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课标命题建议之“三类情境”“典型任务”解析

2018-05-30叶丽新

语文建设·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典型试题学科

叶丽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在“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的“命题思路和框架”中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并且用一定的篇幅解释了何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有哪些类型,以及何谓“典型任务”。不过,从实践层面来说,还需要对系列概念的特定意义和它们在试题层面的运用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尝试以解析课标说明性文字和关联具体试题的方式,对“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以及“典型任务”四个概念的所指和运用作初步的探索。

一、“个人体验情境”的理解和运用

2017年版课标对“个人体验情境”的说明为:“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从这一描述语中,可以提炼出试题设计的三个着眼点。

一是任务目的指向。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获得个人体验,包括情感层面的,也包括学习过程、方法及策略层面的;其二,从个体角度建构意义,包括阅读、梳理等“吸收”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认识发展,也包括表达和交流等“倾吐”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个人创造。

二是主要任务领域。就以上引用的课程标准中的说明语来看,其主要指明了两大类特别适合于检测学生“个人体验”成果的任务:其一,文学作品阅读,因为文学作品具有较为宽广的体验和阐释空间;其二,文学作品创作,因为创作者可以更为个性化地传递自己的生命体验。当然,在测试语境下,文学创作空间会小些,但即使是非文学类考场写作,依然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尽量表达个人独特的体验、认识。

三是学习活动特征——“个体独自开展”。表面上看,在测试环境下,个人是独立答题的。不过,在考试环境下,试题所要求的任务通常有一定的指向和各种限制性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解答试题的过程不是纯粹“自由”的,行为空间和行为结果会受一定的限制,个人体验的获得和表达空间会有一定的边界。因此,在测试环境下,个人体验情境中的“个体独自开展”主要表现为思维过程和结果能体现个人色彩。在测试环境下要能真正检测学生的“个人体验”,须保证“个体独自开展”的任务能有一定的开放空間。当然,试题一旦开放,为了保证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通常需要设计分层评分标准。这是个人体验类情境试题需要特别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般而言,作文题是比较典型的个人体验情境类试题,尤其是当下申明“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材料作文题。阅读题中,也可设置开放度较高、鼓励学生表达个人体验的试题,较好地将考场阅读体验和日常阅读体验关联起来,使学生可以较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二、“社会生活情境”的理解和运用

2017年版课标对“社会生活情境”的说明为:“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

仔细辨析这一描述,也可以分解出三个要素:一是情境来源——“具体的社会生活”“具体的生活场域”,通常表现为任务背景、需求等。二是任务类型—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各个领域的活动或涉及这几个领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三是任务目的指向——突出“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即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内化、强化交际规则。

因此,与“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相比,设计“社会生活情境”类测试题目时重在考虑:其一,情境是否源于社会生活,包括任务需求、任务所引发的行为及成品等是否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和需要的;其二,情境中所嵌入的问题、任务,是否有利于检测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运用的“目的意识”及“对象意识”等。

当然,关于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检测目的也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以下三个例子所示。

例1(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卷)

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 )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例2(2014年高考上海卷)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笔者注:此处仅呈现第三段内容)

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6.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5分)

本报讯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例3(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略,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略,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略,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以上三道试题,都有着较为浓厚的社会生活气息。例1有考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例2、例3文本本身探讨的话题(受众的新闻素养)或呈现的信息(量子通信研究团队及其研究成果)都有较为强烈的时代气息。

不过,三道试题引入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所检测的能力也有差异。例1的能力指向为理解和运用语句(面对特定的对象和情况,达到劝说的目的),例2的能力指向为迁移、运用所读材料中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类似问题(重视特定类型发表的基本规则),例3的能力指向为感受、强化表达的立场、目的意识及读者意识。

在后续的试题开发中,一方面要尽量以多元方法引入社会生活情境,另一方面要尽量保证特定情境中的任务具有针对性,有着专门的考查意义。

三、“学科认知情境”的理解和运用

相比于“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2017年版课标对“学科认知情境”的说明最为简约:“指向学生探究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延续对“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的分析思路,这一描述语中依然可以提炼出试题设计的三个着眼点。

一是任务特征。从任务内容来说,触及“学科本体”,涉及较为深入的学科本体知识,譬如古代汉语知识、现代汉语知识以及文学领域的各种知识;从任务引发的认知层级和思维类型来说,可能偏向评价、探究等较为高阶的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复杂思维类型。

