森林资源为突破,认真实施省、市有关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规定,全面实行封山禁牧,推行舍饲养畜。并通过发展薪炭林,推广使用节柴灶、沼气、液化气、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等新型能源,全面改善群众取暖、做饭、照明问题,减少林木资源的损耗。

建立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效率高的管护队伍是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保证。对森林管护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全面推行林地资源承包管护和包片管护的模式,明确人员管护区域,落实管护责任。

组织森林公安局、基层集体林管护站,集中对全县9个管护责任区域的集体林范围进行常态化巡查,全县破坏森林植被的现象明显下降,林政案件从1999年的200起下降到2017年的56起。经过多方不懈的努力,森林覆盖率实现了资源面积、森林蓄积双增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11.52%提高到现在的24.6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大幅度增加,境内金雕、大鸨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又回到自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有效遏制。通过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与2000年相比降低318平方公里,河流含沙量减少50.4万吨,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1.5万吨,河流径流量提高350万立方米。扬沙和浮尘天气明显减少,降水量有所增加,一些地方小气候已初步形成,有效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

黄河岸边的经济林

1 红枣成为延川的致富树

2 植树造林成为延川人民的主动行动

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延川县人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绿色带来的精神享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爱绿、植绿、护绿队伍不断扩大,全县党建林、共建林、纪念林不断涌现。

林果业富了一方百姓

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延川县把防护林体系建设同培育特色资源紧密结合,建设了一批生态经济兼用林、经济林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带。

延川县委、县政府将发展经济林,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一大举措,制定了“中西部苹果,东部红枣,川道大棚,沟道养殖”的产业发展布局。延川县现有林果面积41万亩,总产量15万吨。其中,红枣栽植总面积20万亩,年产量达7.5万吨,产值3亿元,苹果20万亩,核桃1万亩,林下经济2万亩。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063元,其中林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全年共兑付生态效益补偿金249.28万元,涉及农户2902户,户均受益859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99户。聘用5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和集体林管护员,通过产业扶持、生态扶贫,使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作为红枣之乡,延川县的部分贫困户脱贫之路就藏在全县的20万亩红枣林里。以往,农户各种各的地,一亩地平均一年能收成750斤干枣。按照市面上一斤2元来算,一亩地一年有1500元的毛收入,扣除成本后,纯收入大概为1000元。

为了增加红枣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延川县在2008年开始在全县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户不再散种散卖,而是与当地的林业公司共同成立种植基地,将红枣林的管理权交给公司,在其指导下进行种植,红枣收成后再由合作公司进行收购。

据延川县林业局红枣局局长高永强介绍,有了统一的管理和科学的种植,红枣不仅产量比以往提高5%,而且品质得到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的协议价收购农户的红枣。“如果市场价是2元,收购价一般会在3-5元。”高永强说,农户的收入翻一番左右。

这是不是意味着合作公司要赔本?并不是。收购红枣后,公司将其分类,再制作成饮料、红枣汁、口服液等产品,销往国内外,“附加值提高了约500%”。此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还给当地增加了就业岗位,逐渐带动1400多户贫困户、3500多人走上生态脱贫的道路。

延川县肥家山自然村村民郝国军今年65岁了,从1999年开始种枣,20亩地的枣园,好的年景可以收入六七万元,差的年景一般收入两到三万元。他告诉记者,他家枣的品质一般价格上不去,如果是狗头枣的话价格会高上10倍左右。

高永强告诉记者,狗头枣是延川县红枣的特有品种,只在一两个乡里种植,鲜枣的价格都有30元一斤,在当地也是供不应求,在这种形势下有些枣农把一般的枣也当做狗头枣出售,给枣市场带来了混乱,这也是延川县红枣局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记者在延川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了如下文字:坚定发展红枣产业不动摇,以发展设施红枣为重点,全面清理枣疯病树和残败枣园,改造低效园1万亩。主打狗头枣特色品种,新建矮化密植狗头枣园3000亩,搭建防雨棚1000亩、防雨伞2000亩。

据介绍,最近几年延川县每到红枣成熟季节,就会遭遇阴雨天气,连续几天的阴雨会使红枣开裂发霉,使其经济价值几乎降低为零。现在延川县会同有关科研单位正在攻关,但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肥家山红枣基地,红枣成熟的时节已过,叶子已经离开枝头,地上到处都是熟透了的从树上掉落的果实,一片萧瑟的初冬场景。高永强告诉记者,如果红枣成熟时阴雨开裂问题能够解决,延川县的红枣产业效益会成倍的提升,真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保证。

截止目前,延川全县共发展林果专业合作社20个,林果经销企业3家,木材加工企业10家,年产红枣7.5万吨,产值3亿元,苹果10万吨,产值6亿元。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未来通过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广大人民群众从特色经济产品销售、流通和加工以及人工林木材销售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会更多,林果业已成为延川县广大群众增加收入的稳定来源。

3 延川县自然更新的杨树林

猜你喜欢

三北红枣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一颗大红枣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我爱家乡的红枣
红枣期货价格大涨之后怎么走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