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理论思潮探析
2018-05-30董波
董波
摘要: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对各学科理论和实践影响日益凸显,对它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理论思潮。文化自觉理论思潮目前居于强势状态,并且发展态势比较走劲。然而由于文化变革、知识群体、知识生产、传播体系等因素使文化自觉理论思潮面临新的挑战。文化自觉理论思潮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创建学派。创建学派是文化自觉理论思潮今后的发展目标。
す丶词:文化自觉;理论思潮;学派
ぶ型挤掷嗪牛篔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1-0036-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1.007
お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文化自觉”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研究成果、研究议题、研究人数、研究学科以及地区范围逐渐扩展。譬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的推动下举办“文化自觉”理论研究论坛。这种论坛的影响面,涉及的范围、人数、学科领域比较大。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反思“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怎样才能更深入下去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文化自觉”理论。由此本文从对“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活动进行反思的角度选择题目,为推进“文化自觉”理论的深入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一、“文化自觉”已成为一股理论思潮
当代“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态势日益活跃,那么“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是思潮还是流派?或者是学派?目前,“文化自觉”理论研究在我国成为一股思潮。成为一股思潮需要符合以下几个特点和条件,而“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正好满足了这些条件。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文化实践是历史的、阶段性的。当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也会要求文化自觉与之相适应。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要求,必须更新文化主体意识,培养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对国家民族文化和人类前途命运的博大关怀、理性思考和发展进步的动力。文化自觉不仅仅是个体的自觉,只有由个体转化为群体、转化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的时候,才能成为支撑民族文化复兴繁荣的强大动力。
“文化自觉”研究是否属于思潮,应借助于思潮的判断依据或标准来加以分析和判定。有研究者指出:“一种政治观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思潮,主要是因为它合乎以下几个标准:一是它能够抓住当时社会最为敏感的问题,并能够对这些问题在价值、实践层面上做出明确的答复,尽管其理论根基不是非常深厚和准确,但是它面对的问题却是整个社会非常关心并且是亟待解决的,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敏感性。二是它在当时社会中的扩展程度和影响程度已经不局限于狭小的主体范围和空间范围之内,而是已形成了一股较为盛大的文化力量,具备动员社会民众、促进社会改造的特点。三是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度,尽管时间标准长短不一,但一定不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的。”[1]以上的判断标准尽管针对政治思潮而提出,但对理论思潮的判断也具有适用性。据此我们也可以作为“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的判断标准或依据。
首先,“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抓住了当前文化研究中最敏感的话题,即文化自觉问题。文化自觉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关心和亟待解决的话题,中国也不例外。自1997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第二届人类与社会学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后,便在学术界、思想界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直到21世纪初的前10年,在费孝通和冯骥才等领军人物的推动下,我国文化发展高举“文化自觉”旗帜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其次,“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的范围如今不再局限于少数人,少数部门的事,已经从过去的少数人关心的话题演变成文化领域甚至整个社会关心的话题。21世纪初以来,党中央把文化自觉的观念、思想和理论写在了自己的文化旗帜上。“文化自觉”成为党的文化思想,国家的文化理念,全民的文化追求。
再次,20世纪90年代,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最早在学理上提出了“文化自觉”,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文化自觉”的学术意义。他提出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的境界和目标。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倡导在我国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文化自觉”理论研究在方莉莉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潜心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居于快速的发展当中。
可见,从思潮的判断标准或依据来看,“文化自觉”理论研究目前正处于思潮阶段,而尚未形成流派或者学派。
二、“文化自觉”理论思潮处于强势状态
从“文化自觉”理论研究功能和影响来看,它逐渐居于强势状态。
一是发展规模迅速。“文化自觉”理论研究的学科和人数逐年增多。而且覆盖面越来越大,参加的高校、学者越来越多,且具有代表性。讨论的主题虽然都围绕着“文化自觉”理论,但讨论议题的深度、广度越来越来丰富和深化。从刚开始的“文化自觉”本身的问题,到讨论“文化自觉”理论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问题,研究视角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