二是测试目的。显性层面可能需要学生调用并进一步获得学科规律性知识,譬如关于特定文体的知识,關于特定文学流派的知识等;隐性层面是检测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认知能力”。语文学科认知能力是在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专门能力,譬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文本解读能力。

三是情境来源。社会生活情境通常有明确、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背景、需求等,而学科认知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通常表现为语言文字材料内部或语言文字材料之间自然构筑的思考空间,当学习者沉浸于这样的思考空间时,就处于学科认知情境或个人体验情境中。

其实已有一些试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触及了学科认知情境。譬如,2016年高考上海卷中的一篇文学类文本为《湖殇》,试题之一为:“本文是抒情散文,第11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这一试题本身没有额外的生活场景、背景等的描述,但是文本内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与人们的习惯认识之间构成了潜在的认知冲突,形成了一个问题情境。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回忆抒情散文的一般特征,而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又会进一步加深对抒情散文可能存在的特殊性的认识,同时也在无形中学习了文本细读的方法。因此这一试题有学科认知情境类试题的意味。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学科认知情境类试题。当然,在测试环境下要考虑学生可能调用多少既有知识和资源,是否真的具备学科本体问题探究空间和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以前不是没有涉及,只是现在和未来需要更加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运用。另外,三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但如上所述,可以和应该区分出各类型情境的测试重点。

四、“典型任务”的理解和开发

细读2017年版课标对“典型任务”的说明性文字,可以获得“典型任务”设计的思考框架。

一是目标取向典型。在设计测试任务时,必须仔细思考任务的测试目标是什么。“典型任务”所引发的学生行为表现及行为结果应该能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当下所期待的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可参考学业质量标准中的相关描述。

二是材料内容典型。一方面,所选用的文本或语料应尽量有特色、有价值、有代表性,并且涉及面广,让学生充分体验古今中外优秀的语言文字作品;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从多样化的角度组合材料,譬如从话题、主题、差异观点等角度建构较为广阔的思考和探究空间。

三是任务形式(语文活动形式)典型。形式典型的任务,可能表现出三个属性。“综合性”:试题不指向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而是需要调用多方面知识、能力,以此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多样性”:一方面,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各个领域内部,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题目;另一方面,还可突出这三个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可命制整合了三个方面实践活动的综合性题目”,如下例4所示。“开放性”:无论是任务完成过程还是任务结果,都没有固定的模式,给予学生展示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空间。

四是任务引发的反应典型。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任务引发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典型,纯记忆和机械分析的试题要尽量减少,尽量设计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试题。即使是记忆,也要引导有意义的记忆,如下例5中第(1)题的默写,需要学生在记忆库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后呈现,可以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其二,任务引发的“情感体验”典型,譬如能充分感受作家、作品所传递的独特情感,同时对语文学习活动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五是任务行为成果典型。首先,任务引发的行为结果应尽可能体现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状况,体现学生真正的想法,而不是“训练”的结果。其次,任务结果虽然是测试环境下形成的语言文字成品,但仍应具有现实意义。考场内外、学校内外,学生对语文、生活、世界、自我等的认识应具有一致性。如下例5中第(2)(3)题,学生的回答可以展示学生的积累和思考,而第(4)题的成果则可运用于日常生活。

例4(美国“为升学与就业做准备评价联盟”所开发的11年级英语语言艺术试题)

以上你已经阅读了节选自《流沙》(Quicksand)和《一位前黑奴的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an Ex-Colored Man)中的文本,并解答了阅读试题,下面请写一篇文章来说明两篇文本中相似的主题,并进一步分析两位作者是如何借助人物、事件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

例5

春夜喜雨杜甫(略)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苏轼(略)

问题:

(1)默写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词,与上述两首诗组成一组阅读材料。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选择这首诗词的理由。

(2)结合这几位诗(词)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主张,选择一个角度评析这几首诗词。

(3)下面两则材料是对示例作品的评点。你对这些观点有什么看法?任选一则阐述你的理由。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杜诗:“写雨切夜易,切春难。”“‘喜意都从罅缝里进透。”

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

(4)结合下面的材料,给一名初一的学生写一封信,向他介绍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合宜的方法。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综上,三类“学科情境”和“典型任务”共同提醒我们时刻注意追问和反思:测试题目是要学生做什么事情?做怎样的事情?这样的追问和思考是为了保证测试任务的意义,即尽量保证测试题都能有效检测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再进一步说,这样的测试本身,以及这样的测试所引导下的教学,又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需要为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而努力。

猜你喜欢

典型试题学科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学科新书导览】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