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独立学院班集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8-05-30类康

高教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建设思考独立学院班集体

类康

摘 要:班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开展教育工作、教学活动以及管理服务的重要渠道。独立学院班级与公办学校班级既有统一性,同时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独立学院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班集体5大结构要素从思想认识、管理制度、组织结构、集体氛围、班级目标等方面重点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班集体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班集体;现状;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0-0188-03

Abstract: In colleges, the main forms for ideological politics education are classes, which are also the critical channel to carry out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management services. Both independent institutes and public institutes are unites are facing mor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is essay is particularly to discus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building up class's entirety under new situations by, accordingly, analyzing the current existing issues and reasons among independent institutes and combining the five major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so forth, which ar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system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collective atmosphere.

Keywords: Independent Institute; class' entirety; current situation; thinking build-up

前言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垂直路径“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中,班级成为所有学生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虽然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但是班级只是集体形成的初级阶段,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班集体。关于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崔勤勤在《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探析班集体建设》中认为,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個阶段:松散群体、社会群体、集体。可见,由班级发展成为班集体的过程,是班级结构系统不断优化的过程,要经过持续有力的教育培养。

一、独立学院班级建设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行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的不断变化,高校班集体建设出现诸多问题。独立学院相对公办高校,由于学校运作模式、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的特殊性,班级建设更是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思想上认识欠缺、制度上专业欠缺、形式上创新欠缺、效果上持续欠缺,导班集体建设中班级成员凝聚力下降,班级文化保守陈旧、班风学风萎靡不振。

(一)思想上认识欠缺

思想认识是对于某件事物、某种现象的想法。人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对于班集体有较为透彻的思想认识,可以推动班级向优秀班集体发展,反之,则会起阻碍作用。

独立学院学生相对公办院校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展现,对班集体思想认识上的欠缺导致在班级建设中自我意识较强、集体信念模糊、团队精神不足、责任感较差,加重了班级建设的困难和阻力。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管理队伍对于班级建设缺乏深入的思想认识,造成工作中服务意识和主动性不足,缺乏专业的班级管理策略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班级成员对于班级建设较为冷漠。学院对班集体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班级管理的良性、及时引导,使得班级建设理念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二)制度上专业欠缺

制度是约束集体成员行为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包含了成员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它通过不断内化成为班级公认的力量,进而在班级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班级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使全班同学自觉遵守班级纪律,在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引导班内同学发愤图强,塑造优良的班风学风。

独立学院现行的班级制度大多墨守成规,机械沿用所依托母校的院系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兼顾独立院校班级和学生特点,从而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对于其文化和内涵认识和研究不足,不能有效地体现班级成员意志,做不到科学的为班级建设服务,更不能有效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班级管理制度和班委监察考核机制专业性欠缺是造成班级成员对于班级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形式上创新欠缺

形式是指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办法和手段。班级工作形式是否为班级成员所接受、是否适应班级发展建设的需要、是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直接关系到班级能否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目前独立学院班级活动开展往往都是停留在座谈会、讲座等常规单一的形式,不能够因地制宜根据时代发展变化、专业特点及年级的差异灵活创新班级建设办法,造成班级文化保守陈旧,班级对于班级成员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下降。班干部木偶式的工作模式使得班级工作仍处于表面的上传下达,缺乏创新,降低了班干部的威信,进而影响了班级建设进程。

(四)效果上持续欠缺

效果是由于某种动机或原因产生的结果。班级建设效果是在学院系部、辅导员的指导和班干部的组织下,有目的、有计划实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而取得的成果,是衡量班级好坏的重要指标。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班级建设效果能够振奋人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增强成员对于班级的认同感和活动参与热情。

新生入学之初对于班级的依赖感较强,经过军训教育和入学教育增强了班级归属感,对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随着时间的推进大多数班级成员和班干部将重心转向自己的大学规划和选择,对班级建设的关注和投入减少,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不能得到持久的延续,班级凝聚力、向心力逐步减退。班内少数学生进入大学后进取心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經常旷课,沉溺于网络游戏,生活自理能力弱,不能很好适应新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存在障碍,不仅成为班级成员的负面教材,而且导致同学之间关系比较难以处理,集体意识淡薄。

二、高校班级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冲击了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高校中学生只关注自身发展而漠视班集体建设成为普遍现象。

2. 网络的迅速崛起,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其在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习渠道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学生沉浸于封闭虚拟世界,其虚拟性、开放性慢慢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不愿参加班级活动和班级建设。

3. 近年来独立学院以其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家长中从事商业经营,中高层职员的较多,每年申请学费缓交、助学金的同学也不在少数,所以班级成员接受的观念各有不同,在新的班集体中断时间很难形成统一的价值,各自目标也不相同。相对公办院校,独立学院更加明显的生源层次差异使得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二)高校原因

1. 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队伍对于班集体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独立学院为了实现高就业率,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以及学校的科研教学,对于班集体建设的投入较少,学校班级管理机制陈旧呆板,与实际班级建设需求脱节;辅导员所带班级过多,工作很难面面俱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不透彻;班主任大多只是挂名,工作停于表面。

2. 独立学院班级制度制定没有完全兼顾自身特色,缺乏全面考虑而流于形式,长期效果有待考验。学校对于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缺乏科学完善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导致管理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班级建设缺乏责任心和行之有效工作方法,降低了班级的凝聚力。

