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奋力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2018-05-30韦利秋
韦利秋
摘 要:“区镇合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本文主要是从探索三都“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顺应时代潮流入手,针对三都探索“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来发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都探索“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下步推进的设想。
关键词:推进“区镇合一”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国家新型城镇化 综合试点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1
2015年6月,三都水族自治县推行“区镇(街道)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区镇(街道)合一”管理体制已两年多,我们对“区镇(街道)合一”管理体制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对三都探索“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运行以来发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探索“区镇合一”管理体制机制下步推进设想,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
一、三都探索“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顺应时代潮流
“区镇合一”是近年来中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是将开发区与镇(街道办事处)合二为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整合归并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区辖镇、镇促区的科学管理模式,也是统筹“城市发展”与“新型乡村建设”,促进人口、资源、产业集中紧凑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一条新路。
2016年12月7日,國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指出,经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公安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审,按照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优先考虑改革意愿强、发展潜力大、特色较鲜明的中小城县、县、建制镇的原则,同意将北京市顺义区等111个城县(镇)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其中,贵州省5个县入选,分别为六盘水县盘县、黔西南州兴义县、黔东南州凯里县、黔南州独山县、黔南州三都县。
三都探索运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年多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区镇合一后的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干事创业,在园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基本达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预期目标。无论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乡统筹发展,都有了新的突破,培植出了一些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下步的发展定位、工作思路和目标措施,是积极的、切实可行的。要按照既定的思路、目标和措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加快推进、确保尽快实现,为全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三都探索“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来发现的问题与困难
1.貌合神离,一套班子背后依然存在分争
“区镇合一”模式,是区辖镇,镇促区,区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为了实现共赢。但是,合并后的一套班子总是从原来两套班子的人马中抽调而来,势力的不均导致有些地方是镇辖区,有些地方是区管镇,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前者仅考虑如何壮大乡镇实力,如何提高乡镇的排名,而不顾开发区的产业长远发展;后者为了开发区的项目招引而不顾乡镇的综合协调发展,社会问题逐步显露。由此造成了区与镇不能够真正地统筹发展。
2.基础较差,新体制下工作难度较大
新体制必然追求新目标。三都套索“区镇合一”作为一项试点工作,确定了诸如“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宏伟目标,但这样的目标相对于即使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开发区与镇(街道办事处)也是较为超前的。开发区与镇(街道)属于城市边缘区,各项基础设施薄弱,但拆迁和征地成本高,再加上很多开发区也是刚刚起步,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极大的影响了新型镇(街道)的建设。
3.落实困难,新体制不能真正发挥出新的动力
新型镇试点建设政策落实不到位,县赋予开发区的一些权力不能真正下放,不能真正发挥出领导班子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如能上能下的人员管理机制和奖惩分明、薪酬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等,不能给新型乡镇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的动力。
三、三都探索“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下步推进设想
1.明确指导思想
“区镇合一”是在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创新体制,其目的是要将不同的经营主体合二为一,以使整个区域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与整体的发展框架,最终的目的是要城市与县镇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整体提升,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因此,不论是“镇辖区”还是“区管镇”,在任何有分歧的问题处理上,都要以这个思想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同时,制度上要通过设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对各新型乡镇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以激发新型乡镇走综合提升的路子。
2.加强城乡统筹
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提高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拉长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接,一手抓镇村基础设施的新建配套。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
3.落实体制框架
真正做到权力下放,发挥领导班子的主动性,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分配机制,以更活的机制提高效能。落实内部竞争上岗和人员聘任制,且能上能下,奖惩分明,薪酬能高能低,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动力,凝聚合力。创新人才队伍、干部队伍的管理体制,实行新的用人和绩效分配机制,能上能下、公开管理,依据工作实绩使用干部,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规划管理
切实把握规划的总体性、科学性、前瞻性,编制好总体规划,涵盖产业规划、中心区发展规划、居住休闲规划等一系列详细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尽快拉开区镇发展的大框架。
5.建设和谐社区
以“新社区”、“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强引导。合理布局,加大支持,加快建设,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和合村并点进度。大力实施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热力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投资环境。
6.严格督导考核
建立督导调度和目标考核机制,县督查督办局和综合考核办公室要深入区镇建设一线,加强跟踪督导调度和检查指导,健全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强力推进工作开展。同时,对区镇建设发展目标,要单独考核,不仅要考核发展指标,而且要把改革探索和创新的有关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要抓紧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规范考核程序,严格兑现奖惩。总之,通过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调动园区、部门和镇(街道办事处)各个层面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开发区和新型乡镇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