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ESP课程研究

2018-05-30郑凌燕

关键词:访谈需求分析问卷调查

郑凌燕

摘要:社会对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学英语教育从普通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转型将会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阐述了ESP和需求分析的相关理论,以福州8所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的普通本科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以及用人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教师以及用人单位对ESP的需求情况,提出ESP课程需建立在学生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上,选择适合的ESP课程教材,对学生实施分层次、分专业教学。

关键词:应用型;需求分析;问卷调查;访谈;ESP课程

20世纪末随着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应用型的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不少学者开始反思国内的外语教学以及如何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需求与挑战的大学生。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英语语言学领域一个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语国家。早在2004年,蔡基刚就明确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学新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ESP教学将会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1]。王守仁认为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大学英语理应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而特点的体现主要落实于工具性、专业性以及人文性。ESP正是满足了我们对大学英语工具性、专业性的期待[2]。

为了赶上时代变化的步伐,相关学者和专家对英语课程设置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丰硕,但问题难免存在,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基础性和普遍性,无法完全满足大学生和整个社会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对ESP的需求是存在的,但是现阶段国内对于ESP课程的研究多集中在英语专業,针对大学英语的ESP课程研究非常少。本文将基于需求理论,探索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非英语专业ESP课程设置。

一、ESP的定义和分类

(一)ESP的定义

早在1964年,著名英语语;言学家Halliday等就专门用途英语(ESP)下过定义:“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for officialsof the law;for dispensers and nurses;for specialists in agri-culture;for engineers and fitters[3].”从此定义可以看出,他们认为ESP就是与各种职业相关,是为各个行业服务的英语。之后又产生了三种比较有影响的定义,分别由Tom Hutchin-son&Alan Waters(1987)[4]、Strevens(1988)[5]和Dudley-E-vans&St John(1998 )[6]和提出。尽管他们下定义的视角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ESP是满足各类学习者需求的为特定职业、行业服务的语言教学和学习方法

(二)ESP的分类

关于ESP的分类,国内多引用国外学者的分类。Mackay&Mountford(1978)、Hutchinson &Waters(1987)和Jordan(1997)都对ESP进行过分类[7]。Hutchinson &Waters(1987)IL乎完全沿用了Mackay&Mountford(1978)对ESP的分类法,仍把ESP分成三个类别:科技英语(EST);商贸英语(EBE);社科英语(ESS)。每个类别又有学术英语(EAP)和职业英语(EOP)之分。Jordan根据学习者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和语言环境把ESP分成两大类: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其中学术英语又被细分成专业学术英语(ESAP)和一般学术英语(EGAP)。他在分类上借鉴了Hutchinson&Waters(1987)的分类方法。

虽然国外对ESP也没有统一的分类,但是通过以上分类法,笔者得出:ESP是以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为目的,结合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一门英语课程,它满足了人们对大学英语工具性、专业性的期待。本文所提到的ESP课程实际上就是Jordan二分法下的“学术英语(EAP)”

二、ESP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ssessment/needs analysis)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多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需求分析对ESP教学和课程设计至关重要。目前为止,国外需求分析模型研究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8]:(1)John Munby1978年提出的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2)A11-wright1982年提出的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3)Hutchinson &Waters1987年的分析模型;(4)Dudley-Evans&St John1998年的分析模型。

这四个阶段的需求分析模型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利排列的,基本上后提出的理论对前人的理论有所补充和完善。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是Hutchinson&Waters的分析模型。该分析理论认为需求分析包含两方面:(1)目标情景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将来会遇到的社会情景;(2)学习者学习需求分析,即分析学习者需要、缺乏的知识技能或者学习方法等。需求分析是ESP的根本出发点,ESP课程研究需意识到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并且基于需求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共有三个部分构成:学生、教师以及用人单位。福建省教育厅2016年5月公布福州8所普通本科高校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阳光学院、福州理工学院、至诚学院、金山学院。本文从这8所本科院校各随机选取8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共640名),没有特定选择某个学院或专业。教师选择方面,从这几所本科高校选择专业英语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各5名(共80名)。另外还选择了20家用人单位。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研究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是主要的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以Hutchinson&Wa-tern的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围绕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期望值、学习方法、学习资源以及教师的专业基础、业务水平、教学经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编制而成。然后根据福州8所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的普通本利高校的院系设置,以一定比例随机选取64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80名教师(含英语专业英语教师40名,大学英语教师40名)发放调查问卷,接着采用SPSS18.0版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辅助以访谈,访谈提纲以调查问卷所选择的维度为基础,作为对本研究的補充资料,是对整个需求调查研究的完善。