二是当代“文化自觉”研究在社会影响上的话语权意识不断增强。当代“文化自觉”研究思潮的代表人物和研究团队,通过召开学术论坛、写文章、发表演讲的形式,积极介入“文化自覺”理论热点问题的讨论,力图扩大影响面,争夺话语权。其目的在于试图占领“文化自觉”研究的制高点,更大范围地影响文化领域和介入文化体制改革。
三是当代“文化自觉”理论研究在传播上的多媒体性。其具体表现在:第一,借助书刊报纸、大学讲坛等传统渠道进行传播,抢占舆论阵地;第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手机短信等新技术手段,扩大传播渠道和范围;第三,传播的信息载体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文字,还有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一体的多媒体手段。
三、“文化自觉”理论思潮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文化自觉理论思潮尽管居于强势状态,但是在当代面临一些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和问题,如果这些挑战处理不当对文化自觉理论的持续发展将带来很大影响。
(一)文化变革与“文化自觉”研究思潮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实践,正确的理论对实践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文化自觉理论亦是如此。任何一种思潮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纠缠在一起。“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也是如此,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文化变革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它展示了对文化变革的诊断和反思的期望。“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具有的实践取向和问题取向,决定了它要脱离虚幻的想象和抽象的批判,从而转化为一种支撑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目前,中国的“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正面临着变革的时期,如中央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的要求以及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决定等。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党深刻的文化自觉意识。在此背景下,“文化自觉”理论研究如何与它们产生互动,并产生自身的积极影响?这些问题为“文化自觉”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提出了挑战。
(二)知识群体与“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
“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是与知识群体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和思想是人们思索“文化自觉”理论问题的源泉。这是由于知识群体既是“文化自觉”理论思潮的生产者,又是它的表达者和传播者。应该说,目前中国的“文化自觉”理论研究的知识群体逐渐壮大,从起初的几所院校逐渐发展,现在波及到很多学校和学者。原先搞艺术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也逐渐开始关注“文化自觉”理论的研究。文化自觉虽然已经成为哲学、社会学甚至艺术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所探讨的重要课题,成为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的理论工具,但各家文化自觉理论相对分散,缺乏完整的理论内涵构建,对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运用还只是停留在“号召性的词汇”上,具有表面性、直观性和口头性的特点。因此,只有对文化自觉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完整健全的文化自觉理论体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化自觉这一重要命题,从而对各类理论、重大现实问题做出根本性的指导。可以说,研究的知识群体逐渐壮大,但是作为知识群体的研究队伍不够稳定,大部分成员缺乏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不够系统,几乎都是即兴研究。如此下去,“文化自觉”理论的研究缺乏后劲,影响以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这一现实状态下,“文化自觉”理论研究面临挑战。
(三)知识生产、传播体系与“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
尽管“文化自觉”理论研究与知识群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知识群体是“文化自觉”理论研究的发端者,但是没有一定的社会机制,任何一种思想和观念不会成为影响大众的公共文化力量,而只是书房中的个人消费品。目前,“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当代中国知识生产和传播体系的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出版业的快速崛起和文化制度的变革。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的诞生与传播,与报刊业、出版业的蓬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是通过报刊业、出版业创造出来的。在这一信息和阅读的社会中,通过报刊业、出版业的传播而成为一种公众关注的思想力量。可以说,当代“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是借助知识产生与传播体系,不断展示着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目前,中国“文化自觉”理论研究虽然有了自身的知识生产、传播体系,如通过论坛、网络、论文集出版和报刊杂志等媒介手段,但与其“文化自觉”理论的发展要求也存在一定的距离。“文化自觉”理论的研究迫切进一步扩大影响,而现有的媒介手段满足不了这一需求,因此“文化自觉”理论研究的现有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体系,为“文化自觉”理论进一步研究和传播提出了挑战。
四、“文化自觉”理论思潮的未来目标是形成学派
