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写话、习作“夹用拼音”

2018-05-30白金声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查字典错别字汉语拼音

白金声

我的外孙女旺旺,特别乖巧,今年9岁,上小学3年级。她爱读书,喜欢写日记,在班上,学习成绩数一数二。

上周六她来到我家。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说:“姥爷,昨天我在全校作文竞赛活动中得了99分。”我接过她的卷子,可不是吗,两个红红的“9”字并排出现在卷子的右上角,特别夺人眼球。

旺旺习作的题目是《我的爷爷》。开头写道:

60多岁的爷爷,家住农村。他两bìn斑白,满脸皱纹,由于多年的操劳,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像裂开了一道道口子。

旺旺的习作之所以没得满分,就是因为在行文中,“两鬓”的“鬓”不会写,她用“bìn”这个音节代替了,老师按“错别字”处理,扣去1分。旺旺说:“作文竞赛不允许查字典,就是让查字典,也会打断思路,不能顺顺当当地写下去,所以我才用了汉语拼音。”

听了孩子的这般叙述,我感慨万分,拉着她的手说道:“这篇习作要是姥爷批,给101分,原因是这篇习作写得具体、生动,尤其是开头一段,将你爷爷粗糙的手背比喻成老松树皮,特别形象。另外,你在行文时,不被不会写的字所烦扰,大胆地用拼音来代替,这是一种成功的文化创新,你做得对!”这番

鼓励的话语,令旺旺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孩子走后,我陷入了沉思。小学生在写话、习作中“夹用拼音”,按错别字处理,对这种做法我想唠叨几句。

汉语拼音,用26个拉丁字母为方块汉字注音、拼写汉语,十分神奇。汉语拼音的诞生使中国难认、难学的“方块字”有了全球通用码。在母语基础教育中,汉语拼音自进入小学语文课本以来,就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汉语拼音”,顾名思义,是拼写“汉语”的,不能仅仅理解为是给“汉字”注音的。在儿童识字不多的情况下,用拼音代替写话、习作中没有学过的、不会写的字,解决发展语言与识字的矛盾,以达到听、说、读、写全面提高的目的,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它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体说来,至少有以下四点好处:第一,可以从小培养学生遣詞造句的能力,为将来用汉字写作打下基础;第二,可以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第三,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兴趣;第四,可以使学生把学过的汉字放到词语和句子中去练习、巩固。

语文是工具,对小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是工具中的工具,孩子凭借这一有效的工具,“我手写我口”,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人、事、景、物用恰当的语言毫无顾忌地写出来,从而避免了“无话可说怕作文,假话连篇编作文,东拼西凑抄作文”的窘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写话、习作是一种表达能力,思维流畅、语言丰富、表达准确是其重要的指标。如果孩子因为识字量不多、不会写字而限制了思维的流畅、语言的丰富和表达的准确,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当然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考试时,学生写话、习作中出现的拼音,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学生学过的、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还用拼音代替,应该按“错别字”处理;如果是没有学过的新字生词,学生用拼音代替,应该鼓励,按“创新”处理。在平时的写话、习作中,学生遇见了“拦路虎”,写完之后,应及时通过查字典,或请教同学、老师等方式,把拼音改为汉字。

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个社会里,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功用不应该继续锁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上。2011年版课标指出:要“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依我看来,在现实语言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就应当包括写话、习作中的“夹用拼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查字典错别字汉语拼音
浅谈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查字典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查字典
查字典
12.查字典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