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探析

2018-05-30余福玉

天津教育·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教育文学

余福玉

素质教育在现阶段我国教育系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与升华,是我国现代人民具备良好思想与道德的必经之路。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在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然而,初中语文教学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和学校在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过程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鉴于此,本文针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进行探析,对我国语文教学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我国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教育

随着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素质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人文精神教育。这也正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素质教育核心。人文精神教育在美国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文学可以使人拥有丰富的内涵,使人的精神更加蕴含生机。

文学能提升生命灵魂的高度

文学使得大师们具备高尚的情操,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灵魂可以感化周围所沉寂的事和物。当生命中充满文学色彩,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火星便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肉体的灵魂与心灵产生碰撞。人一但具有了心灵的感悟,就会以更加睿智的视角去看待事情,在面对困难、回首过去、憧憬未来中看到探寻到一道富有内涵的光,使情感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文学能培养生命独特的个性

对文学的理解与感悟,是个体生命的一次探索与体验的过程,“用心”去体会,“不同的读者便会理解到不同的深度”,系统阅读便会得到深层次的感悟。屠格涅夫认为:“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有价值的事物都是我想称之为自己声音的事物。”自己特有的品质,在其他任何人的身上都不会体现出来是最重要的。人的活動遵循自己的内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己独有的性格,这对培养生命的自由与独特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文学能促使生命的自我教育

文学能够促使人们进行自主学习,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师们“伟大的爱国主义、远大的报复、顽强的拼搏意志、崇高精神的向往、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进而反省自身,促使自我修养与提高,提高心理素质。一个人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可以净化心灵,远离喧嚣与浮华;文学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趋于高尚,远离污秽;文学能够给黑暗带去光明,给寒夜送去温暖;因此,用文学来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生命定会绽放光芒,人生必会达到新的高度。

初中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

在初中教育时期,文学作品数目最多、知识量最大、人文精神最高深的学科,当属“百科之母”的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讲,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尤为重要。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只要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对问题进行探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侧重于观察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 1 )导入的激趣性

教师可以通过表达进行激趣,也可以通过行为诱趣。在钱梦龙先生的一生教学事业中,富有趣味的开场是他讲课的最大亮点,无论面对多么生疏的教学对象,只要开课前进行激趣,便会很快地将自己与学生融合起来,消除层层隔膜,营造一个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

( 2 )朗读的音乐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朗读时需要像演员那样富有情感,做到形色一体、表情丰富、抑扬顿挫。高潮处斗志昂扬、铿锵有力,婉转处生动形象、缠缠绵绵。”一个优秀的教学者通过朗读的情感与节奏,能够完全体现出课文的话语感、声调感、节奏感、趣味感、优美感等语感问题。这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清晰,深入主题。

( 3 )讲解的趣味性

以教学视角来分析,教师应该侧重于精讲。讲得过于啰嗦,学生会产生厌烦。以心理学视角来看,学生的主动性、激进性是自愿而生的,教师的使命就是挖掘、引导学生们的这种隐藏的积极性。教师要用富有幽默感的、生动化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每个字、每一段都要能触动学生学习的灵感。通过教学过程来分析,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仅仅是一小部分,其教学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渠道。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课本,同时还教学习的方法;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内容,而且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为什么学?

发展阅读能力

我国知名语文学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并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然而,语文教学应该怎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具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 1 )“读”为本,披文入情

披文入情,即对语文中的生字、词语、句子进行阅读、理解、解析,进一步体会与挖掘课文中更深一层的思想与文学境界,对作者的形象进行描述与刻画,将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融合起来,使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感与思想的境界里,升高到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审美意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与净化,情感得到升华。在《背影》一文中,当作者写到父亲为作者买橘子时,采用“蹒跚”一词来描述父亲的体态。然而,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教给学生“蹒跚”一词的一种含义,这样学生会潜意识的将“蹒跚”一词理解为走路摇摇晃晃的意思,教师需要将“蹒跚”更深层次的含义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对词语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课本这个层面上。而实际上,文章的作者用“蹒跚”一词描述出一个特殊的画面,这一画面正是作者将父亲背影的形象刻画在作者的心里的样子。用“蹒跚”一词形容父亲,不仅可以反映出这一生的平凡、老境颓废的父亲对作者无私的爱,也从另一个层面流露出作者对父亲一生挫折坎坷的心疼,以及未能对父亲尽到孝道的懊悔与愧疚。唯有通过仔细体会与品位,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这份父子之情的珍贵,挖掘出作品内在人性美、情感美。

( 2 )“感”为主,破文悟道

“破文悟道”,即通过阅读课文的书面意思来深入分析文章的本质,透过文章语句的表达方式来感受作者的观点与思维,同时,通过自己的视角来对内容作出评价,进而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维逻辑与审视能力,形成严谨的解读思路。古代所谓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面正是描述的一幅闲情逸致、安静祥和的田园生活,而更深一层的意思却是诗人对退隐山林、归居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唯独抓住了文章的主旨,读者才可以体会到书面语言之外的更深一层的含义;只有感受到诗句所蕴含的“道”,才算全面地抓住了诗文的中心思想。同时,要让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文章的方式和阅读技巧,如快读、浏览、背诵、朗诵等,采用这些方式来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提高阅读水平,并提升阅读的语感与情感。

挖掘人文内涵

我国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训练学生崇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部分,不可应将其当作语文课程之外的内容,应该侧重考虑学生的阅读情感以及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心态的变化,把这些培养学生人文内涵的部分融合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以及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牢固掌握语文知识和阅读技能,重要的是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乐观向上的思想加以传播与发扬。

( 1 )审美感知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营造课文中所表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对课文进行学习,并通过观察实物与体会现场气氛来提升审美感知。

( 2 )审美想象

如果说审美感知是人们进入美感世界的钥匙,那么,审美想象就是进入了美感世界的人们的羽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们透过语言文字来发挥想象,构造出具有更深内涵的美感空间。在构建教学美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进而使学生们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无限联想和想象。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素质教育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