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花灯 传民俗 育童心
2018-05-30林彤
林彤
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进一步阐明了美育的功能及重要性。
我校在夯实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结合福州传统历史文化元素,选择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南后街花灯作为美术校本课程载体,让“南后街花灯”的文化和制作工艺走进校园,来到孩子们的身边,使民俗与教育相融合,历史与现实相呼应,传承与创新相辉映。《福灯福韵、非遗流芳》校本课程从生活中走来,通过孩子们一颗颗充满童趣的心灵传承、演绎、创造,又回归到童年的生活中,每一盏花灯都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激荡着每一颗爱美的心灵!
花灯文化的溯源
闽越故地、八闽都会,悠久的文化历史凝就了福州市“海滨邹鲁”的美誉。位于福州市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中轴线的南后街是福州花灯的发源地,至今仍是福州市手扎花灯制作的中心。南后街花灯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福州人的传统文化记忆。
追寻花灯文化的精神内涵
传承民俗文化,重在提炼文化精神、理解价值理念、形成传承态度。我们组织学生通过搜寻图文资料、探访名人邻里,了解南后街花灯的前世今生。早在唐代福州就是全国盛行花灯活动的十大城市之一,宋代更是列为入京参展花灯的上品。花灯具有观赏、祈福和添喜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传承千年。当孩子们走近民俗文化,走近这些坚守手扎花灯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时,感受到民俗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更深深地为传承人的历史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感动,这就是传统工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精神。
品味花灯文化的民风民俗
研究南后街花灯,更衍生出与花灯相关的习俗、典故、灯市、灯诗、灯谜等一系列花灯文化。“正月元宵节,外婆爱外甥。送来红桔灯,吉利又添丁。”这首“元宵送灯”的童谣饱含着长辈对后辈深深的爱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因“灯”与“丁”在福州方言中同音,福州素有送灯的习俗祈求“添丁发甲”。孩子们走进三坊七巷,寻访花灯的故事,了解花灯的习俗,更在节日中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元宵、逛灯市、买花灯,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感受民俗文化带来的生活乐趣,这种情感体验将对孩子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感受花灯文化的美学意蕴
传统南后街花灯制作考究,其间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元素和独特的美学意蕴。在制作题材、种类上,有挑式的八角灯、球灯、西瓜灯等,有挂式的宫灯、走马灯等,有扛式的关刀灯、龙抱球灯等,还有地上走的猴骑绵羊灯、牧童骑牛灯、状元骑马灯等,种类繁多。制作手法上基本是用竹子劈成竹条,再编织成各种形状的花灯架子,用纸、布、玻璃等材料包装,经折纸、剪纸、绘画等艺术手法装饰,内置蜡烛,晶莹透亮,鲜艳光彩,具有良好的课程价值。
校本课程的建构
课程实施的达成目标
美术创作是创作者心灵与作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儿童的内在情感和认知水平,通过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承,积极丰富儿童的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思维能力和美术表现力,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审美情操。
课程研究的环境营造
改变美术课程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模式,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综合性美术体验活动。一是打造有利于学生开展美术实践活动的体验式校园环境;二是营造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文化传承的探究型课堂环境;三是开展有利于学生开展社团合作学习的趣味性活动环境。
课程读本的模块设置
《福灯福韵、非遗流芳》校本课程读本主要由福灯福韵、传承技艺、创意花灯、元宵闹灯等四个模块组成。
(1)“福灯福韵”模块:主要引领学生品味南后街花灯的文化,了解花灯历史、习俗、灯市及有关花灯传承人的人物简介等相关知识,了解“两马闹元宵” 闽台同根同源的故事。
(2)“传承技艺”模块:主要介绍南后街花灯的基本材料、制作步骤与技巧,欣赏“灯王”的龙灯制作过程,学习方形灯、球灯、菱灯、书房灯、桔灯、莲花灯、兔子灯、羊灯、关刀灯等传统花灯的制作方法。
(3)“创意花燈”模块:主要引导学生在传统手扎花灯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环保材料、现代材料及声光电等媒材进行花灯的创意制作。
(4)“元宵闹灯”模块:主要引导学生从对福州本地南后街花灯的传承体验,衍生至对省内、乃至全国其它地区花灯艺术的了解。
《福灯福韵、非遗流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沿着扎花灯——传民俗——育童心的轨迹,探索美育目标下传统民俗文化与学校美术教育的融合。
孩子们从视觉吸引、自我表现到文化理解层层展开,由表及里探寻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及美学特征,当学生为传统文化所吸引,正确看待并传承传统文化后,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起到陶冶身心、立德树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