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都可能会是那只猫

2018-05-30肖培东

语文建设·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郑振铎养猫人性

肖培东

教学郑振铎的文章《猫》,首先要确定的是文体。《猫》的文体,散文或者小说,长期以来就有争议。“把它作为散文教可以,作为小说教也可以,但要有区别。如果作为散文教,它就是由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在这之中表达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自我反思。作为散文来教,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的三只猫,这不是精心安排的,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太生活化的情节常常让我们觉得此文很像散文,单元导读多次强调“人与动物相处”,也在暗示此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散文教学的指向。其实《猫》是郑振铎秉承“为人生”而创作的系列小说之一,文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照社会,审视人性。收录此文的《家庭的故事》是郑振铎的一部写实短篇小说集,作者在书的《自序》中说:“他们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作者的儿子郑尔康回忆父亲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我家的猫,也有遇到灾难的时候……自从上述那两件‘猫的事件发生不久以后,父亲便写了他的《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猫》。”这说明,此文所记的并非作者亲身经历,借这件事来阐述自己对生命价值及人性的思考和态度才是本意。这样,我们就要从小说的文体去思考《猫》的教学了。

如果作为小说教,这三只猫就不仅仅是猫,更不是作者家里的三只猫。小说中的三只猫是郑振铎精心塑造的文学形象,也就是人物形象。怎样才能简洁、有效地教出《猫》的深刻寓意和丰厚内涵呢?我们可以紧扣“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一句,抓住“亡失”“难过”“比”“更”四个关键词,以第三只猫的经历为重点,联结小说的故事内容和思想意义的探究去架构课堂。

一、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是什么

实录一

师:默读课文后,填好思考探究一。“我”家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猫都死了。

师:猫都死了。有没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你来说。

生:有两只猫死了,有一只猫失踪了。

师:对了,有的是死了,有的是失踪了。“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那么,死了,失踪了,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亡失”。(板书:亡失)。

师:好,除了猫的结局是相同的,还有没有其他共同点?哪个同学还能找出来?

生:“我”特别爱惜猫。

师: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个女同学用了“爱惜”一词,其实就接连到了养猫的人对猫的什么?

生:感情。

生:我明白了,猫亡失后,“我”都是伤心难过的。(板书:难过)

师:大家看看,课文当中哪个句子把“亡失”和“难过”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生读:“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语速快)

师:嗯,“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板书:比、更)我们看看,读难过的句子是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说“慢”)所以不应像那个男同学读得这么快。要读出“更难过得多”,就要把“更”“难过”等都读出点味道来。(生再读)

师:嗯,现在同学们找找看,找出每一只猫亡或失以后“我”难过的句子。

(师生研讨“更难过”,体悟情感变化)

师:那么我们再看这个句子:“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个“比”字说明什么?这个“更”字又说明什么?

教《猫》,很多老师喜欢花大力气去完成如课后思考探究一的内容整理,也就是让学生分别找出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并填表。获取信息、把握文本内容,这是需要的,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逐一问答、点点校对,就值得商榷了。毕竟,读出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是很简单的,学生完全可以在预习时自行完成。我们在课堂上不要去“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而是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讲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家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迅速引导學生进入文本,既考量整体阅读,又需要学生归纳比较。有关养猫的故事,“亡失”是猫的结局,“难过”则写出了人的情感。这种阅读思考又暗扣课文预习一:“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注意梳理文章的思路,特别是‘我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辨析写猫亡失后“我”难过的三个句子,就是在感知、体悟“我”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三只猫的亡失,分别是天灾、人祸和己过。从“一缕酸辛”“怅然的,愤恨的”到“十分的难过”“更难过得多”,从“只得安慰着三妹”“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到“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的主动忏悔,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的痛心惋惜到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毅然决然,我们既可以看到小说叙事的表层结构(故事直接展示给读者的情节发展流程),又可以初步察觉作品的深层结构(小说的隐性含义或线索)。在默读后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朗读指导,初步感受整篇文章的内省语调和愧疚之情。“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个句子实在是信息量大,“亡失”与“难过”可以链接文本的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比”字又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写法,“更”字则强调了小说内容的重点。文章的内容、结构、重心、感情和手法都在其中,以这四个词设计而成的板书又可以轻巧地架构文章主旨,“更”字则可以很自然地将教学推进到第三只猫的相关内容上,真可谓一句立骨。

二、“我”为什么判定猫是杀死鸟的凶手

实录二

师:读了第三只猫的故事,我们知道,这只猫被文中的“我”判定为杀死鸟的刽子手。仔细看这部分文字,想一想:“我”判定这只猫是凶手,根据是什么?

