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成长辅导室”建设探索
2018-05-30李珺刘志远
李珺 刘志远
摘要:高校院系成长辅导室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法学院“春雨成长辅导室”为例,阐述成长辅导室项目的建设背景、目标对象、组建要素和实施效果,进一步凝炼成长辅导室项目建设上的有益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成长辅导室;朋辈心理辅导;双导师制
一、组建背景与指导思想
(一)组建背景
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颁布了《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总体方案》(鄂教思政[2012]13号),在工作总体方案的指导下,湖北经济学院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在硬件上,重新选址、按照专业标准配置设施、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软件方面,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14年9月,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湖北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进行了考察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予以了充分认可,决定支持学校建设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学校一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格局已形成。2015年,学校努力探索利用院系为新层级,擴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网络的工作思路,确立建设院系“成长辅导室”,该项工作已列入湖北经济学院2016年工作要点,由学生工作部牵头并作为项目负责单位,目前学校在二级院系建立起了专门的工作场地,已具备了必要的工作基础和资源保障。
(二)指导思想
2016年,院系“成长辅导室”建设项目列入湖北经济学院工作要点,由学工部牵头并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在14个院系以建立起专门的工作场地,并计划用两年时间,按照边建设、边服务、边培训、边完善的实施原则,分步骤建成湖北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学校“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目标。
二、项目理念与构架探索
(一)项目理念
院系“成长辅导室”建设项目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成长辅导室的建设基于发展性辅导的基本理念,植根于院系基层组织,搭建师生沟通、朋辈沟通的有效平台。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能充分利用院系政工队伍、专业教师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学术专长,关心与帮助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实际问题,疏通心理障碍,解决成长困惑,保障学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助人热情和成长智慧,发挥互帮互助的朋辈辅导效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构架探索
湖北经济学院创建的“1+N”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是校院两级教育力量共同作用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活动、辅导咨询、危机干预等途径促使大学生群体提高心理素质。具体实施措施为,尝试建设1个标准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向院系进一步拓展延伸,构建教学院系一级的“成长辅导室”,将院系纳为工作的重要节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前移和重心下移,提高教育及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的网络和资源,通过全员育,”心”、全方位“育”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法学院春雨成长辅导室作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是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咨询服务的重要补充。辅导地点设置在学院独立办公区域,房间面积23平米,专业装修布置,配备设施齐全;学院实施双导师制,辅导提供者由教工导师和学生导师组成,学院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老师担任教工导师,优秀学长、同学担任学生导师;服务面向全体心理正常学生,辅导内容涵盖学习、情感、就业、人际交往等发展性问题,以谈心谈话为主。辅导方式可由学生主动预约,也可由导师邀约学生进行。
三、学生现状与目标对象
(一)学生现状
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现有学生561人,整体呈现性别比例不均,生源地经济欠发达,家庭结构参差不齐,自我认同弱化,价值取向模糊,自身心理调节能力不强。学院对15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测试,发现超过半数受访在校生表示在职业规划、学业引导、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需求迫切,对自我认同与自信、情绪调节、恋爱问题也有辅导需要;当学生遇到成长困惑时,希望获得辅导建议的途径首选面对面咨询或通过QQ、微信等网络咨询手段。因此,在学院建立一个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为青年学生提供相对独立、尊重隐私、温馨友好、互动交流的辅导空间,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大学生健康发展、成长成才的保障需要。
(二)目标对象
