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8-05-30李北东
李北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影响和制约人民群众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因素等,是我们有效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条件。
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处发展阶段的反映。对一定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关系党的中心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此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纠错和发展的过程。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及时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偏差,改变了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深刻分析,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工作的中心重新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一直持续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且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全新的概括。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看似简简单单几个字的变化,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既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民生活水平的认识的深化。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根据需要的内容不同,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层次性等特点,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产生的,需要的满足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同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最初,需求也是极少的。需求本身也只是随着生产力一起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需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層次也愈来愈高。
过去我们之所以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不发达,物质资料比较匮乏。现在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生存需要已经不是根本性问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文化生活资源匮乏基本消除、文化娱乐内容及形式日益丰富多彩的基础上,人们的需要正向更高层次迈进,需要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环境的保护等问题,人们的爱美意识、审美追求、按美的规律进行生活和自律不断增强。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二、影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因素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超过30%。很显然,我国已经摆脱了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状况。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大,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拥有量在世界上仍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8亿,就是一个大问题。反过来,总量再大,除以13.8亿,就是一个小数字。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那就是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和影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1.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具体而言,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社会建设却相对滞后,公众利益诉求不断增加,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并进入凸显期,民生问题成为社会焦点。社会阶层分化造成贫富悬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传统利益协调机制难以适应和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已有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构架已经不能适应矛盾凸显期和社会转型期的需要。
二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不平衡。过去的经济发展耗费了大量资源,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引发了包括部分癌症、传染病、呼吸疾病等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成威胁。
三是经济内部存在诸多结构性不平衡。如产业结构失衡,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资源配置效率低;城乡结构失衡,城乡一体化进展缓慢,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社会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区域结构失衡,中西部与东部地区间差距仍在拉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不平衡,等等。
2.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五大民生领域:
一是科技、教育发展不充分,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比如,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仍不畅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等教育行政化;职业教育滞后;应试教育体制亟需改变,等等。
二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充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仍需改革。“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医患矛盾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分级诊疗制度未能得到有效实施,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闲置浪费,大中型医院就诊压力大;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破除以药补医、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等现象,形成合理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努力减轻群众负担,确保低收入群众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等等。
三是住房制度建立不充分。我国城镇房价普遍高涨,而且房地产调控越严厉,房价上涨反而越迅猛,部分城市的高房价已超出居民的可承受能力,一些大型城市的房地产存在较大泡沫化风险,这背离了“住有所居”的目标,背离了中央所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住房市场化改革已历经多年,但是“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尚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四是养老事业发展不充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人,养老需求十分旺盛和紧迫。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滞后,还存在大量问题,诸如养老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养老院服务质量缺乏相应监管标准,等等。
五是就业不充分,就业压力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社会稳定。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去产能的发展,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安置,加之近几年每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都在700万左右,就业的压力不断加大。
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途径
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继续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涉及的问题多范围广,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有非常多的选择,但至关重要的是要集中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方面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政策方面的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把握发展的方向,谋发展的大局,定发展的政策,深入开展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改革,又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贯彻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把党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2.坚持协调平衡的发展理念
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从追求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进行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前提。我们过去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今后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从注重数量的增长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坚持创新战略,为经济发展不断寻找新的引擎。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统一起来,把我们的发展和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建立协调不同区域发展的有效机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满足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注重社会公平,调节地区之间的差距,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公平地、实在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是历史的創造者,是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推动中国的发展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为中国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制定发展的政策和策略要注意倾听人民的声音,吸纳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人民参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逐步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创新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式
加强社会治理,立足改善民生,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和体制,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就是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要利用法治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就业形势、就业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日益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凸现出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保护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的有效渠道和制度保证,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既要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又要调动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从而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逐步走向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