生:第17段:“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所以当鸟死了一只的时候,“我们”就怀疑会不会是它吃了。

师:哪些词可以说明?

生:“常常”“特别注意”“凝望”等。

师:嗯,这说明猫有作案的嫌疑。

生:第19段“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就更加证明了这只猫在人们眼里就是想要吃鸟的。

师:你注意到哪两个关键词?

生:一个是“又”,另外一个是表示时间段的“隔一会儿”,表示频率高。

生:还有,文章里说猫“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这就逮个正着。

生:我觉得第25段也是,“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就觉得真是“畏罪潜逃”了。

生读:“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师:“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这句话正常怎么说?

生:我以为真是“畏罪潜逃”了。

师:考虑一下:作者在写这句话的时候,为什么给倒装了一下?

生:用倒装主要是为了强调他认为猫畏罪潜逃。

师:也就是在强调这是“我”的主观判断。还有哪些“我以为”的根据?

生:第15段:“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说明大家都不太喜欢这只猫,看它都不是很爽,不喜欢就导致了他本能地认为这只猫不是一只好猫。

师:偏见由此而来!

生:第27段:“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这个“逃”让人感觉它就是干了错事之后畏罪潜逃了,完全没有反叛,就是觉得它真的干了这件事。

生:第15段:“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难看,印象不好,才会更怀疑它。

生:第23段,妻听见了,认定说“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就加重了怀疑。

生:“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没人帮猫辩护,所以它就成了凶手。于是猫的罪状坐实了。

师:这里有一个词——“于是”,画出来。这个“于是”该怎么读?读出什么味道来?(引导学生读出“于是”中的顺理成章、自以为是、难过、愧疚等不同的情感)

师:再看看,在整个第三只猫的故事当中,有一些词出现得特别多,你能感觉到吗?

生:“好像”“似乎”……

长文的教学,要有聚焦点,要有发力点。《猫》篇幅较长,结构清晰,三次养猫的叙写层层推进。前面两次养猫的经历是为详写第三只猫作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主旨。如何才能达到教学耗时少又效果好这一目标?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直奔对第三只猫的阅读探究,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第三只猫的遭遇及其背后原因,这才是《猫》教学的关键。“我”判定这只猫是凶手,根据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阅读课文重点语段,寻找所谓的证据,以这一教学主问题带动了相关情节的梳理、文学形象的理解以及对巧设情节、语言特色等多方面的领悟,也为后面深悟主旨打下基础。教学小说,就是要利用主问题挑起学生的理解争端,多角度指向文本的内容要点和主旨理解。细读文本,让学生去发现“我”推断凶手是第三只猫即花白猫的理由,这是依据小说文体特征去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变为学生感受、体验的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不断创新。“我”推断的理由是什么呢?猫的“凝望”,猫“好像”吃着什么,猫“畏罪潜逃”,鸟的死状现场,“我”的潜意识认定,妻的潜意识坐实,张婶的默默无言……细细一读,不难发现,“我”把猫当作凶手全是“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作怪。猫的被厌恶,它的“若有若无”,被人“不大喜欢”“觉得难看”,还有它主观上的“仍不改”,都使“我”戴着“不喜欢它”的有色眼镜,带着“一定是猫”的主观臆想,把这只猫的一切举动都视为罪证。小说教学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正确把握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语义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和前提。在探究情节内容的同时,从语言阅读入手,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揣摩作者的匠心独运,意会作者高超的語言艺术功力。比如反复读“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多角度体悟“于是”一词中蕴含的情感;比如怎么理解文章多次出现“好像”“似乎”“我以为”等词句,引导学生对语言细节讨论分析,在语言的细微处去寻找作者隐藏的东西,为下一步理解文本主旨做好铺垫。

三、“不知名的”夺去猫“所爱的东西”

实录三

师:第二只猫丢失后,我“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那么,第三只猫死亡后,我们也可以仿用这句话.这悲剧也是“不知名的夺去猫所爱的东西”。那么,文中的“我”夺走了猫所爱的什么东西?

