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护理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8-05-30姚兴梅刘静

中文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

姚兴梅 刘静

摘 要:随着现代高职护理教学的快速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变革。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采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立足高职护理教学管理实践,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破解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高职 护理专业 职业教育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01

高职护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不够强,专业教学内容无法与社会人才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是推动高职护理教学水平提升的必然路径[1]。

一、当前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在开展高职护理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不注重方法创新和模式创新,采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教学,高职护理学生普遍对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由于教学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在教学效果上往往也不及预期,浪费了教学资源之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2]。很多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没有对高职护理学生进行个体关注。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学习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学生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实践问题,提升高职护理教学水平,满足学生的多元化诉求。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分析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现代人才培养策略,对于改进传统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由于思路和理念上的限制,学生实践能力并不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转变这种局面,通过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大,通过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主导课堂,通过自主研判和探索知识,提升专业教学效果[3]。在高职人才培养实践中,创新型模式的应用既是一种理念创新,同时也是一种策略创新,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锻炼教师的现代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综合水平,对于教学现代化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现代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于知识和专业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对传统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保障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三、在高职护理教学中采取创新型教学的策略

1.强化与就业单位的对接

在高职护理人才培养实践中,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加强高职护理专业教育与就业单位的对接,根据社会对于高职护理人才的需求,有机调整教学策略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提升人才专业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契合程度,有针对性的采取人才教育策略,摒弃传统的“书本式”教育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让学生不断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需求,提升学生的整体实力,实效高职护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4]。

2.采取任务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任务教学法已经成为现代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代学生个性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的发展需求,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可以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体系中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在高职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的枯燥性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效果提升的短板,作为华丽专业教师要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自觉、主动的融入到教学项目体系中来,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积极探索知识,提升综合学习效果,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将来深造,乃至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做好准备,进而帮助学生适应日益积累的社会竞争需求。

3.强化对学生的个体关注

在开展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落实生本理念,强化对学生的个体关注。从高职学生个人特质来看,不同学生在面对护理知识时,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路径,教师在开展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这种差异性,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真正落实生本理念,让个性化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升高职护理教学效果,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5]。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认清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变化形势,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职护理教育。

4.引导学生构建职业能力体系

在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现代职业能力体系。从现代教学活动来看,学生接受的内容和知识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如何转化为自身的应用体系,是一个教学难点。高职护理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情况和个人能力,对自身积累的学习素材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形成自身的实践体系,在应对不同工作环境的时候,能够及时调配学习资源,实现科学训练目标。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和定位,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采取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提升高职护理教学效果。

5.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实现引导

在开展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设计教学激励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高职护理常规教学来看,一般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一些教学激励环节,让学生在相互比拼中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职业能力,既达到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目标,同时也提升了社会融入度,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在教学激励制度设计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就业信息,以此调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能动性,让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教学当中有更多的收获。

6.强化高职护理合作教学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广为使用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新时期教学创新的要求,对于高职护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是不可或缺。如何让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效果,是高职护理教学必须攻克的问题。合作学习的出发点就是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探索,并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了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高职护理专业教师需要在人员分工、问题设计、有效指导等方面做好统筹规划,但发展至今,高职护理教师越来越需要深化合作学习的效度与内涵,让学生真正从中获益。为此,在高职护理教学中,要深入开掘合作学习的意义,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制定良好的合作计划与考评机制,始终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效果的达成来衡量合作的可行性,提升高职护理创新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护理教育工作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进内容,也是提升专业教育和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现代实践应用体系,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实践人才培養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下一步,需要不断创新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理念,转变教育方式,通过落实现代教育和沟通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小红.高职护理专业成人护理课程的建设与创新[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3):3257-3261.

[2]蒋丽洪.以高职护理专业为例探究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新商务周刊,2017(14):268.

[3]李甲甲.高职护理在职业生涯规划困境及创新策略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7(21):289.

[4]艾雨兵, 孙统达, 张颖.岗位胜任力导向的高职护理信息学课程改革与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1):84-87.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