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猎人式学习”
——未来的学习革命

2018-05-31罗玲编辑月儿

科学生活 2018年5期
关键词:职业孩子

文/罗玲 编辑/月儿

现在大家常对教育体制有意见,但似乎高考又使得这成为无解的死扣。其实,我觉得事情就要有实质的变化了,或者说正在改变。真正促成这个改变的,或许是整个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

美国有专家分析,社会正在从知识经济转型为创业经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创业时代。创业时代,整个社会的财富在增长,创业的成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低,回报则可能很高。另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使得工作岗位在减少;全球化时代,人才竞争是全球范围的;传统企业在转型或消亡,而新创公司更看重的不是文凭,而是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拿着文凭找工作,然后期望在职业梯子上一年年地爬,等待加薪,这种在过去被认为是安全有保障的道路,或许将变得很不安全甚至很危险。认为这样很安全,完全是人们根据过去知识经济时代的经验所得出的结论。这就好比,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是老人们熟悉的理财办法。

中国大概也在经历着类似的变化。我有时暗想,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马云的阿里巴巴如此成功——他不仅预见了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而且赶上或者说促进了整个经济转型,推动了创业经济的浪潮。比如我们看到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找到的工作不对口;用人单位也抱怨大学生没有工作能力。这大概不仅是高校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变化的自然结果。

我认为,与其说这种变化导致了大学文凭贬值,不如说这将使得高等教育真正回归到它本来的位置上。

未来,人们上大学,或许主要有这样几种目的:

1. 继续深造,走学术研究的路径;

2. 获得某领域的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

3. 获得通识教育,提升个人素养。

像过去那样用文凭作为就业门槛,大概只会在某些行业里仍然是事实,比如教师、医生。其实,即便在教师、医生这些职业中,也将有更多人去创业,以新的途径和平台来工作。

我想,这不是说不应该上大学,也不是说毕业了不能找工作,必须自己创业,而是这一切,要经由自己的选择,再去做,而不要像过去年代那样,认为上大学、毕业去求职、然后争取升迁,是不假思索就要去走的、最安全有保障的道路。

比如,你也许对某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有热情,经过考察,发现这个行业最好的导师就在大学里,那里还有最好的研究环境,因此选择上大学。或者,你发现,这个领域最厉害的人都在职场上,那或许你会寻找各位导师,争取到他们公司低薪实习,通过学徒制学习,积累自己的资本。也许你不是那么急于谋生,你的好奇心大于早些挣钱的想法,那你可能在大学里选修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边上学,边打工挣学费、生活费,你在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也许顺便使得未来职业有了更高的起点(比如大学帮你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各种能力,丰富了人脉资源),尽管毕业后,你的工作非常可能与所学专业无关……

实际上,我非常希望,只要条件允许,年轻人中学毕业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因为那将使他们有能力更深刻地思考和认识世界,拓展自己的潜能。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丰富一个人生命的厚度,培养你的品质与素养,帮你在今后的一生里,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一定仅仅是让你具备谋生技能。就是说,在接受了这么美好的、有点奢侈的教育之后,毕业生必须有准备,从零开始去创业或者找工作,而不要以为拿着文凭就理所当然该得到所谓的好工作。

当然了,这种趋势,究竟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出现在现实里,还不好说。教育体制改革的速度、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是否给自学者和创业者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和资源,都是不确定因素。

扯了这么远,这些与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想,在这种情况下,00后、10后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都要看清这个局面——很有可能,不再有一条固定的学业之路等着你去完成,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去开创自己的学业,在一生的时间里!

学习的目的不是上好大学,而是获取我们希望得到的各种技能和素养的提升。怎么获取?我们自己去确定目标、设计路径、寻找机会、创造条件、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我们要像猎人去狩猎一样,主动去谋划、获得这一切!

“猎人式学习”这不仅是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而是一种更激进的全新的学习态度,我姑且把它称为“猎人式学习”!

