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古诗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分析
2018-05-30冉传舰
冉传舰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古诗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对古诗文的阅读学习不仅能够有效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的传承,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阅读无论是内容还是重要性都不断得到凸显。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古诗文学习比普通的白话文学习难度更大,加上教师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古诗文阅读教学情况并不乐观。
中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没有端正学习动机
与当前的白话文教学不一样,古诗文教学不仅存在字词的意思難懂,语序与常用习惯不一样,还有大量的内容需要记忆,造成学生学习吃力,尤其是在遇到诸如《鸿门宴》《离骚》等篇幅比较长、语言更加生涩的文章时,学习难度更大,往往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去理解,造成学生提到古诗文就怨声载道。加上古诗文一般都是叙述的古人、古事,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脱节,学生学习了也无法有效应用到学习中去,让学生产生学习了也没用的错觉,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我国开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工作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但是应试教育依然在我国教育中产生影响,对教育方向以及教育目的都造成歪曲,很多学生学习古诗文并不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更多的是因为考试需要,被迫进行学习,因此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往往是为了记忆而阅读,缺少理解。
教学目标有偏差,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影响古诗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因素除了学生的主观因素,还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单一地采用一字一句带领学生翻译的方式,教师主导课堂,学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难以真正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提升。还有部分教师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存在认识偏差,教学是为了应试,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完全围绕应试开展教学,过度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对学生对古诗文理解分析的引导。在具体的批改学生作业时,仅仅依据所谓的参考答案,对学生阅读理解产生的答案不管合不合理都全盘否定,这违背了新课程教学要求,是当前古诗文阅读教学的一大弊端。
古诗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学生要做好学
( 1 )学生要先学。学生只有先学习了,才会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才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主动进行学习研究。古诗文阅读学习的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内容,经历数千年的时代发展,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无论是观念还是生活习俗,又或者是语言表达,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只有先学了才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但是学生的先学需要教师采用课前预习展示、问题收集等有效的方法来调动。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先学并不是简单地通过预习了解古诗文的作者生平,解决存在的字词疑难问题,还应该通过先学整理出自己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以及阅读后的疑问。并且学生的先学需要贯穿在整个古诗文阅读过程,做到先去读、先去想、先去交流。
( 2 )学生要多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法替代,对于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解决的问题,比如对基本的字句的理解等,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避免过度包办。同时对教学的具体进程要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要保障学习的质量,将该学的东西学好。比如在学习《石潭记》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诸如“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学多的同时学好。
( 3 )学生要会学。学生要想能够有效开展古诗文阅读,需要掌握一定的古诗文阅读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如何进行古诗文翻译、如何有效进行背诵、如何进行古诗文品读等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要做好教
( 1 )教师要定教。根据新课程对语文提出的标准,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充分尊重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定量开展教学,让学习的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吸收。
( 2 )教师要后教。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把握好时机,应该是在学生处在迷茫徘徊、不得其路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指点,让学生树立学好古诗文的信心,在学习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 3 )教师要少教。古诗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的理解、感悟,不能够过度注重教师的理性分析,侵占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践。教师要做的应该是为学生适时指点,让学生更好地去自己理会,因此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结语
古诗文阅读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的特点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与学生的发展规律开展,不仅要将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合理应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提升对古诗文的阅读鉴赏能力的基础上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