生:夺走了这只猫的生命。

师:对,夺走的是猫的生命。还夺走了猫的什么?

生:夺走了猫的温暖。虽然它是一只猫,但它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它也喜欢跟爱护它的人在一起,所以也是夺走了它所能得到的温暖。

师: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猫特别渴望温暖?

生:“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生:我觉得还夺走了它对“我们”的信任。“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这就是信任。

生:还有尊严、清白。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让它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去了。

师:想得更深了。猫尽管是弱者,但它也有尊严,有追求平等的权利。

生:我觉得还有它对未来的希望吧。

师:是的,猫对未来的好生活是有渴望的,你看看它躺在露台板上是怎样的感觉?

生:“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

师:对呀,这就是它最惬意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它对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希望。再问大家:猫所爱的这些东西是被什么夺走的呢?表面上看是棍棒,实际上你觉得是被什么夺走的?

(学生慢慢地得出“专制独裁”“个人喜好”“偏见”“主观臆断”“粗暴”“地位”等理解,教师最后将其归结为人性的丑陋)

师:人性的丑陋,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篇文章写养猫是为了折射人性的关丑。

作家黄科安在《郑振铎散文探赜》中强调郑振铎写《猫》“写得那样情深性挚,哲思醒人,确实值得人们再三玩味”。作为郑振铎秉承“为人生”而创作的系列小说之一,《猫》特意回避传统的小说创作套路而只叙述人和猫的故事,学生对它的主题出现多样化理解是非常自然的,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的。小说的主旨解读需要学生由浅入深地去实践,教师切不可强势灌输,尤其面对七年级学生,更应巧引妙导,自然适度。花白猫虽然难看,可也是一个鲜活生动的生命,“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这让我们感觉如此温暖、安静、美好。可是“我”却无情地去棒打它,甚至“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我”的暴怒,“我”对猫的虐待,“我”的被针刺过的良心,“我”妄下断语给猫带来的冤苦等,这个层面上的理解学生大多能读出,文章也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怎样让学生从“一望而知”到渐渐理解“一无所知”的深刻,教师要精妙点拨,不是告知,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感悟体验最终收获。如果说第二只猫丢失是“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那么,第三只猫死亡也是“不知名的夺去猫所爱的东西”。猫所爱的东西是什么?不知名的又是什么?这一问,巧妙地把学生从文章内容表层引向深处去思考。猫失去的是生命,但“所爱的”更多、更重要,那是附着在生命上的尊严、自由、平等、美好以及诉说和辩护的权利等。“不知名的”看似是棍棒,是怒斥,实则更是我们人性中的凶恶、冷酷、残暴和阴暗等。这样一思考,我们就慢慢地走向《猫》最想要诉说的人性思考和生命感悟。

四、文章一共写了几只猫

实录四

师:回过头来我们想想,《猫》这篇文章一共写到了几只猫?

生:三只,都亡失了的三只猫。

师:你觉得文章当中一共出现了几只猫?

生:四只。除了我们自己家养的三只猫,还有吃鸟的那只黑猫。

师:黑猫,最后也是逃走了,结局也很悲惨。还有没有?你再来说。

生:舅舅家的三四只小猫。

师:舅舅家的三四只小猫,一笔带过,不算。(生笑)现在文章里有四只猫了,还有没有其他的猫?再找。

生:“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师:也跟那几只猫一样,一笔带过,不算。(生笑)现在有四只猫了,可是肖老师读出了好多猫,你能找出来吗?第五只猫在哪里?读文学作品一定要会想象,会思考。你来说。

生:我觉得第五只猫就是被“我”冤枉过的猫。

师:好,被“我”冤枉过的猫。文章当中还有哪只猫也被冤枉过?

