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创新探讨

2018-05-30宋海霞

天津教育·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课学生党员支部

宋海霞

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党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如福州某民办高校设立了校级党委、二级院系党总支及基层党支部,基本实现了组织建设的全覆盖。由于民办高校性质及领导体制的特殊性,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党务工作干部队伍素质不强

( 1 )年龄结构严重失衡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是由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和公办院校离退休教师三部分组成,党务工作干部队伍主要是党组织关系在本校的专职教职工。由于建校时间相对较短,专职教师大多比较年轻,党员干部队伍也相应地偏年轻化。以福州某民办高校为例,校党委下设10个党总支,党总支下设52个党支部,10名总支书记及52名支部书记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偏年轻化,业务素质不强。受办学体制和薪资待遇的影响,基层党支部书记人员流动性较大,未形成梯队建设,不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 2 )身兼数职,业务繁忙

由于控制办学成本等原因,民办高校行政人员配备非常精简,党务工作人员数量较少,且大多数身兼数职。以福州某民办高校为例,除党委副书记为专职外,其余大部分均为兼职或者身兼数职,党委书记由其他高校党委副书记兼任,总支书记还兼任办公室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兼任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团工委书记等。这种情况下,党务工作人员投入到党建工作上的精力就会受限,很多都只是应付式地完成任务,更不用说创新党建工作。

党员再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

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入党前,入党申请人要经过院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的系统培训,但发现对入党后的教育管理缺乏系统性。大部分民办高校有开设预备党员培训班,但培训内容缺乏系统化,且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均是以讲授党课、报告的形式进行,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民办高校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突出,比较自我,因此,“入党前拼命干, 入党以后减一半” 的现象在民办高校更为突出,对党员的教育缺乏长效机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

组织生活会趋于形式化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

民办高校党的组织生活日趋形式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既要忙教学、行政工作,又要忙党务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组织生活会议的安排与组织;二是党务工作队伍偏年轻化,缺乏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只能按部就班地召开支部大会、支委会,安排党课,但会议及党课内容均趋于形式化,呈现出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此外,一些主题教育活动,也往往是“前紧后松,虎头蛇尾”,以上种种情况都制约着基层党组织的健康发展。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创新途径

依托专业设立支部,实现“传、帮、带”

目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模式是教工支部建在教学单位或教研室,学生支部建在院系、年级或班级。如福州某民办高校有教工党支部均是建立在教学单位,一个二级学院或者系成立一个教工党支部,学生支部建立在二级院系,高年级成立班级党支部。该组织架构下,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独立开展活动,同一个教学单位的教工党员与学生党员之间无法经常交流与互动。针对这种情况,可依托专业纵向设立党支部,不再局限于成立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专业党支部将同一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党员组成一个支部,专业人数较多的,可成立某某学院某某专业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以此类推。

依托专业纵向成立党支部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将教学科研等高校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二是专业互通,有利于支部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支部立项活动,学生党员可以在教师党员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帮扶活动或者理论研究工作,服务他人的同时有效提升党员的专业技能。三是实现党建工作队伍的“传、帮、带”,尤其表现在高年级学生干部队伍可以对低年级学生干部队伍进行“传、帮、带”,学生干部队伍成熟,可以有效缓解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任务繁忙的情况,从而有更好地精力思考工作创新与深化的问题。

创新党课模式,强化党员再教育

依托专业纵向设立党支部的基础上,创新党员教育模式,除了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之外,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党员再教育。一是创新党课模式,改变授课地点、改变授课方式等,打造“流动课堂”。现有党课效果差源于授课模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想要党课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授课形式及内容必须让党员感兴趣、易接受。如福州某民办高校财会金融系学生支部采取“流动课堂”,将党课搬至福州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教育效果远比支部书记上党课明显;计算机工程系学生支部采取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邀请福州市道德模范面向学生党员开展公益讲座,主讲嘉宾鲜活的人身经历使学生党员受到很大启迪,有利于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创新党课媒介,依托“互联网+”打造“微党课”。“微党课”采取新媒体平台推送文章的模式展开线上学习,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在讲授党和国家历史知识的同时,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阐述大道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对广大同学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学生使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再教育,可以实现党员教育的“全覆盖”,有效避免因学生党员在校外实习无法返校上党课的尴尬境地。

深化支部立项活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党支部立项活动是增强党支部的工作活力,提高党支部的活动质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以党支部立项活动为有效载体,把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形成用党建工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用教育教学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党组织建设成果的良性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深化民办高校党支部立项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将支部立项活动与专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专业特长,服务他人,回馈社会。以福州某民办高校为例,法律系法学专业党支部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法律服务为主题的支部立项活动,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一起在校内外开展各类法律服务活动,通过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他人的同时巩固专业技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二是将支部立项活动与教学科研及學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实现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如围绕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党员可与学生党员共同完成专项课题研究,有效解决学生工作中的问题;教师党员可指导学生党员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互联网+”大赛等,使得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水平得到共同提高。三是以校园文化品牌为抓手,打造专业品牌活动,从而提升院系的社会影响力。福州某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方面形成“一系一精品”的良好氛围,为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可以专业为单位,开展专业品牌活动,切实发挥实践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功能。

猜你喜欢

党课学生党员支部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