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交流让数学课堂流光溢彩

2018-05-30汪晔

天津教育·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设交流情境

汪晔

信息,以文字、图片、符号、声音等形式呈现,教师可以借助于语言文字、表情手势、媒体展示等共享信息。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发展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来实现的,学生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听说、尝试、模仿、探索,使自己对知识的认识从感知走向理性,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当前数学课堂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量大,难以消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呈现内容过多,以只求数量的“满堂”引导学生,将“问”视为启发式教学,令学生心生疲劳,影响了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强调运用多媒体呈现内容,信息量大、刺激过多,令学生难以“消化”,导致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

方式单一,缺少多元

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除师讲生听外,还有师生问答、反馈、合作、质疑,生生倾听、欣赏、反思。传统课堂中,互动的方式单一,局限于“一对多”“一对一”等交流方式,交流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少数优秀生,而大部分学生则扮演“观众”的角色,缺少主动性。

浮于表面,缺少思考

师生的交流多是“浅表型”的,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学生难以产生有价值的思考。教师只关注问题的表象,忽视了学生的回答;或担心学生说不好,将问题简化成较低水平的问题。

囿于预设,流于形式

课堂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彼此分享自己的意见,思维产生碰撞和发展。然而部分教师囿于课前的预设,忽视了课堂的发展变化,教学变得僵硬化。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信息交流的有效策略

创设情境,抓住本质

数学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引领学生探寻数学的本貌,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家创造时的思考过程;学生只有把握本质,才能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重要的思想方式,感悟数学的思维方式;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让学生透过抽象性、严谨性感受其形象生动的一面,从而能抓住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寻找与数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讓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前》,教师不妨让学生去体验超市的购物经历,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练习本、橡皮、牛奶、铅笔、方便面的价格分别为0.80元、0.25元、3.60元、1.25元、2.10元。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记录的这些数与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不同?”有了生活背景的支撑,学生能利用元、角、分的知识去认识小数,从而能主动把握小数的意义。

教师创设情境,引学生真实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运用数学的知识去建立数学模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能把握数学的本质。如在《认识负数》一课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请大家以喜欢的方式记录信息,本校五年级学生转进48人,转出24人;客车到某站点下了5名乘客,上了3名乘客;小丽利用寒假兼职赚了1200元,又花掉600元。+24,这个数怎么读?-2,你知道数学意义是什么呢?”教师以此引入生活中的负数,增强学生对负数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生活化的情景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把生活与数学有机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改变行为,促进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信息交流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观念,改善课堂信息交流方式单一的问题,要通过有效地引导、多元的互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效的交流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如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拿出课前寻找的实验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拼、折、摆的方式开展讨论合作,看哪一个小组能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运用手中的材料进行操作,通过交流、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有小组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面积,也有学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探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设问后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学生缺少深入的思考,思维只停留于表层,教师要让信息交流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信息,及时捕捉有讨论价值的成份,并进行恰当地引导,促进学生的讨论交流。

关注生本,面向全体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鼓励学生大胆言说,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自主评价或由同伴补充,让学生激烈争论、相互补充,学生思维活跃,回答精彩,教师要利用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引发学生的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行为,通过多向的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信息交流建构与生活的联系,关注数学问题的本质。

猜你喜欢

创设交流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