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考场习作之我见
2018-05-30伍玲
伍玲
在一次中年级试题中,为考生提供了两道自选习作题目:
1. 在日常生活中,如校园、公园或者家里,你会看到许多植物,它们身上藏有许多奥秘。仔细观察一种你最感兴趣的植物,以“我发现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习作。注意介绍有条理,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写清楚。
2. “丁零零……”下课了,快乐的课间活动开始了!你和同学们课间进行什么活动?选择一次最让你难忘的活动写下来。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题目自拟。
本次质量分析的样卷是从四城区随机抽调的187份样卷。我们按照一级指标(得分)、二级指标(题目选择)、三级指标(内容选择)对187份样卷进行了细致的数据统计,力求准确、真实。
【数据一】
样卷中,学生对两道题目的选择分别是110篇(涉及植物37种)、77篇(涉及课间活动26种)。凸显出两个亮点:
1. 选择权力下放,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的选择权掌握在学生的手里,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全命题习作相比,学生更倾向于材料式半命题习作,因为更开放,更有利于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
2. 选材能力提高,老师指导有方。选材的丰富,避免了习作的雷同。这得益于教师依标扣本的指导:(1) 依据“课标”——“观察周围世界”。据了解,老师们会在郊游时布置学生制作树叶画、寻找秋天等实践作业,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鼓励家长带着孩子游历大好山河,并进行“旅游见闻”作品展,这些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他们慢慢成为“观察周围世界”的有心人。(2) 上实“课本”。四下《习作5》要求写一两种植物,与命题1非常相似,丰富的选材与有效的习作教学密不可分。四下《习作7》写体验活动,许多老师组织开展了“盲人体验”的活动,所以有一部分同学写了这项活动。(3) 练好课后习题。除了习作课,阅读教学的课后习题老师们也很用心,如《走,我们去植树》课后习题“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介绍”,老师们精心设计学习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最难能可贵的是,指导过的习作还能避免“班级雷同”,较好实现了习作老师的“集体指导”与学生的“个性选择”的有机融合,看似出现率最高的“含羞草”18篇次,相似度也不高,因为这些习作分别来自8所学校。卷面分析看到,含羞草的奥秘有“为什么会含羞”“为什么多摸几次就不含羞”等,探索奥秘的途径有咨询家长、网络搜索、查询《少儿十万个为什么》等。选择的植物相同但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展示出很好的教学效果。
【数据二】
评为一类文的习作有104篇,占55.6%,超过一半的同学高质量达到中年级的习作学习目标。这些习作都做到了:1. 文题相符,语句通顺;2. 正确使用标点;3.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干净;4. 字数400字左右。评为一类文、二类文的合计有174篇,占93%。
对照一类文和二类文的评分标准,惊喜地看到93%的同学习作字数达标,书写字迹较工整。这些习作也基本做到了“文题相符,语句较通顺,内容比较清楚”。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教师坚持组织学生每天练字十分钟,扎实练习;得益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多种活动,丰富阅历,增加情感体验和认知经验;抓好课内外阅读与背诵,增加书面语言的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写作训练的力度,关注读写结合的练习、习作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渐渐有了提高。
试卷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为学生进步而欣喜时,我们也应从答题情况中挖掘问题,反思教学,进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程评价的作用。
【分析与建议】
评分标准在内容方面有同样的一个关键词:写清楚。“把内容写清楚”是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习作训练要达成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这样才能比较好地过渡到高年段的习作要求——“内容具体”。结合样卷,我们发现, 除一类文之外的44.3%的学生还需要教师继续在“内容写清楚”方面加强指导。
两道题目都来自课本上的习作训练,老师指导过,习作讲评过,为什么还有近一半的学生习作内容还不是那么清楚?
试卷提示学生将“内容写清楚,过程写清楚”,习作要求则没有这些提示语。这也许就是部分老师在上习作课时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内容写清楚”的训练,把问题留到了考场。
老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可以借助拍照的方式定格精彩瞬间,指导学生聚焦细节,有详有略地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动作描写,适当加上一些环境氛围描写,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盲人体验”写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走,我们去植树》 《第一朵杏花》中有不少与植物有关的词语、短语,如“阳光明媚、和煦的春风、清新的空气、参天的大树、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绽开了花瓣儿、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但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却很少见到这些词语的身影。
如《我发现含羞草……》一文:“一天,我去浇花的时候,一不小心摸到了含羞草,我看它收起来了。”如果小作者加上两篇课文中学过的词语:“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去浇花,看见含羞草开花了,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我忍不住去抚摸它,一不小心摸到了含羞草的叶子,我看它收起来了。”意思表达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玩“微日记”,积累、仿写课文中生动的句子、句式,积累、评点“有新鲜感的词句”。比如现在每年都会公布“流行语排行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微日记”积累,开展微讨论,还可组织学生推荐自己的“学校流行语、班级流行语”。
老师们一定要坚定信念,一起来想办法:如何做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让更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达成中年级习作要求。习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每位老师紧扣课标,依托教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而这個目标又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上。所以,我们每位老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柳邕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