如果不以这种态度去学习,没有这种意识,整个中学大学期间没有主动去培养各种能力,那么,即使最后考上大学,毕业后也是两脚踩空的感觉——徒有文凭、没有其他。

我们家长,每天督促孩子学习,不是为了让他顺利走完这条路——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美国名校)……就万事大吉,我们要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有这样的出发点,以这种主动的姿态,带动他,让他在长大过程中,也始终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习。

当你每天送孩子去学校,当孩子每天走进学校校门时,我们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呢?我们是否觉得,孩子是学校这个庞大棋盘中的一个小棋子?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被指挥得很整齐地列队、做操……其实,那只是表象。站在我们的视角上,你看到的应该是另一种图景:你的孩子正在一砖一瓦地建造他宏伟的学习城堡!现在的学校、老师们,都是在帮助孩子们,建造城堡最底层的其中一部分!

建造学习城堡,这是你毕生的项目。学习这件事,如同你要吃饭、睡觉、运动一样。你要主动寻求成长,四处求教,给自己找最好的老师、资源和学习实践的机会,增长自己的本事,拓宽视野、丰满羽翼,变得有能力去创造、帮助、给予、改变。你求知若渴,保持饥饿。

外界的一切都在变,有时社会动荡,有时教育机构做法不够科学、考核机制不够公平,有时人们价值观扭曲只顾挣钱,有时大家都在移民……各种观念、潮流,总是来来去去;考试范围和招生办法,总是改来改去。但那都不是主要的。在纷乱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我们始终保持好奇心,利用所能找到的资源,探索自己和世界!这,就是——猎人式学习!

与学校配合

当我们以这样主动的思路去想时,或许我们对学校教育的态度也会有改变:不是忙于抱怨,而是能理性思考,它能提供给我哪些我需要的,我如何好好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机会,再额外做哪些补充。主动的思路,有时甚至能让你反倒开始珍惜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有这种思路,你也不会怕老师,或怕自己孩子表现不好。学校和老师,与我们都是合作关系,共同携手辅助孩子的成长。

孩子上学后,帮他保持住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孩子幼小时,呵护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学后,帮他保持住好奇心和求知欲。研究发现,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逐年递减。什么原因呢?用考试成绩这样的外部评价来衡量学生,让孩子们逐渐变得为了成绩而学习;思维在变化,对世界的认识趋向现实、清醒,不再像儿童那样随时充满好奇和想象。

所以,如果说家长在孩子小学一至三年级间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三年级之后的重点任务是:1.教孩子自我管理;2.深入启发内在学习动机。对生活中的小事,保持好奇心。常常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对孩子的问题,变成小问题问回去。对学校学的知识,多与现实相联系。多和孩子一起有各种奇思妙想,比如展望未来。找一些启发孩子探究的书,来给他看……这些都是好办法。

其实,难道一切不是本该如此吗!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更新观念

孩子的首席导师是父母。要想孩子有自己开创学业、自主学习的思路,家长先要改变观念。对于孩子的学习,你的重点不要总是放在各种信息打探上,而是要多关注自家孩子,多了解他,了解他的特点和兴趣点,然后思考孩子需要怎样的资源和支持。

从小事开始,让孩子做主人

给他机会,在可控范围内,练习自我管理,体验对结果负责。时刻明确学习的目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自觉写作业、完成学校任务。自己整理物品和房间。记得每天日程安排。做家务。写日记。锻炼身体……

过去我说的针对幼儿的“积极教养策略”有五条——爱的油罐、乐趣的油罐、正面教育、孩子在先自主支持、积极的推动。这些对于小学生的教养,同样适用。比如其中第四条:家长不要事事都抢先,都替孩子做了,答案直接告诉他,道理没等他思考总结就说出来了,而是要让他主动探索,有试错空间。

