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言的源头处积累

2018-05-30陈丽红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验情感思想

陈丽红

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写作能力不强,不仅说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尽如人意,还表明学生积累匮乏,语言库存告急。此时,在语文教学中重新认识积累,努力丰富积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如何丰富积累?过去,我们主要关注词语积累,这当然是必要的。然而,语言毕竟是第二信号系统,是经验、知识、思想、文化的载体。所以,我们不妨调整视角、转换思路,从语言的源头上着力,带动起语言的积累。反过来,又通过语言的积累,促进知识、经验、情感、思想的积累。

一、在感知经验中积累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各色各样,甚至光怪陆离、变化莫测。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感兴趣的、能感动自己又能感动别人的人和事都可以积累于心,存留在脑海里。

大自然向儿童敞开了大门,刮风下雨、打雷闪电、云淡风轻、月明星稀……还有蚂蚁搬家、燕子衔泥、蝴蝶穿飞、蜜蜂采花、鸡鸣狗吠……都会深刻地印在儿童的心上。如果能像作家杨红樱自述的那样,读小学时常常在放学路上呆呆地看日出日落、看风起云涌,那就更有心得了。

至于社会各样形态,人物各种形象,乃至好人善事、坏人恶行;光明的、阴暗的;美丽的、丑陋的;真实的、虚假的,都应学会分辨是非曲直、美丑善恶,并铭记于心。

感知经验,表面看来,不免零碎杂乱,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些碎片记忆可能串联叠加,为从感知经验上升到思想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有意将书本知识引向儿童的生活世界,融入儿童自己的经验,并尝试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在教学《咕咚》(人教版一下)时,当学生读到“咕咚”一词时加重了语气,我赞扬道:“你们把‘咕咚这一象声词加重了语气,突出了故事情节,让大家明白‘咕咚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老师,我在济南听到趵突泉泉水冒上来的声音是‘咕噜咕噜。”“老师,我每次跑完步就会‘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老师老师,我知道小猫是喵喵喵,蜜蜂是嗡嗡嗡,鸭子是嘎嘎嘎,青蛙是呱呱呱。”面对学生兴致勃勃抢着发言的情景,我顺势出示了形容风声、雨声、水流声等的象声词,还要求学生想象下雨的情景,用这些象声词说一段话,以加深对这些象声词的印象,初步学习如何运用象声词。

二、在丰富情感中积累

学生感知外部世界,获得感性经验,同时产生情感体验,即“触景生情”。古人所谓的“看花落泪、对月伤心”,是因为内心的愁苦和花儿、月亮建立了某种意义的联系,触发了内心柔软的情感,于是潸然泪下。杜甫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作者移情于花鸟产生的情感共鸣。

当下,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贫乏、单调。一个五年级小学生400字的作文,竟出现了9个“高兴极了”。往往不知除了“高兴”或“不高兴”,还能抒发什么情感。

语文教学要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进入能生发情感的场景和氛围,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能拨动情感的那根“心弦”。其实,语言除了具有表意的功能外,还有“传情”的功能,学生通过认知生发情感,知情互促,双线并进,达到“情动而辞发”,促成认知、情感、言语的联动,使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变化。

情感因认知而产生,因情势而变化,一个情感丰富而又健康的人,必然精神充实、心情舒畅、格调高雅、人格高尚。

儿童情感简单易变,主要是高兴或不高兴。高兴起来,手舞足蹈,不高兴就垂头丧气,一会儿眼泪汪汪,一会儿破涕为笑。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情感逐渐分化。如,高兴可分化为喜悦、兴奋、愉快、激动、惬意、羞涩等;不高兴可以分化为悲伤、烦闷、厌恶、愁苦、恐惧、嫉妒、惊悚等。情感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直接体验后显示的态度,但依然可以积累。唐诗宋词不知积累了多少人间最美好的情感,虽然时过境迁,但古今情意相通,仍然能够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在课文中,无论是对祖国山河的眷恋、英雄模范的讴歌,都会给学生留下最美好的情感记忆,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

三、在深化认识中积累

学生在感知世界中获得感性经验,在体验生活中生发情感之后,还应引导学生深化认识,提炼思想。为此,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感悟规律外,还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对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推理、判断,从而提炼思想、深化认识。更要引导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间发现关系和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有立意,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写作意图,有的在题目中显示,有的在重点段落中显现,有的会隐藏在语言文字之中或语言文字背后。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语句之间、段落之间、首尾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然后用思维的红线贯串起来,梳理文脉,理清层次,从中提炼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想需要积累。课文《小马过河》意在亲历实践方知水深水浅。《刻舟求剑》说明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问题,要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探求真知。《鸟的天堂》说明青山绿树才是自由发展、快乐成长的好地方。《草原》点明了“蒙汉一家亲”的主题。思想丰厚了,各种思想相互联系,相互碰撞,自会擦出智慧的火花,生出创新的幼芽。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的飞跃。所以,一位哲人说:“智慧就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不必担心思想点滴难成细流,思想碎片难成整体,只要有一根思维的红线,就可以贯穿起来,按思想的类别,组成思想的板块,既便于储存,又便于在运用中提取。

思想积累,使人思想丰富,精神充实。由于思想需要以语言为载体,所以思想积累的过程,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

当然,思想积累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在思想积累中,要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学会比较、鉴别、判断,有了一定的思想积累之后,即使面对消沉、腐朽、颓废的思想,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下,中小学生写作水平不高,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之外,主要原因还是思想积累不多,导致思想贫乏,感情苍白,认识能力不强。一篇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即使语言优美,也不过是徒有华丽外表、缺乏灵魂的躯壳。

上述積累是基于人的整体发展的积累。人是一个整体,其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经验、思想,语言、智慧都相互联结又相互制约,相互碰撞又相互促进。所以,当今世界十分强调“全人教育观”。

综上,我们强调的语言积累,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语言积累,而是融入经验、情感、思想积累中的语言积累。学生积累丰盈,定会情感丰富,精神充实,思想睿智,言语畅达,为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夯实根基。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西区烟洲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经验情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思想与“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