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课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比较
2018-05-30陈宝林
陈宝林
研究来源和方向
数学应用题的难度和小学生的年龄心智的不成熟注定了小学数学应用题研究的难度,教师不好教,学生苦于如何去学。在新教程中数学应用题分散融合到了各个单元中,不再作为单独单元出现,难道数学应用题不重要了吗?不是的。应用题的分散融合是在新的时代教育背景下降低应用题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问题,让教师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教学。应用题的问题就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通过做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数学的应用融入到各个层面。
教师的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新旧课程的区别,讲解出题的时候要看应用题融入到了哪一个单元中,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互相联系,应用题的难度过大,教师的讲解就不能过快,徐徐渐进,套路活泛,不能旧瓶装死水,不然学生也没兴趣学下去。旧课程死板而封闭,没有注重与生活实际的关联性,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样的,十年不变。所以就有了很多新的探索: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就对应用题进行了与生活实际的连接,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和对日常生活问题的思考,其还对应用题的结构组成进行了优化,插入图表、图片,让学生更好地提炼数量对比和关系确定,對应用题的解答有了很大的帮助,还有在关系、数量的问题上多元化,让学生从中挑选条件,这就涉及到生活中多元条件下的取舍解决。通过这些改进,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解题质量还有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都会有很大地提升。
新旧课程应用题的对比
新旧课程在教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中的比较
旧课程在应用题上比较倾向解决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是在通过应用题训练他们的算数。比如,它的教学目的就是在一年级的时候让学生学会最简单的加减法;在二年级的时候再学会乘除以及在应用题中的简单联系;在三年级中进一步要通过两步走的应用题掌握一些常见的生活数学关系;在四年级的时候就要熟练掌握两步走的应用题,简单学会三步走的应用题;五年级要熟练掌握三步走的应用题,还要初步学习运用方程式来解答简单应用题;六年级则要掌握比例的问题,包括百分比、分数,学生要学会看地图的比例尺。这都是一些算数的训练,没有去专门贴合生活实际,目标的整体就是学会算,而没有去侧重思维。
新课程的应用题的设置就是首先提高算数能力,然后是通过思考应用题去解决应用题,联系到生活的实际以后,通过对思维的训练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新教程在把应用题融合到各个单元以后侧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算数能力。让学生从做题的过程中多元化发展,影响他们的情感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用数学的思维去提取生活中问题的条件,学会把条件用图表、漫画的形式整合起来表现。
总之,旧课程就是在简单训练学生的算数解题能力,在新课程中则注重学生通过应用题得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方法,这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课程教学内容
旧课程在第五、六、七、八、九、十一册中都有应用题的单独章节,而在新教程中都是试题到文字题然后是应用题,这样的顺序学生就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新课程中的标准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大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单独的应用题部分,整个课程都在为解决问题、思考问题而服务。
在旧教程中专门设置应用题单元虽然可以强化应用题,但是却让学生对应用题形成一种误解,这是一种新的知识点,这是需要重新学习的,而不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延伸,这对于灵活的思考知识,解决问题反而不利。新教程中虽然把应用题分散到了各个章节中,但是对于整个教学的延升性、广阔性大为增加。新旧课程对于应用题的现实性都有联系,比如铅笔、笔记本的数量、单价、总价、用水量问题等等都有涉及。这就都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旧课程中应用题的表现形式
旧课程中应用题大都是纯粹的文字,学生寻找条件的问题较为单一,做题的过程中就很枯燥,这对于解题就是很不利的。新的课程便丰富了表现形式,图表、漫画,这些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应用题题型。更何况现如今有了多媒体教学等等形式。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这都是可以增强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旧课程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差异
因为旧课程的单独应用题章节,教师就要想办法总结起来教学生,去把应用题做分类,每一种问题给学生总结一种经验,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就是在做题的时候去寻找它对应的哪一类型去解题,思维相对禁锢,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一个单纯的解题。而新课程则不一样,一个序列一个序列来,循序渐进,应用题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后面,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更加灵活地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课程的应用题是很恰当的,为素质教育打好了基石,在新的表现形式下,图片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问题和条件,培养学生看图然后去思考的习惯。在新课程应用题教育中还要突出数量关系,不能放松,教师也要应对好对于多种形式应用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