将前期的需求调查结果作为参考依据,以便在院系“成长辅导室”建设时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最大程度的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发现并满足在校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具体而言,即在纵向上针对年级、横向上针对性别、生源地区,对在校学生展开差异化的辅导工作。从目标对象的年级来看,由于大一学生课业任务重、时间紧,利用网络媒体便可将辅导工作融入碎片化的时间中,达到帮扶的目的;高年级学生则有较多整块的时间,因此在成长辅导室开展集中式的面对面咨询工作具有较高可行性。从性别来看,对于在校女大学生,要给予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满足情感共情、沟通的需要;对于在校男大学生,则提供网络咨询,打破时空限制,可以及时、快捷了解学生的烦恼并协助解决问题。从生源地区来看,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在开展辅导工作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着重在生活经济压力和学业方面问询。总体上来看,辅导工作的目标对象不应局限在问题的解决,而应当是问题的预防和学生成长、发展性的规划指导。
四、需求调查与问题分析
(一)辅导需求调查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需要辅导的内容,通过设计问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全日制本科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单选百分比结果来看,在需要辅导的项目中,学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51.9%)、学业(65.4%)、职业规划(67.3%),自我认同与自信(45.5%)等方面;从性别来看,女性偏向于学业方面、自我认同与自信方面、经济压力方面存在需要辅导的问题,分别占76.5%、77.5%、76.5%,男性更多会有网络(手机游戏)成瘾和生理健康方面需要辅导,分别占42.9%、37.5%;从生源地分布来看,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业、情绪条件、经济方面辅导的需求较大,分别占比50.6%、53.9%、41.1%、64.7%;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年级主要在性别认同或性取向(100%)、家庭关系方面(58.3%)存在问题,大二年级主要在生理健康(28.6%)、情绪调节(26.8%)、网络(手机游戏)成瘾(25.0%)、精神疾病预防(25.0%)方面存在问题,大三年级主要在精神疾病预防(75.0%)、经济压力(36.4%)、职业规划(28.6%)、生理健康(28.6%)方面存在问题。具体结果见表1。
表2显示,在进一步的显著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性别与网络(手机游戏)成瘾存在问题并有辅导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地区与学业方面存在问题并需要辅导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年级与生理健康问题存在问题并需要辅导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二)辅导形式分析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乐意接受的辅导形式,以辅导形式作为因变量,通过问题“如果遇到成长中的困惑你希望通过哪种途径获得辅导建议?”来测量,发现面对面咨询和网络咨询(QQ或微信)占比较高,分别为40.9%和38.4%。具体结果見表3。在此基础上,又将受访学生按性别和年级维度进行划分,做性别和因变量、年级和因变量的交互分析,结果显示为女性偏向于面对面咨询,而男性更倾向选择网络咨询(QQ或微信);低年级选择网络咨询(QQ或微信)更多,而高年级则倾向于面对面咨询。具体结果见表3和表4。
五、法学院“春雨成长辅导室”建设路径思考
自“春雨成长辅导室”项目立项启动以来,学院逐渐达成了辅导队伍结构合理、硬件设施条件配备齐全、日常运行规范有序、辅导工作特色鲜明的预期目标,经过一年的建设,已基本实现了提供及时、便捷、主动、有效的辅导服务,受益群体近500人,助力于培养面向新时代的全方位、多领域、高素质人才。通过此次调查研究,进一步厘清了日后的辅导工作重点,开展个性化工作,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致力于学生在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心理、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全面成长成才。在师资队伍方面,由于辅导工作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巧,这就要求辅导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反馈工作效果并及时修正方法以适应学生所需。在建设中,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善于利用学院的优势和资源,探索可具复制性的特色辅导模式,并逐步在各个院系推广。
参考文献:
[I]李丽兰,杨鑫锉,高校二级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效能建设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39)199-200.
[2]陈七三,大学生特色成长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南华大学环安学院“绿色安心屋”大学生特色成长室建设为例[J].高等教育,2015,(29):27-28.
[3]李英杰,石英.特色成长室建设总结与思考——以护理学院“阳光天使”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为例[J].高教学刊,2015,(7):202-203.
[4]黄锦玲,娄星明,高校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的建设与运作[J].高教学刊,2015,(19):173-174.
[5]谭燕,何先卫,夏晓天,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楚游援梦”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97-99.
[6]吴巧玉,傅早霞,浅析新媒体情况下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的管理新模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27-129.
[7]刘志远,冯超,李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