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兰亭集序》的艺术“五美”

2018-05-30李兴国

天津教育·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兰亭王羲之

李兴国

《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是我国东晋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其在書法和文学方面堪称双绝,流传千古,历久弥远,至今影响深远。通过对《兰亭集序》的艺术解读,将启迪我们不断去探讨、研究和学习,并赋予我们更多的人生思考和艺术审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他的悠悠兰亭留给我们无尽的艺术享受。这种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书法之美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价值。提到书法,中国书法史就绝对不能不提及王羲之和他的《兰亭集序》,这篇被后人誉为“国之瑰宝”的书法艺术杰作,不仅是王羲之的代表之作,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高峰,王羲之以极富神韵的魏晋笔法创造了流传千古的书法神品,为后世留下了代表中国书法“中和之美”的典范佳作。作者在宴酣之余,兴之所至,一挥而就,文中十七个“之”字,虽为一字,却变化多端,无一雷同。据说,他自此以后创作的作品再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说,《兰亭集序》对于王羲之,无论是个人,还是中国文化而言,都是绝无仅有的旷世佳作,它是作者多年艺术素养在山水自然之间厚积薄发的结果,是他书法创作灵感碰撞的产物。王羲之乘醉即兴挥毫写就的《兰亭集序》,以其“中和优美”的书香雅韵,成就了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有人称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文采之美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全文不过寥寥三百二十四字,堪称魏晋玄学散文的集大成者,《兰亭集序》文风澹泊自然,文笔清新幽雅,行文流畅如“风行水上,略无沾滞”,又如深潭浅澜,显隐有致。王羲之于“茂林修竹”间“游目骋怀”,于“流觞曲水”中“畅叙幽情”,以萧简之笔发深惋感慨之声,令人读之不胜喜爱,同时也带给读者文学上极大的审美享受。除了文学之美,兰亭之会展示的风雅文化之美,既是名士宴游聚会的唱和之集,更是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的集中展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引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透过优美的文字,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聚会的盛况,可以深深感受到魏晋文人的高雅情怀和魏晋风雅文化的陶冶,文章中无一个“雅”字,却又无一处不雅:雅景、雅人、雅事、雅怀,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理性之美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除了文学和书法的艺术造诣之外,更重要的是文章通过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他理性的思想光辉遥接千古,发人深省!虽然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他却与一般谈玄文人有所不同。他曾“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世说新语·言语篇》)。王羲之认为:如果一味空谈而荒废政务,崇尚浮文而妨碍国事,恐怕不是现在该做的事。在《兰亭集序》这篇序中,王羲之更是鲜明地指出“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在理性的思考中,作者不自觉地赋予了文章一种以悲为美的艺术力量。

传统的审美心理是以悲为美的,本文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面对兰亭美景,进而想到人生短促,他的抒情基调不由得由乐转悲,感慨万千,进而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正是由于在强烈的感性下面隐含着对人生的深刻的理性思考,王羲之意识到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所以才以千古同悲的艺术力量深深打动了人心。

山水之美

晋人发现并追求山水之美,寄情山水,寄托理想,重视与自然的接触,其实兰亭盛会真正绘制出的是一幅大同世界中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有一段孔子和曾皙的对话:“ 点,尔何如?”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其实是孔子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图景,表达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可见,“山水之娱”乃生活的最高境界,而《兰亭集序》的“山水之美”,正是王羲之人生观与自然观的和谐统一,是王羲之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最完美的结合,表现了对清明政治中社会图景和崇高人生的无限憧憬。

生命之美

一是欢娱之美。《兰亭集序》用简洁雅净的语言,写出了魏晋士人优雅的山水人生,我们仿佛看到王羲之儒雅的魏晋风度和诗意的快乐人生。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更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极致的追求。

二是创造之美。作者在文中不仅记叙山水之美和欢乐之情,还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表现出了深沉的哲思之美!更重要的是,由于王羲之珍惜人生,不尚虚谈,以自己执着的艺术实践创造出了旷世绝代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而生命,正是因为这种创造而显得更加美丽和崇高。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兰亭王羲之
王羲之:兰亭集序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王羲之品尝牛心
兰亭烧烤记
ТРИ ШЕДЕВР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