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更加完美
2018-05-30张光华
张光华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过程的调节者,还是教学的最终归宿。要使教学过程科学化,教学任务合理化,必须科学地确定与编写教学目标。
一、精准性——切合四个目标
任何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皆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从大到小依次是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在课标中,总目标共有10条。1~5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上提出要求,6~10条则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提出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学段目标则以三个学段、五大领域、三个维度的陈述方式详细明确地一一呈现。我们不妨一起来借鉴一下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执教的《燕子》一文教案的教学目标:
1.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燕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总目标关于阅读最终达成的表述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阶段目标来看,三年级处于第二学段,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詞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最后,一起来看课时目标。这篇课文课后已经明确要求会认9个字,要会写14个字。课后任务有:多读并会背诵,讨论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体会“掠”的精妙。另外,课文中以黄色云朵的方式提示学生关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样对照,就不难发现,李吉林老师的教学目标紧扣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恰到好处,科学
精准。
二、全面性——观照三维与内容
教学目标的编写力求全面。无论是巴班斯基的“教养目标、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还是新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强调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应包含识记、理解、应用、评价的知识点,这关系智能方面,还包含感受、共鸣、领悟、倾向的情感渗透点,以及学习、模仿、迁移、创造的技能训练点。
李吉林老师《燕子》一课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第二条是关于生字生词、修辞手法的;第三条的看图和描述,培养的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第四条能有表情朗读并背诵课文都是从知识能力这一维度阐述教学目标的;而“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中的“通过”,“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中的“体会”,“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中的“有顺序”则从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进行表达。
从内容上看,“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是落实字、词、句等语文知识的。“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指导学生按顺序看图和描述”,重视听、说、读能力的互相渗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则是智力因素的关照。“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关注学习过程的知晓、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的同时,还重视思想情感、心理素养、学习习惯的非认知因素的的发展、培养等。综上,字、词、句、段的知识落实,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观察与想象的智力因素与思想情感、心理素养、学习习惯的非认知因素的关照,让语文学习的目标得以全面达成。
三、具体性——方便操作与测量
为了顺利实现目标,描述教学目标的词语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美国学者马杰在其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说明具体的行为,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李吉林老师《燕子》一课教学目标第一条中“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这“通过”既是学习的方式方法,更是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条件。第二条中生字的教学层面是“巩固”,生词的掌握层面是“理解”,修辞手法的掌握层面是“体会”。表述标准、明晰、具体。
一般来说,认知与技能的目标,常用“了解、体会、学习、尝试”等外显性行为动词;情感态度领域的目标,常用“感受、体验、关心、养成”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的体
现则常用“通过、按照”等词语。方便目标掌控,也利于
测评。
详细解剖完一课后,我们可以再看看其他名家的经典案例,以印证这一规律,同时也加深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下面是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文的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相关句子。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从“精准”上来看,“感受家乡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及字、词、句的教学都紧扣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全面”则体现在囊括字、词、句、段、篇知识的获取,感悟词语及口语训练的能力提升;涉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情感触动;“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葡萄沟游览一番……”“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则是过程与方法的渗透。“具体”则表现在:“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的具体行为;“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葡萄沟游览一番”是产生“感受葡萄沟美”的行为条件;“识记”词,“感悟”词语则是评定行为的标准。
总之,“精准”让教学有了坚定的方向,“全面”让课堂教学功能强大,“具体”让目标的达成有了抓手与保障。三个维度与五个领域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让教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课堂教学有了这样完美的“灵魂”的统领,教学活动便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科学而规范。
责任编辑 郝 帅