3. 迅速崛起的校园社团组织在丰富学生大学生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客观上也削弱了班级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学生原因

1. 当前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是“95”后大学生由于“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思想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独立学院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因其家庭环境拥有鲜明的特殊性,思想上自我意识较强,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学习上自控能力有待提高,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合作中全局性、集体观念较差。突出表现在班级成员大多只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建设,对于院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往往是 “消极怠工”,班内同学关系相对冷淡。

2. 独立学院学生由于良好的家庭经济背景,从小便是“温室花朵”,经历的风雨较少,所以面对挫折与挑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对于外部环境负面影响的抵御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三、加强班集体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弘扬正面舆论

1. 把握有利教育时机

把握新生入学教育、军训教育、奖助贷评比等契机,注重大学职业规划课、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加强培养同学对于班级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班级成员对于班级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同时充分利用党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 建立班级舆论阵地

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可以凝聚班内人心,反之消极的舆论则会涣散人心,无法将个人思想行为与集体导向相协调。所以占领集体舆论阵地是全面提高思想认识的渠道,是班集体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班级及专业特点,鼓励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进班内成员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积极集体舆论导向的基石。

3. 宣传典型榜样事迹

典型事迹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带动和促进班内同学向他们学习,激发班集体的凝聚力,引导班级成员深入了解班集体内涵。有效利用学生普遍使用的媒介,例如班级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社交平台,树立励志、志愿者等不同类型的模范典型,增强同学的班级荣誉感。

(二)优化管理制度,规范班级纪律

1. 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

班级管理制度若是得不到班内大多数成员认同,则有可能形同虚设,起不到实质的约束作用。在广泛征求全体班级成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表决和修订,最终制定出适合班级发展的班级公约、宿舍规范、奖惩机制等管理方案,使规章制度真正成为全体成员的集体规范,既有利于发扬民主精神,增强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提升集体凝聚力,又能够调动同学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保证其顺利执行。

2. 积极宣传,营造集体舆论

管理准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宣传教育增强班级成员对于管理制度的认同和消化,营造强有力的集体舆论,将班级规范目标转化为集体理念,科学引导班级成员的行为,形成自律的班风。

3. 严格执行,强化制度效果

班级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若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赏罚分明,则会造成班级制度或有或无、主观随意的形象,降低其公信力。所以要严格执行、公平公正,逐步强化制度效果,提高班级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班级规范由外部制约转向自我约束。

4. 及时更新,调整不适内容

班级管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根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反馈及时调整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应对班级发展和制度中的脱节内容,才能保证规范的长效发展。

(三)健全组织结构,完善管理体系

1. 科学选拔机制。从日常的班级活动观察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于班级工作的态度等,通过竞争演讲、民主测评竞选出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关系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干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

2. 注重教育培养。在思想上,宣传党的先进性教育理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在能力上,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威信、发现问题、增长才干;在学习上,鼓励上进,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规范,展现良好的干部形象。

3. 加强监督考核。建立针对学生干部的考核机制,通过教师评价、班级述职、综合测评、班委自评与互评等手段,使其在接受老师和同学外部监督的同时内部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提升,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四)和谐人际关系,净化集体氛围

1. 坚持平等与尊重,和谐同学与同学的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修炼是每位同学在大学校园的必修课。地域习俗、性格特点、文化修养、家庭环境的差异往往是班级成员之间交往产生障碍的根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和团队精神的处理问题方式不利于班级建设的良好发展。人际交往中坚持平等与尊重的原则,能够加强团结,增进友谊,为班集体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强调理解与宽容,和谐班委与同学的关系

学生干部要想做好同学与老师间的纽带,必须主动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坚持严于律己、服务同学的工作信念,使自己成为同学的知心好友,了解每位班级成员的情况,把握共性,尊重个性。班级其他成员更应感恩肯定班委的工作,包容理解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积极提出改进性建议,丰富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建设吸引力。

3. 提倡互尊与互爱,和谐老师与同学的关系

尊师重道是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老师,在学生工作开展中选择恰当的方法,本着关爱、尊重的原则采用朋友式、同学式的方式与其平心静气地商谈,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能够增进师生情谊。反之,如果以老师的权威压制同学,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使得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恶化。

(五)明确班级目标,激励学生斗志

1. 民主与适度相结合

一个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立足于班级成员对于班集体发展向往,合理确立班级发展目标,过低则不能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过高则可能打击成员的信心。适度性、可行性的班级发展目标能够增强班级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2. 总体与阶段相结合

针对班级的整体发展和长远设想,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集体总体目标和规划。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班级发展的不同特点,灵活调整每个学年发展目标。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有利于班级目标的科学化、专业化,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四、结束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班集体建设的过程,是大学班级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独立学院班集体建设坚持以集体目标凝聚人,以科学认识引导人,以和谐关系陶冶人,以专业制度规范人,以干部组织团结人,同时结合独立学院班级和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高班集体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2]刘亚军.和谐视域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9).

[3]任帅军.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策略[J].教育广角,2010(7).

[4]祖平.浅谈如何建设优秀班集體[J].思想政治教学,2010(7).

[5]崔勤勤.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探析班集体建设[J].职业教育信息,2004(10).

[6]金梅.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6(21):195-197.

猜你喜欢

建设思考独立学院班集体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我爱我的班集体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师资培训建设的思考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