生:我觉得是张妈,她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师:张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引导学生读张妈,分析张妈)张妈也是一只可怜的猫。五只了,还有吗?

生:李婶。虽然没怎么写李婶,但她也是没地位的人,一定也会受到和张妈一样的委屈。

师:有道理,六只了!还有吗?

(生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师:张妈、李婶都是人,都成了可怜的受委屈的猫。还有谁呢?(学生说“我”)请问,那么暴怒的妄下断语的“我”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成为猫?

生:被他妻子欺负。(生笑,点头)

師: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同学们?“我”仗势欺猫,妻子又可以仗势欺“我”,其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最高级别的人。到单位上,到社会上,尊卑观念不改变,始终会有比你更高一头的人。(学生恍然大悟)

师:所以,如果不改变人性中的丑陋,不剔除人性中的阴暗,我们都可能成为那只可怜的、被冤枉的猫。这样一想,在座的你就可能是其中的那一只。回到我们这个板书来看(板书上的四个词:亡失难过比更),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比猫的亡失更令人难过的,比猫的亡失更令人难过的是什么的亡失?

生:美好人性。

师:因此,我们都要好好想想,这个社会,我们怎样创造美好,怎样呵护生命,怎样净化人性。最后,一起来读读文章最后一段。

生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师:这就是一位作家的良知归来和作家的自我剖析,下课。

小说,是小说家对生活中各种点滴进行提炼的模型、曲线、案例,小说形象直观地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观察体会这个世界的视角,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那些我们曾经以为已经搞明白的事物,提醒我们对这个事物还有继续探索的需要。怎样才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联系自我、联系生活去思考这篇小说的意义?我们还需要从“猫”去作探究。郑振铎这篇文章写的是养猫的事情,但标题不是“养猫”,是“猫”。文章里出现了几只猫?徐江教授说:“绝大多数的老师却只讲前三只猫,好像文本中就没有第四只猫一样,这说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问题是不小的。因为不讲第四只猫,就证明没有读懂这文,极大地流失了《猫》文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尤其是不能将此文上升到更加‘有用的境界。”“一个语文老师需尝试锻炼之,给初中生作出上述归纳以熏陶学生,使他们对文本内涵有升华性认知,为进入高中作操作性归纳打下基础。”三只猫,可爱的死去,有能者被劫,不幸者被冤,这正是那人性扭曲的社会的写照。黑猫逃走了,它能逃脱它的命运吗?张婶也是一只猫,这个解读很多老师都关注到了,那么我们能进一步思考张婶以外的人甚至我们自己吗?小说要展示的是社会百态、世间万象。三妹最爱猫,可第三只猫丑,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张婶最没地位,最是可怜,“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她自己就是一只任人咒骂的可怜的猫,可是她也“向来不大喜欢”比她更低一级的猫。至于“我”的棒喝,“妻子”的怒骂,陌生人顺手抱走第二只猫等,都足以证明人性中的自私、冷漠与丑陋。这就是“我们”。不解剖自我,不纠正人性,下一只猫就是你我。作品中“我”对三只猫命运的情感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灵魂的直视,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为读者人性的自我修缮提供了示范。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该通过郑振铎先生沉重的笔触去感受“一个时代知识精英对生命的尊重与高度的责任感”,去努力实现人性中善良、仁爱、公平、正义等美好一面的觉醒。反思,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美好,才能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每一个卑微的生命。过深的解读对初一学生而言,自然不适合,但一点都不去思考文本的深度,教学必然走向浅表化。文章写了几只猫?这极具发散性和深刻性的一问,帮助学生读进去,又读出来,把小说与生活、与自己联系,去积极反思,去勇于剖析。这也正是文学给我们的力量。如此,阅读才成为跳脱出现实的蝇营狗苟去感受星辰大海的途径,语文才成为美好精神的滋养和唤醒。

猜你喜欢

郑振铎养猫人性
养猫还是养狗,这是个问题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郑振铎炒股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养狗和养猫,哪家主人幸福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