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动态外指性能力的培养对策

2018-05-30张叶

中文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教师学生

摘 要:教育实习不仅有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教育实习中检验旧知,获取新知,还能有效加深其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学生的教师职业发展。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静态内指性能力的增长是稳步可见的,动态外指性能力的发展则是曲折的、不确定的,而一位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智慧关键要看其动态外指性能力发展的程度。

关键词:教育实习 动态外指性能力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2

一、教育实习现状及社会适应性

2011年新课标的施行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同时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学科作为这19个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其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而语文现行课程的诸多弊端,迫切呼唤改革的实效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对教师行业的职业认同,更是关系语文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历年的教育实习是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向语文教师角色转化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但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习存在着诸多问题。时间上,短时间的教育实习难以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思想上,重技术轻观念,实习过程强调“教师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将预设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重在教学技能的提高,忽视实习学生的内在需求、体验经验和发展规律,忽视学生在此阶段即将建立的职业认同感;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不完备,不够科学,随意性强等问题层出不穷。

二、教育实习学生的能力维度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实习前后需要训练的专业技能有很多,根据能力提升与外界的关系可分为,静态内指性能力和动态外指性能力。

静态内指性的能力例如备课能力、教材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这些是个人的内在素质与修养,是可控的,经过自己的学习思考能够明显提升的能力。

而动态外指性能力如掌控课堂进度、调动课堂气氛、课堂管理、处理师生关系、应对突发状况等能力,具有变动性和生成性,对于刚进入教育实习的学生来说难以操控,这些能力的养成是一个经验积累与反思的过程。

静态内指性能力的储备可以通过学校课程完成。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已经有充分课程设置的来保证这些能力的提升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标及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师基本技能微格训练、教师口语等。相较静态内指性能力,动态外指性能力难以形成是因为它的获得主要来自于完整的实习课堂,而实习阶段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和职业认同感处于生成的阶段,但仍不够科学。因此在管理学生、处理师生关系、处理生生关系、把控课堂进度、调动课堂氛围等各方面,实习学生存在盲目、凭借内外部经验、凭借學生情绪与班级舆论导向等非客观因素进行。

三、动态外指性能力形成的操作办法

1.教师角色的形成及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建立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实习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现代教师观认为教师的角色主要包括“传道受业者、朋友、榜样示范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研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是因为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身心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的学生,每个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就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样性,既要传道受业解惑,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学生的倾听者,榜样的示范者,做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做学生及教学工作的开发、设计、引导者。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样化,这也是教师角色的最大特点。实习学生只有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复杂性,才能认识到教师角色的多样性,明确教师在不同的教育环节所承担的角色。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实习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正确定位与科学认识。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实习学生要认识到,首先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门专门的职业。从事教师职业要经过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门能力训练。其次,教师职业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专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要条件,但前提是明确教书育人为目的,这是教师与其他行业专业人员的本质区别。再次,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多重性,教育对象存在差异,教学任务多种多样,教师的劳动要有创造性,教育的影响具有长远性。因此要培养实习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职业认同感,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点,具备稳定、明确的职业意识,才能更好的认同教师职业,明白从事教师行业对于社会及个人的意义。

2.将关注教学情境与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来讲,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是教师的新手阶段,也是大部分汉语言文字专业的学生所处的阶段。在关注生存阶段,新手型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关注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关注自己的表现是否能够获得指导老师的认可,会把大量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实习学生正处在关注生存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思想较为保守,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但三个阶段并无严格的界限,只是在教师发展不同阶段投入的关注比重不同。因此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需求是了解与教学相关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经验,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力求将精力放在关注教学情境和学生发展上来。

关注教学情境,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源在于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的效果都要通过学生的发展去验证,因此,关注教学情境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兴趣,每个人能力与智力的发展具有同一阶段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和气质特点,这决定了新课程的学生观将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将“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要将“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要将“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向“重教学结果更重教学过程”转变。要将“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人”。

3.模拟课堂,提前预测教学风险

微格教学课程是大学课程中常见的一门实践类课程,它以少数学生为对象,通常在较短的时间(5-20分钟),进行小型的、片段式的授课,主要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单项技能如教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等进行训练,教学过程中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的重要的途径。但同时微格教学录课时间较短,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技能进行专项训练,不利于展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控与调整课堂进度,而学生在见习过程中重点在于听课,多者可试讲1-2次,不具有普遍性,也不利于锻炼学生整体把控课堂的能力。因此可在微格教学中,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组织完成一堂课的讲授,充分暴露自己在讲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理论与专业的对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训练。

4.掌握实习听课技巧,增长教育机智

首先,要解决听课听什么的问题。实习听课不是在课堂上以学生的身份汲取知识,而是以旁觀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观察课堂。着重观察教师的教学流程安排、教学活动设计、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进度控制、课堂秩序管理、学生活动掌控、课堂气氛调动等,记录课堂的亮点和创新点,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智慧。

其次,个例经验的处理。经验丰富的老师乐于向新老师分享自己的教育智慧,这对实习学生来说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捷径,高效的班级管理办法,学生个案的处理手方法,有些可以拿来即用。同时也要注意,从教师工作的个体性来讲,每位教师有不同的教育人格和教学风格,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具有普遍适用性,需要针对学生特点及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选择、变通,不能机械、盲目地去运用。

总之,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要与社会的需求趋势相结合,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其社会竞争力,教育实习应当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更优秀更具竞争力的语文教育人才,课程改革应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同步。教育实习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一部分,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纽带,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教师能力高低关系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大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习效果,关系教师能力的成长、关系教师的责任与意识,是奠定实习学生从事教师行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晓明 孙娓娓.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5(10).

[2]押辉远 董媛.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探讨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10).

[3]姚云 李福华张继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教育研究.2012(2).

作者简介:张叶(1988—),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生写话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