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京华大地高高飘扬的党旗而歌

2018-05-30宗言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11期
关键词:支部党组织北京

宗言

1958年6月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北京支部生活》正式创刊,在全市党建宣传中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窗口。“文革”期间,《北京支部生活》被迫停刊。1980年,《北京支部生活》复刊。

60年一甲子。《北京支部生活》牢记党刊职责,扎根京华大地,坚守党建宣传阵地,专注基层党建宣传,为党的建设鼓与呼,成为一代一代共产党员政治生命中难忘的成长记忆。

扎根基層沃土60年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基层党建宣传,是《北京支部生活》始终不渝的办刊目标。扎根基层沃土,贴近基层党建工作、贴近党务工作者、贴近党员,唱响时代主旋律,是《北京支部生活》办刊人不懈的追求。

从中心城区到郊区农村,从京东通州到京西房山,从京南大兴到京北怀柔,从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到企业高校、“两新”组织,在全市域、全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中,哪里有先进典型,哪里有创新经验,哪里就有《北京支部生活》记者的身影。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60年中,杂志社记者编辑境界上攀、情感下沉,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听真话、写实情,以足著文,写出了有灵气、接地气、有底气的文章。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北京支部生活》上报道:北京汽车工业联合公司党组织创造的在全国推广的“党员责任区”经验,前门街道工委创造的在全市大规模推广的“门前三包”经验,原崇文区职业介绍中心党委“让所有的流动党员都回‘家”的流动党员管理经验……深入基层扎根沃土,矢志创新硕果累累。720多期,近千个优秀党员典型,上千个基层党组织经验,描绘了北京基层党建工作生动实践的纪实图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从第7期开始,《北京支部生活》开设了“党旗高高飘扬——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从国家会议中心到“神州第一岗”;从朝阳区文化馆到海淀园,从被称为“国际村”的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篇篇“我在现场”的通讯报道,一个个鲜活的党组织特色亮点经验跃然纸上。

汇滴成海,聚石成山。60年风雨兼程,《北京支部生活》一篇篇“带露珠”“接地气”的文章,走进了广大读者的心里,赢得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认可。

在创新服务中提升刊物的影响力传播力

从8开4页周报旬报到32开本期刊,再到16开本,从4页到64页、72页,从黑白到双色印刷到全彩印刷,《北京支部生活》不断更新杂志形态,通过丰富的内容、有效的指导,创新的服务,成为广大党员的良师益友。

翻开已经泛黄的8开4页小报,“创刊的话”中写出了第一代支部生活人执着的初心:“支部生活要成为党员教育的工具,它将反映党员的干劲和思想觉悟的提高,表扬好支部好党员,同时对落后的支部和党员进行适当的批评。”

创刊伊始,正值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批刚刚走上支部书记岗位的党务干部和新党员面临着一个个新问题:“党员要不要做社会工作”“计件工资制度好不好”“怎样对待党的需要”……针对这些困惑,办刊人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用浅显平白的话语加以解答,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突出的先进典型加以宣传,为广大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送上了迫切需要的思想解答和榜样示范。

“实践明真理,历史证忠贞。聚沙成塔塔不固,长城哪能一夕成,所赖在坚韧。”这是1980年4月《北京支部生活》杂志复刊第一期刊登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诗文。凝练的诗句、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广大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共同的心声。

1987年,在第一期杂志的封面上,印上了时任杂志社总编辑关迪谦和同志们一起提出的四句话:共产党员的知心朋友,支部书记的亲密助手,积极分子的热忱向导,党的生活的忠实顾问。四句话温暖了读者的心,也成为支部生活人精心办刊、真诚服务的座右铭。

举旗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坚持从党员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宣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市委重要决策部署。《北京支部生活》始终把这一重要职责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支部生活》把大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做实,在及时跟进、重点聚焦中做好落小落细、入脑入心的宣传工作。

从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专栏,到“专题党课”“党课”专栏,近年来,《北京支部生活》改进报道形式,以一篇篇小切口的理论文章,努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通俗化大众化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落地生根,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欢迎。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北京支部生活》在2018年改版策划中,着眼于及时跟进学,开设了“专题党课”“党课”专栏,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栏目文章包括新闻报道、理论解读,图文并茂。“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仍要继续自力更生”等内容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好评。

使命在心、重任在肩,激励着《北京支部生活》办刊人发掘自身优势、致力服务党内集中教育。新世纪以来,从“三讲”集中教育活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北京支部生活》都始终站在教育活动的前列,生动宣传先进典型,潜心营造舆论氛围。

忠诚于党、真情服务,激励着《北京支部生活》办刊人在基层党建宣传上亮点频出:

1993年,《北京支部生活》第一个发起了评选“共产党员十杰”活动,旨在唱响社会的主旋律,弘扬国家“真正的脊梁”。在3个多月中,全市6万多个党支部和100多万党员参加了评选活动。当选“共产党员十杰”的有教师、农村党支部书记、教授、工人、企业家,涵盖了各行各业。中央有关部门领导评价说:这次活动使群众看到,优秀党员是“人民之福,国家之福”“‘十杰是最耀眼夺目的明星,辐射能量最大的明星,构成中华民族脊梁的明星,最能代表国家希望从而最受人民热爱的明星。”

1994年初,杂志社在全国首创的音像杂志《党课一小时》开机拍摄。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科扬说,《党课一小时》“开辟了党员教育的新渠道。”以基层党组织需要为导向,6集情景模拟剧《早日站到黨旗下》、15集电视系列专题片《入党》、3集电视专题片《党的力量在组织》、5集电视专题片《为奥运添彩 为党旗增辉》、8集电视专题片《党的力量在服务》等一大批电视专题片,获得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广大基层党组织的赞扬。

2000年3月,杂志社和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了“我们的信仰——首都大学生优秀党日”评选活动。活动吸引了首都高校400多个大学生党支部、近万名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

2003年6月,杂志社以被评为“党员十杰”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为民生前的先进事迹为题材,创作了五幕话剧《杨为民》,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支持下,用话剧的形式让英雄“活起来”。话剧共演出38场,5万余名党员和群众观看。北京市委领导评价说这是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一部好教材。

2007年,杂志社与市委组织部共同开展了“党旗飘飘”优秀主题党日方案征集评比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参与。以10个获得一等奖的优秀党日活动方案为基础,深度策划拍摄制作的十集电视专题片被制作成光盘,下发到全市基层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提高党日活动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11年,杂志社创意的全市“百万党员寄心语”活动被列为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市百万党员通过写短信发邮件,向党说句心里话,抒发了“热爱党”的真情,展示了“跟党走”的信念。

讲好新时代北京基层党建故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北京踏上了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更加奋发有为发展的新征程。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中,高高飘扬的党旗引领全市基层党组织迈向发展新目标,形成生动新实践,“党旗耀京华”的故事生动感人。

《北京支部生活》“从严治党在机关”“农村党建”“社区党建”“国企党建”“高校党建”“非公党建”等栏目对各领域基层党建宣传报道充分。 “新年新气象 击鼓又催征”“通州:‘向前站一步 描绘新画卷”“海淀科技园里的‘红色摇篮”“‘党员驿站 花开三地”等一篇篇文章,展现了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彰显了广大基层党组织带领共产党员坚持首善标准、发扬首创精神,推进首都发展、矢志不移为人民服务的风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落实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全市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北京支部生活》杂志将牢记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一如既往继续坚定走在全市党建宣传的大道上,讲好新时代北京基层党建故事,为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猜你喜欢

支部党组织北京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清华党组织公开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北京,北京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