家长如何谈论学习

当我们谈论学习时,我们的着眼点是学会、掌握,能力的提高与进步,而不是表现、成绩、结果。

现在期末了。前天晚上我女儿拿着荧光笔自己把语文书复习一遍,昨天模拟考试语文成绩班里第二,她很高兴,这对她来说算是逆袭了。错的题是课本里没有的超纲的成语,她有点担心明天统考再出超纲的。我说:“如果真出了超纲的成语,你就多学到一个词。你学到的词是你的,以后你能用上,分数你以后用不上。你长大了总不能拿小学三年级的分数来工作、做事情啊。”

充分利用假期和周末

其实孩子们每年可以自由支配的天数还是有很多的——寒暑假三个多月、平时的法定假日和周末。好好利用每个假期,让孩子练习自我管理。

假期,是带孩子一起体验主动寻求学习资源的好机会。这时,除了完成作业,我们可以制定计划,列出想做的事情、想学的东西,然后像个猎人一样去搜罗资源,完成计划。以后孩子中学时,不要用补课班把他的假期填满,要鼓励他用这些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优势,学自己想学的。每个假期都是实践猎人式学习的时期!

培养自主学习策略

探索对自己效果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策略、方法、渠道、效果,阶段性进行评估,讨论、调整。

职业教育这样来做

职业教育,不是单单让孩子看到各种职业:这是警察,那是教授,你将来想做哪个?而是,在介绍每种职业时,除了这个职业是什么,更要介绍这个职业需要运用自己的哪些才能,为社会创造了怎样的价值,给他人、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这种介绍方式,帮孩子理解这些职业,并思考自己以后有哪些能力,可以创造什么。

等孩子大一些,可以介绍一些职业的演变过程,比如,一些新兴的行业都是怎样产生的,哪些行业正在转变或消亡。对新兴职业的介绍非常有意义,它让孩子看到社会都是在变化中。其实他们未来要见证的社会变化要比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多很多。

关心周围的世界,关心社会的变化

关心社会、了解世界,这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这不是为高考作文有话可写做准备,是为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做准备。格物,然后致知,他要通过观察世界,来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读人物传记

九岁以后,让孩子读写给儿童的名人传记。家长不必有太多说教,但可以分析促成每个人成功的因素。看到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这些人物成长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些共同点,这比家长的说教有力无数倍。人物传记,非常能激发孩子去思考自己的目标和人生。

梦想与“希望理论”

在孩子大一些时,比如十岁以后,可以让他定期写自己的目标和梦想,鼓励他时常做白日梦,想象最渴望的生活状态,憧憬自己的未来和梦想实现的情景。如果可能,再和孩子一起规划一下通向梦想的道路,最好能想象出中途可能遇到哪些障碍,计划如何去克服。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不仅有目标,而且有计划,也预想了各种困难及对策,这时,他的目标更有可能实现,这被称为“希望理论”。当然,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这样的规划是他很难独自完成的。

不要总把孩子当小宝宝

把孩子当作大孩子、大人来与他交流。社交场合,把他比较正式地介绍给其他人。给他一些任务,由他自己去完成。

如果读名人传记,你会发现,很多有成就的人,是从12至16岁这个阶段开始就比较成熟地去探索、做事了。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第一次有勇气脱离父母的指导、去大胆尝试的年龄。而中国的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生活完全是两点一线,被学校学业占据,失去了去探索、尝试、获得丰富经验的机会。所以,孩子在小学期间,要完成各种自理、自我管理规划的事情。初中时期开始,要对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我们和孩子都要清楚,这样的学习,比按部就班听指挥要更辛苦、更难,当然也收获更大、更有趣!无论如何,有这样主动出击的学习态度,他们以后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将不同。他们不再是被动地被布置工作、接受工作,而是以创业者、主人的角色去工作。他们将过一种主动的、负责任的人生。

所以,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就懂得这一点:他们是自己的主人,是决策者。他每天所做的功课,都不是毫无意义的苦差事,而是在建造自己享用一生的学习城堡!

猜你喜欢

职业孩子
PHONEY WAR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