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
2018-05-30郭仕红
郭仕红
一、社会资源,广泛挖掘
乡土文化资源,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当学生关注它们,适时将其融入学习中,就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们的家乡仪征素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美誉,是一座美丽的“滨江小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颇有特色。在学习六年级习作“介绍家乡名人”时,教师不做任何介绍,只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学习资源,并在课堂分享。学生为了了解家乡的名人,走出校门,走进仪征图书館、博物馆,走访老红军,参观了盛成故居、江上青纪念馆等名人遗迹,采访“非遗文化”传承人,了解清代盐商的故事,还有学生搜集相关的诗词。课堂上,同学们分享资源,轻松自在,在家乡名人的浸润中写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章。
家长是一种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也是有效的教育力量。现在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多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又常常各有所长,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每一位家长还拥有他们独特的人生阅历,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资源。这都需要学生用心感受,善于挖掘,合理利用,从而助力他们的学习。
二、生活资源,积极使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有些学习活动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记得有一次,学生在日记中倾吐妈妈常给他布置很多额外作业,他很苦恼,真想有属于自己的无作业的一天。看到这篇日记后,我就和他聊了“设计节日”这个话题,他好似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我们语文教材中有习作《设计节日》,正是一次语言表达运用的实践,由于是学生资源的开发,他自主轻松地完成了。回想那次习作,完全是基于学生对节日的设想而开展的。学生每天生活在社会中,耳闻目睹各种各样的节日,更有自己生活中的独特经历与体验,因而他们最能真切表达他们最需要的节日。这样的学习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乐于参加,习作任务顺利完成。
当“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学生就真正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验证学到的语文知识,体会到语文源自生活。还记得那次学习语文练习中的《省份简称歌》,在教学前,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让他们自己关注省份简称在我们身边的运用。课堂上,好多学生不仅能读出“简称歌”,说出简称与省份的对应,还有的朗朗上口地背出来。还没有学习,哪来这样的效果,其实这一切都归功于学习与生活的关联,学生们“抢占”了课堂:有的说车牌中的省份简称,有的说带有简称的道路名“沪宁”,说带有家乡印记的“苏宁电器”……一次练习课,无需教师多教,学生就能自主习得。学生链接生活,调动积累,开发学习资源,善用生活资源,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关,学习自然就变得轻松快乐。
在资源开发及利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已有的储备与积累,尊重他们自身独特的感知与理解,努力引导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学科资源,灵活融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关注所教年级的其他学科,关注学科间的联系,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出多个知识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联想,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当然,作为教师,更要激发学生主动关注自己所学的各门学科,将它们很好地融入语文学习中,形成可利用的语文资源。
一次下课,学生从美术室回到教室,手中拿着美术课的树叶贴画,口中还乐此不疲地交谈着,看看谁的画最美,比比用的树叶的不同,聊聊叶子的来源……教师见此情景,随手抓拍了几张照片,于是下一节的语文课就换内容了。学生从秋天的树叶说起,随之《秋之叶》的主题研究活动确立了。学生设计并完成《秋之叶》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表,讨论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提出了多种渠道研究:关注音乐、美术教学,掌握制作树叶贴画、叶脉书签的方法,了解诗歌及创作,探究叶脉关联的数理知识等。这节课后,学生们分组研究,搜集数据,整理素材,制作成果并交流,还组织家长、组员等进行了活动评价。一次研究性语文学习,在学生自主开发下,多学科参与,灵活运用各科知识,学习在融合中走向深处。
当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境,如环境污染、交通问题、风土人情以及变化莫测的社会现象等,学生就需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甚至整合再创造,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可以这样说,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正是在他们自主探究,不断实践运用中提高的。
四、传媒资源,有效整合
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仅仅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网络与多媒体不知不觉走近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信息。朗诵、歌曲、动画、视频等,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广播、电视、微信等多种传媒,更是给予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当学生能自主参与,整合多方面的传媒,有效运用于他们的语文学习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记得学习《奇妙的互联网》一课,学生主动提出到学校微机室上课,教师欣然接受。语文课堂转换了场地,学生在网络的空间里遨游,查找、搜索甚至自己制作课件,分享互联网的神奇,网络不仅成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也成了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的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习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一文后,学生们对宇宙充满了好奇,他们还为“太空中是否有外星人”“外星人如何生活”等问题而争执,针对他们这一想法,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于是,学生开始“神奇的太空”探秘。他们上网查询,观看相关影视片,网络连线专家采访……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所得谈感受,画自己心中的“神奇太空”,也有学生创作了科幻小说,写了科技小论文,学生还解释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等。在学生自主开发的这一活动中,他们主动地探究,与他人交往合作,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被大大激发出来了,从而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面对新时代,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而学生参与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实践表明,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开发,语文教学也能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