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语文名家作品互文性教学的实践
2018-05-30高玉英
高玉英
从本质上來说,“互文性”阅读属于“大阅读”现象的范畴。“互文性”理论适用于研究文学作品的文化渊源,更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有效策略。自从它进入国内教育领域,“互文性”理论和实践被逐步而又广泛地应用在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解读活动。就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基础教材中编排的名家散文、小说、诗歌以及童话、神话故事等,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互联系,这就为开展“互文性文本”阅读教学提供了可能性、现实性和客观性基础。那么,名家作品互文性阅读教学有什么价值意义呢?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程中名家作品互文性阅读教学活动呢?笔者对此试作出简要性阐述。
小学教材名家作品互文性教学的价值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家作品中,不仅有的情趣性,还蕴藏着睿智、思想、情感、启发和哲理等元素,都是对儿童开展“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绝好素材和优质资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学作品多是来自于名家名篇的选文或删减版。比如,《火烧云》《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诗化小说《故乡》,《丑小鸭》是来自《安徒生童话》的“改动版”。正因为如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靠船插篙子”,既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与理解,也显得“营养资源单薄”。与之相应的是,积极开展“互文性阅读”教学,能让小学生对作家同类文化主题与创作风格特色的更多作品产生一种更为丰富、更具感性的感悟,或者更好地品尝与体会作家名篇的“原汁原味”,或者把同类文化主题与创作风格特色的不同名家作品进行比较和立体感知。这既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储藏,又有利于熏陶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情操。
对小学教材名家作品互文性教学的简要实践
对“同人不同文”名家作品的互文性教学
开展这种“互文性”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引导学生逐步走进作家在特定时期的文学世界,切实感知作家的个性化创作风格,体会与众不同的规律性,在潜移默化中为培养并熏陶他们的文学欣赏和鉴赏能力建立审美思维。以《爬山虎的脚》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已学《荷花》和《牵牛花》引入进来。这三篇文章都是叶圣陶通过描写“自然事物”,来切实表现“生命之伟力”,充分表达“敬畏生命”文化主题的体悟和感受。更为主要的是,把对“荷花”“牵牛花”“爬山虎”等系列生命意象的象征性艺术构思形成“互文性”阅读教学,从而有机地形成了让小学生欣赏乃至鉴赏的文学视角,既有利于他们触摸并初步了解作者的创作文化心理,又有利于提升他们对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的欣赏水平。再如,唐宋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陆游等诗词作品几乎每个学段都有编排,积极开展“同人不同文”互文性阅读教学,非常有利于对他们产生立体化认识,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修养。
对“类文不同人”名家作品的互文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名家名篇文学作品的“互文性”教学活动同样可以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之间进行。这些不同作家,既可是相同历史时期的,也可不是相同历史时期的。比如,在唐宋时期的古典诗词中,就有“边塞类”“赠别类”“山水类”“抒情类”“叙事类”“田园类”等不同类型,对于这些不同作者的同类古诗词,我们都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开展“互文性”鉴赏教学活动。如此而为,既有利于不断扩大阅读量,又能让小学生从中感受同一题材不同风格作家的创作特色。现代文阅读教学同样如此。比如,许地山和老舍的《落花生》,老舍和梁秋实不同作家对有关“春节”话题的艺术性构想,郑振铎与老舍、鲁迅等不同名家笔下对同一选材——“猫”的描写所体现出来的主观审美视角。在这些“类文不同人”的互文性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从作家的创作描写心理出发,来体会各个名家之间不同的鲜明个性,以此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欣赏和阅读鉴赏能力。
对“节选删减版”名家作品的互文性教学
所谓“节选删减版”语篇,就是基础教材中的这些作品。虽然从形式上是独自存在的,它们却是来自于名家名篇中的部分节选,或者是来自于名家名篇作品的“删减(或提炼)”形式。比如,《将相和》节选于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历史巨著;《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分别由《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著名长篇小说中的有关情节改编而来的。这些“节选删减版”文本,要么是集中地反映了原著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形象或某件事情,要么是集中反映了某些人物形象在某种特定环境(或特定历史时期)中发生的行为事情。正因为如此,积极开展“节选删减版”类的“互文性”阅读教学活动,非常有利于把这些人物形象或某件事情投放到更大背景、更广范围内给予“投影”或“还原”活动,不仅有利于让小学生从中汲取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资源元素,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艺术素养。无论对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来说,都是大有裨益和促进之效。
结语
综上所述,“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互文性”阅读教学活动,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情感性艺术课题,我们要努力为之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