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趣”:为儿童的学习
2018-05-30管晓成
管晓成
笔者前段时间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下第一单元习作《童年趣事》。这个习作题目看似非常普通,但是,为什么会放在六年级下册呢?一开始,笔者就关注了“趣”字,可以说这是本篇习作的重点更是难点。为此,笔者前后进行了多次磨课。终于成功地将“趣1.0版”升级为“趣2.0版”(一位听课专家语)。其实,在这升级“趣”的版本过程中,引发了笔者对儿童语文学习的深度思考。
[案例]
童年趣事(“趣”1.0版)
板块一:引出课题,简述童年趣事。
1. 直接映示课题:《童年趣事》。
2. 读一读课题,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一幅画面?用简要的语言讲给大家听听。(学生简述)
板块二:学习例文,感受“‘趣,就是好玩”。
1. 自由读例文。
2. 钱钟书的女儿讲了哪几件童年趣事?
3. 你觉得哪一件最好玩?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说)
板块三:片段练习,交流“多么有趣”。
1. 刚才,你们说的趣事也非常好玩,快把最精彩的部分写下来。
2. 选择一件童年趣事,用一个片段记录其中最有趣的地方。
3.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评。
(备注:课堂上,每个人都在分享自己的“趣事”,课堂上笑声一片,欢乐融融。)
板块四:提炼方法,重点突出“有趣”。
1. 自由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强调:明确写出“趣”字的方法,重点写出童年事情的有趣。
童年趣事(“趣”2.0版)
板块一:读课文例文,悟“趣”之内涵。
1. 自读例文。
2. 钱钟书的女儿讲了哪几件童年趣事?对话中随机交流:你想起了自己的哪件童年趣事了?
3. 关注:这是钱钟书的女儿身患绝症后躺在床上写的。同学们,一个即将过世的人为何对自己五岁时的童年趣事念念不忘呢?(对话中总结得出:父女情)
4. 同学们,此时,你觉得“童年趣事”还只是“趣事”吗?
板块二:分享同学例文,求“趣”之共鸣。
1. 分享学习同学同题习作片段。
儿时的我顽皮异常,精力过剩。于是,大院中的那群鸡便遭了殃。那时,我每天的运动就是追鸡,公鸡、母鸡、小鸡、黑鸡、白鸡、花鸡……只要入我“法眼”的鸡便会被追得满院跑。有一次,我学会了36计,紧盯其中一只鸡拼命追,它跳我也跳,它加速我也加速,它拐弯跑进那片小树林,我也不屈不挠地追了进去,非要逮住它不可。最后,它被我逼急了,“鸡急上树”,扇扇翅膀飞上了其中一棵树,我在树下又是跳,又是叫,又是摇树干,又是假装用石子砸,这家伙像也学习了兵法,软硬不吃,居高临下蔑视着我。我奈何它不得,只好“望鸡兴叹”,灰溜溜地走人了。
我童年的很多时间便是在与鸡的斗智斗勇中度过的。现在,有时看到大院的鸡,我还是会望上好一会儿。
2. 交流:你觉得这个片段精彩在何处?
3. 教师要相机引导关注最后一节,问:她望的仅仅只是鸡吗?(学生感悟,她望的是一去不复返的美好童年时光。)
板块三:选择素材,显“趣”之独特。
1.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和大家分享你的哪一件童年趣事?
(相机追问:你为什么要分享这件童年趣事?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感受“童年趣事”中收获的道理、怀念等,指导学生优化选材。)
2. 练笔与交流。
(全班欣赏与点评,发现习作中自己的童年趣事,关注学生个体对“趣”的独特品悟。)
[评析]
从《童年趣事》的教学案例中,笔者清晰地呈现出了“趣2.0版”和“趣1.0版”的迥异之处。这虽然只是一节习作教学课,虽然只是笔者反复打磨“趣”字的一次自我修炼。然而,在这《童年趣事》升级版的研究过程中,引发了笔者对“为儿童的学习”这个当下重要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深度思考。笔者认为,研究“为儿童的学习”的课堂教学建构,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1. 准确把握教材中习作编写的意图。习作内容编写可谓汇聚了众多语文教学专家的智慧,其编写核心思想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核高度一致。从习作教材的编写内容上看,有两点显得非常突出:其一,各学段在文体上的侧重点显著不同;其二,各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在儿童个体感受深浅度的体验与抒发上的要求存在差异。那么,教师在拿到习作教材内容时,就不能不注意教材上的习作教学例文。
回归“趣1.0版”的教学,笔者带着学生始终围绕“趣”字做文章。从导入课题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到学习例文进一步唤醒自己的童年趣事,最后用片段描述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表现“趣”成为师生习作目标达成的核心内容。从当时课堂教学呈现出的状态来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非常乐于表达,大家不时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看上去,课堂一片祥和之景。但是,这样的祥和就是一节好课的标志?这样的祥和就能够提升儿童的写作能力?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对于六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将这篇习作解读“趣”字定位在“仅仅是好玩”这个层面,便显得肤浅了。
聚焦“趣2.0版”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次教学准确地把握住了本篇习作内容编写的重要意图。首先,学习教材中的习作例文,教师没有丢“趣”,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对话中唤醒学生和家人之间类似的趣事。其次,笔者在学生停留在“趣事就只是好玩开心的事”的认识上的时候,往前推进一步——这是钱钟书的女儿身患绝症后躺在床上写的。同学们,一个即将过世的人,为何对自己五岁时的童年趣事念念不忘呢?”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些“趣”事里藏有的浓浓“父女情”。让学生体会到很多童年趣事当时只是好玩,只是乐不可支,但随着渐渐长大,回过头再看这些趣事,就会触摸到这些趣事中弥足珍贵的因子。有了这个基调,六年级学生在接下来的交流与写作中自然就突破了“趣”表层的好玩好笑,而是尝试挖掘对好玩好笑事件的深刻体验,甚至在选材中提升到“情趣”和“理趣”等更符合六年级学生生活阅历、个体感受的维度之上了。笔者认为,这才是六下习作《童年趣事》的真正意义。
细细审视两次教学,恐怕其核心就在于教師是否准确把握了教材中习作的编写意图。从教材习作内容中只读到“有趣”和不仅读到“有趣”,而且读到了“有趣”背后的“有情趣与有理趣”,让两节课立刻显得目标定位不一样、内容层次不一样,教学效果不一样,儿童写作能力的提升自然也就不一样。
2. 正确理解“尊重儿童”的内涵。当下,很多一线老师对“尊重儿童”存在误读。他们认为“尊重儿童”就是迁就儿童,就是一味地顺着儿童。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样的“尊重儿童”并不是真正的“为了儿童的学习”。因为,儿童在课堂上始终在自己的已知经验世界里原地转圈,教师不敢、不能、不愿去引领儿童,带他们走上思维的高地,去欣赏更绚丽的语文风景。
当你与这些老师对话,他们的回答通常会是:“啊?这样做是不是太深了?同学们恐怕不能理解吧!”或是:“我感觉自己能力有限,恐怕达不到你希望的那个教学层面。”可见,对儿童学习能力的不信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自信,让语文课堂教学常常高耗低效。(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