(三)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017年3月份,本研究向上文所提到的8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共发放640份学生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99份,回收率为93.59%。向教师发放80份教师调查问卷(专业英语教师40份,大学英语教师4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4份(专业英语教师36份,大学英语教师38份),回收率为92.5%。

1.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学习者需求问卷中的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值、学习时间投入是衡量学习者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学习者的需求情况。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5.0%认为自身英语水平较优秀,这部分学生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100%,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96.7%;32.05%认为自身英语水平良好,这部分学生中大学英语六级通过率为18.23%,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为75.0%;48.91%认为自身英语水平一般,这部分学生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45.05%,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3.07%;剩下的14.02%认为自身英语水平较差,这部分学生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2.38%,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0。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英语水平的降低,四六级通过率相应降低,自评结果与四六级通过率呈正相关。见表1。

学习动机是学生ESP学习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内在因素。总的说未,学习动机高的学生ESP学习的效果就好。每个学生ESP学习动机是不同的,50.92%的学生想要通过四六级考试.希望将来可以在就业中有所优势;30.05%的学生认为学好ESP可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服务,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实际上这两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本质上看可以说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出于对将来职业的考虑;11.02%的学生是出于出国的需求,他们想要通过ESP的学习,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以通过雅思或者托福考试,进而对将来在国外的专业学习有所帮助;8.01%的学生只是单纯地想要学好芙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见图1。

学生自身英语水平不同,学习动机不同,对自身的英语学习期望值自然也就不同。在听力方面,16.03%的学生希望能全部听懂专业英语,48.08%的学生希望能够听懂大部分,31.05%的学生希望能够听懂一半,只有4.84%的学生觉得能听懂小部分就行。由于听力是多数学生觉得比较难掌握而最想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过半的学生对听力有较高的期望值。在口语方面,32.05%的学生希望能够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26.88%的学生希望能就一般话题进行比较深人的讨论;24.04%的学生希望能够较流利地进行一般的日常交流;17.03%学生只希望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做简单的交流就行。在阅读方面,希望能够读懂大部分专业英语文章的学生占16.03%,希望能够部分读懂专业英语文章的学生占36.89%;有26.04%的学生希望看懂与大学英语课本上的文章相当程度的文章就行;而剩下21.04%的学生则只要求看懂低于大学英语四级要求的文章即可。在写作方面,11.02%的学生希望能够用英文撰写本专业的学术论文,而48.08%的学生希望能够用英文撰写论文摘要,22.04%的学生希望能够用英文进行日常的书面交流,剩下18.86%的学生只希望能够就某一简单话题发表简单书面看法。见图2-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中这句箴言也是适用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投入时间。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表示对英语非常感兴趣的达到10.85%,表示对英语较感兴趣的达到41.07%,39.07%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兴趣度一般般,而9.02%的学生表示对英语一点也不感兴趣。其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平均每天投入英语学习的时间是2.4个小时,对英语较感兴趣的学生平均投人的时间是1.7小时,对英语兴趣一般般的学生平均投入的时间是0.6小时,而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平均投入时间则是0.2小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生英语学习投入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兴趣程度的下降,英语学习投入时间也明显减少。见表2。

