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里的“枫桥经验”

2018-05-30陈宁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老贾洪江跑腿

陈宁

55年前,浙江诸暨枫桥镇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03年在浙江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55年后的今天,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新问题,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委政法委领导下,由区信访办牵头,多部门参与,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搭建了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探索创新了城市版“枫桥经验”。

老党员杜国庆是石景山区远近闻名的“调解专家”。但近几年,电商维权、医疗事故、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让他这位“老专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今年9月,“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投入试运行,这个整合了全区解纷资源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把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现在,杜国庆智能手机不离身,他说:“平台成了党组织给我配备的‘新助手。”

党组织统筹让“局外人”变“合作伙伴”

在“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的小程序中,已有165家人民调解机构,9家行政调解机构,303名调解员和17名公益律师入驻。石景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富大鹏告诉记者:“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将线上与线下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整合、组织起来,让过去社会治理的‘局外人成为如今的‘合作伙伴,将可能诉讼到‘庭前的矛盾消弭在‘院外,激活了基层的‘神经末梢。”

不久前,在这个平台上就发生了一件多方聚力将纠纷止于诉讼前的事儿。因为贪图小便宜,老贾多方借款在鲁谷地区购置了一处没有产权的楼房。没承想,2017年初的“拆违”让他损失一空。找房地产公司,对方拿着签售合同拒不赔偿;想回家,家里都是讨债的亲戚有家难回。走投无路的老贾来到信访办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洪江面前,口口声声要起诉房地产公司。

按说,这种情况不属于信访办工作范围,张洪江可以让他走司法程序。但是,多年的信访工作经验让张洪江意识到:房屋没有产权,诉讼结果很难让老贾满意,这可能引发更大的纷争。

现在,通过启用平台,把有权处理问题的部门推到了化解矛盾的前沿,矛盾双方有了坐下来调解的可能。信访办党支部立即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属地党组织——已经进驻平台的八宝山街道党工委取得联系,后者将本来避而不见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约请到了现场。经过8轮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房地产公司赔偿老贾65万元。这样,老贾还完借款后,还能留下20万元。老贾接受了调解:电子签名,一键确认,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在网上生成了,张洪江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通过平台,信访办党支部协调多方解纷资源发挥各自作用,各级党组织有了加强工作主动性的渠道,减轻了辖区法院的诉讼负荷。

党员借势从“各自为战”到“群策群力”

在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中,怎样提升党员为民办事的办法和能力?如何让党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让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些困惑,一度困扰信访办党支部委员邵伟。信访办党支部要求,在平台引入专业力量、细化工作内容,一系列创新化解了邵伟等党员干部的困惑,提高了党員“勇担责任”“一帮到底”的决心。

共产党员、驻区信访办人民调解员高明就借助这一平台,解决了长期困扰古城中学一对老教师的难题。30年前,他们的女儿从师范院校毕业,因患有精神疾病,没被分配工作。从那时开始,老两口就多了一桩心事:女儿病情始终没有好转,不能就业,以后她的养老怎么办?两位古稀之年的老人长期上访,想找到一个解决办法。但区教委没有政策依据为她解决问题。双方各执一词,高明一筹莫展。

好在平台上有专业的“智囊团”:5年内北京市上万则案例判决做理论支撑;在线评估纠纷的诉讼费用,辅助劝解;18名专业律师实时在线;调解失败可以直接申请诉讼,相关材料一键传输到法院立案系统……在众多资源中,高明选择邀请擅长民法的汪旭律师作为自己的法律“顾问”。

“法定最长诉讼时效也只有20年,您现在即使抗辩,法院也会依法驳回诉讼请求。”汪旭律师的一句话,让两位老人一下默不作声,打消了诉讼念头。双方平心静气听高明的调解,区教委协助老人安排孩子进福利院。“30年没想通的事,你们说通了;30年想不到的事,你们帮我们解决了。”两位老人拉着高明的手不松开。

现在,平台整合的资源为党员主动作为、热情服务提供了助力,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他们的工作愈发细致,内容也大大拓展,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了基层。从今年9月底试运行,到11月13日正式上线,平台已经成功调解217件矛盾纠纷。

民事民议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

“重复提交材料”“办事时间长”“信息孤岛”曾是办事群众诟病的难题,也是基层工作流程繁复,人力不足的现状。信访办搭建的平台,让“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腿”,使问题迎刃而解。

定居在南京的李先生在金顶街街道铸造村社区有一套房屋出租。本来一直交给中介打理,但最近却因为家里卫生间漏水,楼下的陈小姐找到金顶街司法所申请调解,要求赔偿。司法所建议三方诉前调解时,李先生又犯了难:一来一回的车费,就比赔偿费用高了不少,更别提请假回到北京花费的精力了。

金顶街街道司法所所长刘莲琴了解细情后,提议李先生把“线下跑”改为“网上办”。在平台上,原告、被告和中介公司上传证据,自行约定时间进行视频调解,调解成功后电子签名,最终李先生赔付陈小姐2000元,中介赔偿4000元。三方各在一地,线上就解决了纠纷。过程处处留痕,让李先生倍感安心。“数据跑腿”让这件以往至少需要3个月才能解决的民事纠纷仅用半天就解决了。

张洪江说,无数“李先生”们在平台上留下的痕迹,可以让大数据分析出基层矛盾的频发因素,由信访部门提前预防,最终达到矛盾纠纷少发生、不发生的目的。

“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刘莲琴在基层工作了近30年,她认为平台正是抓住了“枫桥经验”的精髓,利用现代科技优势与石景山区实际结合,创造出的城市版“枫桥经验”。

猜你喜欢

老贾洪江跑腿
会鞠躬的猫
会鞠躬的猫
跑腿公司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跑腿”会有美好未来吗
洪江 诗人应为新时代鼓与唱
因水而兴的商城
立冬
抱紧我
我为老师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