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德与社会学科为基础,夯实小学德育基础
2018-05-30孙即环
孙即环
品德與社会课程的开展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学校的德育任务。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相贴切,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小学德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为了夯实德育的基础,品德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德育教学内容科学化、德育渗透过程自然化、将德育与生活相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科学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德育的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小学德育的发展。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德育内容的科学性
儿童智力、道德品质形成并且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小学阶段,而德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成才方面起到重要的导向、保证以及助推作用。小学品德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品质。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小学各年级学生必学的课程,综合性较强,该课程教材的内容结合各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知程度等方面而编订,阶段性较强。
因此,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考虑所带班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将知识点与德育相结合,在知识点的讲解中渗透德育,适当展开德育教学活动,突出教学的重点,体现德育的科学性。
例如,在以“我生活的地方”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考虑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认知能力等,让学生回忆记忆中生活的地方的特点、形象,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山水、风俗习惯等,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介绍具有代表性、地域性较强的特产;或者是让学生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变化情况,描述新鲜事物,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地方的了解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学生的配合度更高,教学的效果更好。
挖掘教材内容,自然渗透德育
传统品德教学中,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生搬硬套、说教式讲解教材内容,课堂沉闷、枯燥,学生的兴趣较低,学生的理解程度较差,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基于这一教学的现状,在新形势下,品德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将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与德育相结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德育知识自然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吸收德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以“我的角色和责任”的课堂教学为例,本单元旨在让学生认清自己在不同场合下的角色,懂得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让学生懂得“角色”和“责任”之间的关系为教学的重点,并以此来展开德育。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认识自己,之后教师向学生讲解在社会、学校、家庭中学生应承担的责任,如学生在学习阶段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通过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承担责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道德教育与生活相联系,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性较大,为了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品德教师应将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德育知识的身影,懂得德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提升道德认识以及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引导学生用德育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应为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以及提高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教师让学生列举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破坏环境的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列举出“乱扔垃圾、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往江河倒垃圾……”的例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之后教师进行相关补充,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当前社会破坏环境的现象;再然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这些行为或现象是不道德的,学生应避免做出这种行为,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品德教师应以德育为教学的重点;将生活与德育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教材中适合进行德育教学的内容,并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提高德育的科学性、自然性和有效性,促使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品质;夯实小学德育教学的基础,提升小学德育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