2.教师的需求分析

从回收的55份教师调查问卷中,29.0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设ESP课程;45.45%的教师认为开不开设ESP课程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不大,可有可无;剩下25.4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开设ESP课程。从进一步的访谈中看出了老师们这样选择的原因所在:觉得有必要开设ESP课程的老师们认为经过两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后,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提高了英语各方面的技能,此时开设ESP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将来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学习;认为ESP课程可有可无的老师们的观点是ESP课程兼顾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这同时对学生的各项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有要求,而多数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基础不够夯实,无法顺利衔接ESP课程的的学习,只有少数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消化ESP课程;觉得没有必要开设ESP课程的老师们则认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所在系部多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就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再开设ESP课程就会一定程度上和原先已经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另所有参与问卷的老师们都认为ESP课程对英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能够胜任ESP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有英语语言技能方面的要求,还有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并且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3.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

从对20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分析得出,超过一半国内的企业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要求,其中工作中涉及需明确使用英语的国内企业以及所有的外企100%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提出明确要求,不仅仅是简单地要求“具有CET4或者CET6证书”,而是对所要求的英语技能作了明确规定,如:良好的英文书写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与国外客户无障碍进行邮件沟通);英语6级以上,英文书写及表达流利;英语专业四级以上,口语流利,语音纯正,可完成全英文授课。大部分的外企在招聘过程中除了筛查简历外,还会通过笔试或者面试来测试应聘者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多数用人单位会要求应聘者能够了解甚至熟悉该行业英语,能够胜任该行业的高层次的用工需求以及适应企业的后期发展。

四、对ESP课程设置的建议

合理有效的需求分析为ESP课程的设置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在Hutchinson&Waters看来,需求或者需求分析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如果学习者和教师都知晓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这种认知情况就能影响他们去选择更恰当的、更合理的语言课程内容”[6]。ESP课程的实施要建立在学生具备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后,而且要遵循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

(一)分层次设置ESP课程

本研究所调查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多是按照行政班级为单位展开教学的,这样编班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学生可能被安排在一个教学班级里。一个教学班学生英语水平与学习需求差异太大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教师很难因材施教,这会使得开设的ESP课程无法收到最佳效果。开设ESP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和不同需求实施分级教学,对症下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二)分专业设置ESP课程

专业不同,学生需要达到的英语语言目标也不同,并且不同专业的英语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假如所有的专业设置的ESP课程是雷同的,就无法深入满足各个专业的不同需求,所以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ESP课程,有针对性地满足各个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适应将来的学业或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根据需求调查,用人单位比较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这两项技能尤其是“写”是学生普遍感觉较难掌握和提高的,因此在ESP课程设置中可以加大对这两项语言技能的培养。

(三)有效选择ESP课程的教材

教材的内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具的使用。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堂标准》,教材的定义是广义的,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课本、练习册,还包含了录音带、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由于ESP课程内容必须与社会以及企业紧密衔接,因此ESP课程的教材选用必须与时俱进,选用的教材需与学生专业以及将来从事的行业紧密相关。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根据ESP课程的特殊性以及本校学生的需求,自编ESP课程教材,满足本校不同专业不同英语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五、结语

从此次的需求调查研究中得出ESP课程作为英语语言学领域的一门新兴课程门类,在新时代对专业外语人才需求增长的大背景下具有存在的必要性。高校需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学习者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参与此次调查研究的高校均没有开设相应的ESP课程,这不失为一个遗憾,同时也期望相关高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研究在本校开设ESP课程,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在培养人才上能够与时俱进。受限于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本研究难免存在不足之处:(1)编制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维度还不够全面,调查问卷尤其是访谈的覆盖面不够广泛;(2)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还不够深入,而且未能够对数据背后的原因做出深入分析。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2]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3]HALLIDA M,MCINTOSH A,STREVEN P.The LinguisticScience and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Longman Press,1964:86.

[4]HUTCHI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9.

[5]STREVEN 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InTICKOO M(Ed.)ESP:State of the Art [C].,SEAMED RegionalLanguage Center,1988:1-13.

[6]DUDLEY-EVANS T,ST.JOHN M.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8:4.

[7]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11-14.

[8]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123.

猜你喜欢

访谈需求分析问卷调查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访谈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