为了更好地介入文化变革及实践,“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思潮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学派。何谓学派,有研究者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学派在《辞海》中的界定是:一门学问中由于学科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而《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是:同一学科中由于学术、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陈文林等主编的《自然辩证法词典》对学派的界定是:一门学问中由于学术师承不同,由学术观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批科学家所形成的派别。《剑桥国际英语词典》对学派的界定是:同一学科中与学术领导者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观点的人形成的學术群体。《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对学派的界定是:一批人按照同一种理论和方法对本学科内容所作的相关性的系统研究。这些对学派的不同解释,可以归纳为几个共同点:第一,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学术宗师;第二,具有共同的学术信念以及研究方法;第三,学派内存在着师承关系;第四,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这四点是学派存在的标准,其中尤以师承关系以及共同的学术观点为学派成立的基本条件。[2]根据学派的内涵和特征,创建学派应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着力点。
(一)坚守学派立场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立场,并持续地研究逐渐形成学派。“在同一学科立场下因为看问题的视角或逻辑起点的差异,才有可能形成同一学科中的不同学派。这些学派的观点还有可能南辕北辙,双方争论不休;也有可能是不同的研究者因抓住了学科中的不同切入点,开辟形成同一学科中不同但相关联的不同研究者领域或方向,形成不同的学派。”[3]而目前在文化自觉理论研究中缺少学派立场或立场不明显,因此文化自觉理论学派的创建中坚守学派立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派自觉
学派的形成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目前有争论,有一部分人认为学派的创建是历史的、自发形成的。这种认识当然没错,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并承认在学派形成中学者的自觉和努力,很多学派是研究者自己主动建构并发展的。研究者应顺应当代中国文化变革实践的强大内在需求和当代文化自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进一步促进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深化的需求,才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文化自觉理论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三)学派意识
学派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为此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育和创建。学派传承往往发生在同门与同事之中,学科梯队和团队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上要有学派意识,敢于打破常规和制度的刚性约束,积极营造学派氛围,鼓励研究者积极组织或参与高级别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学派观点并著书立说,只有如此才能为创建学派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读懂时代
时代成就了学派,学派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产物,只有一个生气勃勃的时代,才能产生学派。时代为“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领域,从而为“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离开了时代,“文化自觉”理论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离开了时代,不会生长出“文化自觉”理论学派。
(五)扎根现实
任何一种学派都有其特定的价值指向、实践指向、问题指向。文化自觉理论研究学派也不例外。“文化自觉”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实践取向以及问题取向决定了它不是纯粹的精神运动,而是通过一种语言、价值和思想来实现现实变革的文化力量。借助价值关怀的话语权、问题导向的推动力量和提出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来促进实践改变和介入现实变革。我们要根据中国的现实,用中国的语言概括、创造出适合中国的学术话语,促进文化自觉理论的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自觉理论学派。
(六)学术梯队与团队的建设
学派创建要有关键人物和学术团队。有研究者指出:“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流派的定位和确立的标准有:一是有一定区域影响的社会群体;二是有共同的风格和理论体系的社会群体;三是以某个或几个在同行中具有威望的专家为代表的社会群体;四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群体;五是流派定位应尊重社会‘约定俗成的事实。”[4]可见,学术流派必须有群体,这个群体在某个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在本学科应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术流派的形成必须有起“龙头”作用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专家,他们是学科带头人。“文化自觉”理论学派形成和发展,应有观点一致和风格类似的一批学者,并有一定数量和代表人物的研究群。
(七)学术批评与争鸣
一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在与其他学派的争论与交流甚至相互吸收和融通的过程中才能成熟。所以,学术批评、争鸣与竞争是产生学派的前提。反過来,有学派才会促进争鸣和竞争,才会有观点的碰撞,才会产生新思想的火花。要创建文化自觉理论学派,在研究队伍内部或者其他研究队伍之间展开学术批评和争鸣,以促进文化自觉理论学派的形成和发展。おげ慰嘉南祝邯
[1]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
[2]王颖.杜威教育学派与中国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3.
[3]伍红林.学派建设:教育学内发展路径之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46.
[4]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5.
お
(责任编辑: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