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诗

2018-05-30吕乐韬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8年2期
关键词:禅诗感念梵音

吕乐韬

茂林修竹,灿灿的阳光被浓密的枝叶剪得斑驳陆离;梵音清唱,和缓地祈祷天下清平和乐。一位老人站在佛像前,笑脸柔和。

新昌多山,不知为何,许多山的山腹到山顶总会有个大小不一的洞,于是就有了“穿岩”,于是就有了这一座落在洞里的小寺庙,洞名“化云”,寺曰“铁佛”。

此庙甚小,偏安于南岩山麓的一隅,不远处的另一座恢宏大气、雕梁画栋的大庙在一个角度上俯视它的简陋——它甚至称不上完整,除了洞口的一扇大门,其它的建筑堆积在不远处,彷徨地诉说它的无助。

母亲照例献上供品,燃烛祷告,身后早已缀着这位笑得慈蔼的老太,照例喝过她亲手泡的、供过菩萨的糖水。我扶着老人坐下,闲话家常。老太是外婆老家那边的人,早在十几年前就来到这里,伴着这一尊尊佛像,伴着这如豆油灯,为每一位曾托付于她的男女拜祭,尤其热心于为莘莘学子做事。逼仄的小屋,昏黄的油灯,寄托各个家庭的美好愿望,开启每位学子理想中的金光大道。

那天下午,我与父亲漫步于寺后山林中,聊起老太的收入。

“哪有什么工资,像这种小的庙宇,她们是靠着这一点微薄的香火钱过日子的。”

我难以想象,寂寥而孤独的生活,拮据的日子,清苦的劳动,怎是年过七旬的老太受得起的。

父亲告诉我,她在老家有后辈,有疼她敬她的子孙。那为何老太要独自一人,在这儿听着鸟鸣,守着黄昏?

当我们问起她为何守着这份清苦时,她将眼笑成了一弯月牙,用家乡话道:许多年下来,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也没觉出什么清苦。“呗侬啦打交道,啊好哦!”

看着她的笑容,恍惚中忆起周围在昏暗的光线下更显慈悲的佛像。

来此处拜祭的男女,总爱绕过前面宝相庄严的如来,到后面拜祭一位来自人间的好官——小将军菩萨。相传此位将军曾官居一方,德行出众,泽被众生。后来人们感念其大德,塑像供之,遂成菩萨。

菩萨身前来回奔走的这位老太,无降龙伏虎之能,无轰轰烈烈之事,却在这儿,笑意盈盈,为人点灯燃烛,静对青山,淡然怡然。她也许是感念于人们在她处于困境时伸出的一双手,感恩于人们在她彷徨无依时善意的微笑。大德者大善,小德者小善,学这菩萨,守着这孤灯,听着這梵音,受着这清贫。

于是,我又想到,来这祈求美好人生的人们何尝没有这份感恩在里面。他们驻足于此,自省于此,愿展鸿鹄之志,愿洒雨泽于众——一如这儿的小将军菩萨。他们在老太的善意帮助下,心情愉悦地完成仪式,释然坦然地离去。

老太用感恩之心谱出一首禅诗,使这片天地更添了一份宁静祥和的禅意。在禅诗中,她诠释着感恩的人生,教会了人们感恩。她的人生,就是这样的诗啊!有了这首诗,人生方得完整。

梵音荡于深山古刹中,笑意凝在慈目之佛上。

猜你喜欢

禅诗感念梵音
寒流
唐代禅诗研究的可喜成果
中国现代禅诗二十年(1996-2016)
雁归来
感念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梵音永传·佛心常住”
《禅诗两首》
感念美好
徐勇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