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探讨
2018-05-30韩秋滢
韩秋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领域中的改革也如火如荼。高中历史课堂不外如是。面对高考的压力,虽然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点,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也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的改革,为我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
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中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特殊阶段,有其本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法,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的人格,能够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而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除了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外,人际关系、实践活动都是要学生处理好的,因此,高中教育是学生对社会认识的关键。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高中生作为即将踏上高等教育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有利于其爱国情怀的培养。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高中时期的学生受家庭教育和初级教育影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高中阶段仍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要做好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防止学生受到外来思想渗透,对本国文化产生不自信,从而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近代史影响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让人不愿提及的屈辱史,从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到国民党时期的委曲求全,都让人不忍直视,这对于第一次接触中华文明史的高中生来讲,不仅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产生“质疑”,同时会影响其爱国情怀和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从而形成不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外来思想渗透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渗透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对我国学生的思想渗透,高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这就给一些心怀叵测之人提供了思想渗透的機会。另外,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浏览信息渠道的增多,一些外部思想通过网络信息侵入到学生当中,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目前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仍然以传统教育为主,忽视素质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要求各地高中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外,更要加强实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保证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而各地实际情况仍然以高考为指挥棒,抓紧一切课堂时间讲授知识点,尤其是针对历史课堂,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时间和历史事件,一切都以应试为目的。
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建立健全各项教育制度
制度的完善是良好实践的基础,我国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教育制度,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的保障。针对高中历史课堂,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中知识教授与学生科学价值观培养的关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将科学的价值观融入其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完成。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要根据其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地调整,以适应本地发展特征,重视学生价值观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思想及道德水平的影响,重视价值观教育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教学不仅是在课堂中,校园活动也是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观点辩论赛等等,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就可以看出其价值观,教师在活动中要起到合理引导的作用,对学生不科学的价值观要及时给予纠正,这对高中生价值观的养成极具现实意义。
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到效果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课堂上教师即是学生的榜样,教师作为一种神圣的职业,担负着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给学生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操,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重自身的素质和形象,以言传身教这种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真正践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作用。
结语
自我国教育改革以来,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阶段教育都在不断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素质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应当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合理看待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高中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阶段的价值观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